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服务型学习实践初探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服务型学习动机外语

聂 晶

聂晶/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江西南昌300013)。

服务型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实践方法。它将社区服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积极参与与课程相关的社区服务,在真实的生活中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并在反思中巩固知识,进一步获得学习动机。在十几年里迅速发展传播,被确定为美国国家教育战略,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被广泛运用到主流课程当中。在美国学校多年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服务型学习对学生的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区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我国教育界重视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本科教育改革提出外语教学“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目标,鼓励外语专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1998)由此,英语教学与服务型学习的结合也获得发展契机。

一、服务型学习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服务型学习的理论基础在于经验教育,是经验教育新分支。服务型学习与Dewey和krashen等提出的教育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Dewey的实用教育理念

杜威提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认为教育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乐园,引导学生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

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生的情感因素。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对可理解输入进行过滤之后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intake)。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情感条件有三个: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学习者心情舒畅、没有什么过高或过低焦虑感。

(三)Swain和Lapk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

可理解输出假设指出二语学习的成功既需要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学习者产出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二语学习者使用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fluency and accuracy)。语言输出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部分语言问题,进而可以巩固现有语言知识或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同时,语言输出可以验证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新假设,并且学习者利用语言输出在语言交际中协商语言形式。

传统的课堂中大学英语学习重视输入对语言学习的作用,而服务学习与课业学习相结合,为学生主动进行可理解输出提供了大量机会,在具体语境中检验语言假设的正确性。服务型外语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和应用机会,学习行为在有意义的环境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鉴于以上理论,它相较传统课堂学习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服务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学习产生不满足感获得学习动机,在反思中构建学习策略。

2.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当前的EFL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在社区服务中学习者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可以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推动英语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者通过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获得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学习者语言实践技能的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过去几十年里国外服务型学习在ESL教学领域的实践和研究不断推进。这些研究关注英语为非母语或外语学习者参加服务型学习课程或者项目的收获。但这些研究(1)过于专注于对学习者经历和收获的描述,结论过度依靠主观描述性的研究材料,实证研究较少;(2)集中在有英语语言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在EFL教学领域研究很少,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中国国情。

但国内研究有以下特点:(1)处于起步阶段,多为国外理论译介和主观设想。(陈丽芳,2004;袁建萍,2011)(2)近年来开始了初步的实践性探索,但并没有提供具体过程,也缺乏对结果的科学论证。(王洁,2011;蓝采风,2011)(3)陈佳铭(2009)和蔡亮(2012)采用了小规模实证研究,但研究在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的北京和宁波进行,其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大多数地方高校,可行性和有效性应该重新探讨。

有鉴于此,在高校内进行服务型英语学习的论证和尝试很有必要且有意义。

三、实证研究设计

由于英语教育引入服务型学习的概念较新,应根据社区的需要、学校现有资源和学生的需求等多重因素因地制宜地设计符合当地高校特点的服务型学习与课程结合的模式,并设计教学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模式的有效性。教学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服务学习实践过程及数据收集分析。

(一)服务学习过程

前期准备:根据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设计服务型学习面向的对象及服务内容,设计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社区英语学习帮助,可以为企业提供英语培训服务,或在旅游景点提供英语导游服务。可以是短期,应便于教师、学院和社区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学生便于开展活动。

实施阶段:学生要明确服务实践的目标,及时记录学习日志。教师要密切关注进展,做好观察日志。

反思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服务经验,通过个人总结、座谈讨论、文章以及研究报告等等方式对过去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社会需要等)进行反思,促进培养学习策略。

评价阶段:通过个人总结或访谈调查对服务型学习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和成果的评价。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量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结束时、实验结束后三个阶段对学习动机、策略和非语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语言水平测试,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定性分析:采用学习日志、教师观察记录、报告撰写、访问座谈等试验工具对学生文本进行分析。

综合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判断服务型外语学习是否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学习动机与策略、多元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

四、教学及研究意义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它以高考四六级等级考试为目标,主要形式是课堂学习,造成了学生的哑巴英语,学生没有机会或不敢在现实生活中活学活用,进一步使学生丧失学习动机。服务型学习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实践场所和大量的实践机会,弥补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际不足,使学习在有意义的环境中通过人际互动发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在社区服务中学习者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可以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本文初步提出了服务型大学英语学习研究的实证方法以供进一步论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参考。

[1]蔡亮.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陈佳铭.服务型学习在大学TEFL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3]陈丽芳.服务学习在大学EFL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践设想[J].宁波大学学报,2004(5).

[4]蓝采风.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R].第四届服务—学习国际研讨会——“国际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宁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11.

[5]王洁,赵飞,戈芮卿.服务学习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初探[J].社科纵横,2011(3).

[6]袁建萍.服务学习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猜你喜欢

服务型学习动机外语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