APP下载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应对思路

2015-03-19陶艳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知识点职业

陶艳花

陶艳花/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内蒙古赤峰024005)。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形式 ,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对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相关技术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功能性、社会性和发展性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措施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

1.对公共基础课不够重视。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相关理论素质、学科研究能力及动手能力操作,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对技能性课程比较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科实践能力,实用性原则成为职业学校进行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对公共基础课,如英语、数学、语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开设的课程很少,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被专业课、实践课占据。这种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态度,很多学生对公共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其人文理论素质水平较低,无法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引入了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整体联动,有利于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为了适应模块教学,需要本着实用性和实践性原则对某些课程内容进行删减,删减的大都是理论性强、应用性不高的知识点,这样就会导致理论知识体系断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出现严重问题。如果选择模块教学方式,就要对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有清晰的认识,要注重模块之间的关联度和逻辑性,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相对于普通院校,职业学校应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样既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也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双师型教师既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授课能力,又要具备相关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参与实际培训的机会少、教师指导实践课的积极性不高、兼职教师的引入不科学等,需要学校进行综合考虑和安排建设规划。

(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相关要素的问题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场所是影响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站在讲台上对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学生记笔记仍然是很多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其次,在教学手段方面,没有引入多媒体、网络等新型教学手段,枯燥的黑板呈现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在教学场所方面,很多职业学校的实践教育基地形同虚设,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密切,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对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优化

1.优化公共课教学体系。首先要提高对公共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开设的专业课,对公共基础课进行优化。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无法在三年内将所有的公共基础知识都教授给学生,因此,要对公共课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将那些知识点偏僻、涉及面杂乱以及理解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删除,保留那些与学生专业知识有关、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部分。另外,要保证学生的公共课上课时间达到设置要求,不允许专业课抢占公共课的现象出现。

2.注重协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学校要协调各门课程的关系,保证其衔接性和连贯性。在设置课程时,要抛弃过去机械地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的做法,防止各门课程之间出现断裂,尽量适应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要对课程发展的现状、与其他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社会对专业人才所具备能力的要求、学校的校园文化等内容进行综合考量,要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要注重教师应聘工作,做好青年教师和有经验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的引进工作。积极引进那些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的高校毕业生,为高校注入新鲜血液。其次,注重引进各行各业有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任职,充实教师队伍。另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入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将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实际案例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首先,要给理论课教师补上实践课的内容,针对这些教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让他们到培训基地、企业中进行锻炼或者是工作,增强其实践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其次,要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老师的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上课、讲座的形式夯实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了解专业研究的理论前沿,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另外,还要注重教师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协作互助意识,努力形成合作、交流的和谐局面,在整体上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

1.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极大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动画、图片、声音等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微观的概念串联起来形成宏观认识,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开展情境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另外,根据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既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努力,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优化和完善。

[1]夏前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4(2).

[2]钟捷.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与实践分析[J].广东科技,2013(22).

[3]盛松梅.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J].现代装饰(理论),2013(12).

[4]戴延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5]刘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8).

[6]李洪涛.浅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3(2).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知识点职业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