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文化普适性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015-03-19蒋涛
蒋 涛
蒋涛/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重庆402160)。
水以各种形式塑造了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生存条件、社会体系。水不仅孕育地球生命,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具有撬动世界经济的强大力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决定》),2011年4月20日,水利部在北京主持召开《水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审查会;2011年12月12日水利部正式印发《规划纲要》,将水文化建设作为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发展,着力建设现代水利、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水利软实力和水利形象的重要历史任务和现实需求,明确指出要在水利院校加强水文化教育,“开设水文化选修课或必修课,并争取开设‘水文化’专业,培养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有文化素养的新一代水利事业建设者”。《规划纲要》将充分发挥水利类高校水文化研究、水文化传承与水文化引领作用,明确纳入国家水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长期规划。
一、背景与现状
(一)水资源与文化保持多元发展格局
水的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创世纪》)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分别有关于大洪水与诺亚方舟的人类文明故事;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也有与《创世纪》的记载平行的故事。早在《尚书·尧典》篇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已经有五帝时代尧舜禹治水的原始文明记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最早的记载当见于《山海经》。佛教中有多部经典专讲龙王,如《佛说海龙王经》《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等。中国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龙王庙、龙王堂遍及全国各地。中国传统的祭龙王消除洪水或乞雨习俗已延续千年,龙王庙早在唐代已开始兴建。近现代,从20世纪初民俗学初创以来,司雨亦为民俗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区域性水文化研究极其不平衡
近年来,关于水文化的研究日益丰富,李宗新等(2012)对水与文化的关系、水文化内涵的界定及分类进行了详细探讨;郑大俊等(2008)就水文化发展问题,如水文化建设领域狭窄问题、宣传教育普及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新时期水文化建设的架构;同时,水文化研究对社会发展及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但区域性水文化研究及教育极其不平衡。比如钱塘江流域水文化的研究,它不仅注重研究传承发展吴越文化,还对区域内的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西湖文化与运河文化有机融合,凸显了地域性特色,形成了包括大量专著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等在内的物化成果运用于区域文化建设,有效推动了当地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但是与此相对的巴渝水文化,作为地域性特色鲜明的中国水文化的重要组成,以及长江中上游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并未真正引起足够的关注。且关于巴渝地区水文化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少量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个别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或是民间艺术形式介绍、探讨。研究者关于巴渝地区阶段性的少量研究成果包括:论述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分布区域、保存现状、历史文化而貌、历史年代等概况(李秀清等,1998);三峡地区水文黄陵庙文物的文化价值与三峡航道治理(周传荣,2002),缺乏相应的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与应用,更缺乏相应学科交叉的研究与应用。在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前,许多学者十分关注库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但后续研究却形成了断层,相关的水文化教育研究则更为零散。
(三)水文化普适性教育普遍欠缺
目前,开展水文化普适性教育的专著和读本极少,其中2008年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组织编写了一本,内容比较全面,从哲学意义上对水文化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但时空范围仅限于中国,缺乏系统的流域文化特色,且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文化表达尚显欠缺。其他也还有部分区域性的水文化教育书籍或分专题水文化资料整理,仅能作为部分参考,缺乏系统性和对水文化深入挖掘。目前,对于水文化普适性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亟待加强。
二、形势与任务
从地球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的诞生,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江河、湖泊和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的诞生、繁衍和传承从来就没有超越生态环境的限制,没有脱离过自然之水。河流纵横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书写不同民族的历史,承载不同民族的命运,滋养不同民族的灵魂。水的文化构成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每当我们浏览世界地图,自古以来的繁华都市绝大多数依靠在河流、海洋的附近,河、湖、泉、井构成城市的主要水源。早期城市依水而建,解决了当时农业灌溉、人畜饮用及排污、货物运输等人类生产、生活、发展问题。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使水的文化构建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主要脉络,并逐渐衍生出各种不同文化及其文化融合。开展水文化普适性教育,历史地成为传承因水而生的人类文明的核心要旨。
与此同时,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之存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导致很多国家和地区水旱、水患、水污染严重,并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致命瓶颈。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水问题也困扰着华夏民族。大量研究表明,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国家。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虽然科技以其无可匹敌的力量建造水工程、改造水问题、塑造水环境,但是人类所面临的水问题与水危机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文化建设发展滞后,使科技这一理性工具游离于水文化之外。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开展水文化普适性教育不但关乎文明文化的传承,而且已成为引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历史任务。
三、破冰水利发展的桎梏
大量研究表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利用,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活、生产的瓶颈之一;它涉及自然、科技、社会与流域文化等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影响,亟待通过教育、行业、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应对与解决。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以来,关于水资源利用保护的国内研究以及国际合作日渐增多,但针对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相关的流域文化传承、发展、融合的教育与研究却存在许多不足与空白,并成为水资源发展与利用的桎梏。研究、开展水文化普适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保护水文化遗产意识,树立人类可持续生存思想;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水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提升水务管理能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归纳以往的研究成果及我国水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我们认为:
1.作为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现有水文化普适性教育及其研究存在许多空白、欠缺。水文化普适性教育是实现《规划纲要》的迫切需要,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2.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相关的科学、人文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精神、物质财富。水文化普适性教育,一方面要对博大精深的水文化以普适性教育的特点进行深入、系统、持续地研究与梳理,另一方面要结合独特的流域文化发展,将水资源利用、开发、保护与水文化发掘、抢救、传承紧密结合,把水文化教育放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普适性教育。
3.水利类高职院校研究水文化普适性教育,有利于首先在行业潜在员工中开展系统的水文化普及教育,使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始终站在科技与人文、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文化发掘与传承的交汇处,挖掘、传承、发展水文化,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4.水文化普适性教育,应该将自然、社会、科技及流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将连续5000多年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将世界各流域文明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精髓,将人类可持续生存等内容纳入其中,以拓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以普适性教育的方式,传承、发展水文化,帮助全民提高保护水文化遗产意识,树立人类可持续生存思想;帮助从业人员提高水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提升水务管理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1]程大力.龙乃水之抽象与象征说[J].中华文化论坛,2009(11).
[2]杜文玉.中印文明与龙王信仰[J].文史哲,2009(6).
[3]向柏松.中国水崇拜祈雨求丰年意义的演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
[4]郑大俊等.人水和谐:水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