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改中的应用
2015-03-19谢雯
谢 雯
谢雯/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河南郑州4500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都得到持续稳步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走向复兴的正确道路。红色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革命文化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历史借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一、思想政治课教改的必要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上,学生普遍出现学习兴趣低、学习情绪低落、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许多人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出现逃课、厌学等现象,所以开展教改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准确把握方向,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在新时期,必须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特点,将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等内化于学生内心,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
二、红色资源的重要教育意义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意义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总合。红色资源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当今大学生多是90后,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对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以及为民族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不透彻。而红色资源是革命先辈爱国主义情操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如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他们是从常州走出的早期领导人。可带领学生参观常州三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物见景又见精神,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正是有了这些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才有今天和平的生活环境和祖国的昌盛。
第二,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当前,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以及不良风气等的影响,其理想信念模糊不清,出现功利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此,应用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感受革命先烈理想信念的光芒,引导学生以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努力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第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红色资源蕴含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道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改中的应用策略
1.依托红色资源,构建校内外、课堂内外开放式教学平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学校要运用开放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空间。如,重庆的红岩精神是最具感染力的红色资源之一,其精神内涵是爱国主义、民主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究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一样,都是我党精神宝库的重要遗产,具有重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为将其合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其外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增强思政课的教育功能,我们需要构建校内外、课堂内外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加强学校与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的长期稳定联系,使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组织建设或参与周恩来党支部、红岩团支部、红岩精英团等社团组织,开展广泛的红色资源研究和交流活动以及一系列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在班级内成立理论学习班,就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活动,以辩论赛、演讲、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真实、生动的情景感动人,克服教学空间的狭窄性和封闭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使其深刻感知革命先烈的共产主义坚定信念、解放祖国的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等,从而形成感知—内化—参与—研究—升华的实践教学体系。
2.依托红色资源,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积极依托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首先,将红色资源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融为一体,将二者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全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时,穿插红色资源的内容,用红色资源的案例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现实意义。在讲解红色资源内容时,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进行深入剖析和评论,使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故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加大红色资源材料的收集力度,根据学生的特点编制专门教材,使红色资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独立课程。利用红色资源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掌握其理论意义很难,故而教学中要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起来,呈现红色资源的理论意义,并用革命先烈的故事来教育人、塑造人,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3.利用红色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可利用地方红色文化来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使红色文化成为学生成才的精神源泉。如,组建红色社团,开展红色文化精神研究、红色影视剧欣赏,讨论时事热点,举办演讲比赛等,在校园内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又如,开展红色寻访活动,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理想、信念等。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要将红色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并进行推广和宣传,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根据所在校的区位特征,定期组织学生到周边的红色文化基地去参观、寻访、调研等,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的常态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义务慰问“荣军院”老人,听革命军人讲述自身经历,学习革命传统,为革命军人服务。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将红色资源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红色资源教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育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改革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健康成长。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政治、学习情感、学习态度、观念变化等,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与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基础理论测试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将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等纳入考核体系中,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心灵和头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放思想,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红色资源具有重大教育价值,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意义,有助于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修养。在一系列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弘扬优良传统美德,既为学生今后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又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在献爱心、关爱儿童、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知识、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1]郭瑞敏,王戎.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开放式、研究型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重庆交通大学《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7):49,57.
[2]吴晓东,余芸.把红色资源融入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中 [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98-101.
[3]曹红英,吴雪芬.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常州地区红色资源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87-90.
[4]包进.以红色资源为契机改进和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华章,2012(36):238.
[5]肖秋芳,梅恩.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2014(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