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状况分析及对策

2015-03-19库尔班阿吾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口语汉语新疆

库尔班·阿吾提

库尔班·阿吾提/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国际合作分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21)。

长期以来,受语言环境和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也常常会因为汉语交际能力差而不得不继续以汉语学习为主的预科学习。因此,快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就成为新疆高校预科班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出现后,在国际外语教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同样适用于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这就要求学校在新课改要求下,结合预科汉语教学特点,通过任务型教学实验探寻能有效提高汉语教学的途径,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引入新疆汉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新疆汉语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新疆高等教育乃至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夯实少数民族学生大学专业学习的汉语基础,培养民族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在任务型教学引入到汉语教学之前,新疆各大院校预科汉语教学状况为:通过一年的分级(高、中、低)强化学习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然后通过汉语水平考试(MHK)对学生进行检测,测试合格者可脱离预科班继续学习;高校汉语教师所用的口语教材严重老化,教学内容以生词、课文、联系为主,教学设置重复率低,教与学脱节,学生汉语学习多是应付考试,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口语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师教学手段匮乏,教学辅材和辅助工具极少;语言教学过度强调语言知识的正确性,脱离语境,不重视学生的心得体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依据课程总目标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和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通过任务活动组织语言操练,以全面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新疆汉语预科口语教学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是汉语口语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预科汉语口语教学任务型教学实验活动

为了探索任务型教学的规律,积累相关经验,笔者结合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任务型教学实验,就任务型教学的模式、方法、效果进行了探索,并就任务型教学实施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能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1.选择实验样本。笔者从新疆某高等院校数十个预科班中选择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比班,其中,实验班共49人,入校汉语水平等级摸底考试听力、阅读、书面表达及总分平均分数分别为64分、62.5分、59分、185.5分;对比班也是49人,入校汉语水平等级摸底考试听力、阅读、书面表达及总分平均分数分别为65分、64分、58分、187分。之所以选择人数相同、分数接近的两个班级中的一个来做实验,是为了在学生原有汉语语言能力接近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以更好地检查任务型教学的效果。

2.实验组织过程。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即让学生通过任务完成来学习语言。秉承这一理念,在任务型教学实验前,由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指出每次任务的过程是由教师给出学生交际性任务并让学生主动使用汉语去完成任务,以实现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掌握语言交际技巧的目的。此后,教师又组织班委会成员针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意义、实施要求等展开了小范围的综合培训,为任务型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任务型教学中,结对练习和小组活动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为了确保学生语言运用的机会,我们将实验班49名学生按入校汉语水平等级摸底考试、男女生比例、汉语表达能力搭配组成7个7人小组;再以两个小组为单位组成两个小组,另外一个大组则由3个小组组成。如此一来,全班学生就被分成了3个大组,然后安排小组座位,保持座位固定不变。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固定的小组可以提高成员之间的默契度,有利于任务完成。

在小组分配完成之后,教师开始在班委会成员的帮助下实施任务型教学,其教学形式大致为教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报纸杂志文章、小说环节、广告、通知),然后进行学习任务安排、提出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进行活动组织,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语言操练并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为了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还督促班委会、小组长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分工管理,由学习委员负责检查小组长的任务组织与完成情况,小组长负责检查组员课前课后的任务完成情况。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3.实验结果。经过六周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实验班的同学们迎来了期中考试。但是,由于刚接触任务型教学,对任务型教学方法、原则、宗旨等问题还不甚熟悉,同学们此次的汉语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听力、阅读、书面表达三项平均分仅为68分,不但比对比班(平均分为72分)成绩差,也未比入校汉语水平等级摸底考试高出多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学生对任务型教学不甚适应是一方面,教师仍保留原有的教学习惯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如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干预学生任务完成,使得部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过于看重机械模仿,不知道根据实际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了任务设计,加大了学生语言习得在任务检查中的比例,以强化学生语言自觉意识。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已完全适应了任务型教学方法,期末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平均成绩也提高到82分,比期中考试成绩整整高了14分!学生听力、阅读、书面表达单项成绩也大幅度提高。对比班学生汉语口语平均分虽然达到了74分,但是两班的差距非常明显。从中可以看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能够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汉语口语水平和成绩,因此,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中,要想尽快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应加大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

4.任务型教学调查分析。为了就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效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笔者在期末考试过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期能通过近距离聆听学生对任务型教学的主观感受,发现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感知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效果。在访谈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任务型教学有效改善了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和平等,自己的汉语口语水平有所提高,并且,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个人合作能力、资料搜集和整合能力也得到锻炼。但是,很多学生也对任务型教学的长久性产生了怀疑,因为他们认为任务型教学虽然是对传统课堂的改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他课程造成了一定影响,不一定能长久坚持下去。在任务组织上,学生对小组练习和结对练习哪个更有效也产生了分歧。从访谈可知,任务型语言教学虽然初步实施,但是已经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问卷调查内容较为简单,其中的问题主要有:你喜欢不喜欢任务型教学法?你对任务型教学法了解吗?你是否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占用了太多时间?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你觉得还有必要沿用这一教学方法吗?前三个问题,学生大都给予了肯定回答,但是后一个问题肯定答复和否定回答的人数分别为29人、20人。可见学生对语言的关注已经从方法和形式上升到意义的高度了,但是由于专业不同,理科生更加不重视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

三、新疆少数民族任务型汉语口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1.新疆少数民族任务型汉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任务型教学的系统性有待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班人数较多,学生素质差距也较大,这就决定了任务型教学的系统性、延续性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开展任务型教学,教师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还要具备高度的任务设计技巧,能够科学进行子任务设计和划分,并在学生活动组织、任务操练的过程中合理把握任务时间,给予学生充分指导,让学生在看到教师和任务型教学作用的同时坚定任务型教学的信心。

二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有待改变。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及其操作过程要求教师对汉语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避免任务型教学和传统语言教学之间的冲突。此外,它还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积极以教学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口语锻炼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民族地区汉语教师要真实了解口语教学的基本思路,能将任务型教学准备工作做得越精致越好,能将任务型教学做得越来越好。

三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细节问题难以把握。民族地区汉语教材是口语教学的基础,教材建设一旦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或者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都会给任务型教学带来一定影响,如教师根据教材提出不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任务要求,难免会影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任务焦点的准确把握。学生精力和时间有限,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明确任务要求、合理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免给学生学习带来影响。

四是任务落实力度不够。在任务型口语教学中,教师习惯以小组行动的形式来进行任务教学,即使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相对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重学生的依赖意识。鉴于此,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不但要合理进行任务设计,还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任务学习的根本宗旨,明确任务,加大任务落实力度,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探索学习的好习惯。

2.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任务型汉语口语教学对策。一是客观认识任务型教学的作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锻炼个体的语言交际能力,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只适用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学习者,对于刚刚接触第二语言的初学者来说,它是否适用还有待商榷。其次,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教学的目的,它是对学生现实语言学习任务的模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完整性,其实现和完成离不开广大师生的有效互动、大力协作。总之,任务型教学的任务不应只具体到某个语言层面上,而是要深入到语言、语言认知、语言能力、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教师在任务实施中,不但要关心学生语言能力的练习和提高,还要关心学生语言交际策略的发展、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不但要备好课,还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切实提高任务型教学效率,合理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汉语交际水平。

二是加大教材建设,明确教学大纲。由上述可知,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因此,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中,要尽早引入任务型教学方法,积极进行任务型教学实践,让初学者能尽快找到语言知识学习的有效模式。但是,从教育本体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汉语言教育界还没有真正将任务型教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任务型教学理论体系建设尚未起步,任务型教学教材、教学体系都有待完善,因此,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任务型教学中,要想有效开展任务型教学,首先要加强教材建设,结合任务型教学要求来编写教材。其次,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师能在严格训练、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认识任务型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熟悉任务型教学任务,保证任务型教学时间和效率。最后,建立系统的任务型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学设计提供有益补充。

三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任务型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执行和落实离不开教师指导和参与。因此,要想通过任务型教学规范汉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关键。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前要能结合学生“能力结构和学习需要”进行任务设计,力争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学习任务设置,增强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在任务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任务重点指导学生进行重点操练,强化训练的意义。在任务后阶段,教师要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成果和个人学习结果评价和总结,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完善自己。如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广告语、公益宣传语、公共场所常用语等构建有利于任务实施的生活场景,规范学生口语词汇使用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能有效改善民族地区汉语口语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价值。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任务型教学也不是万能的,但是,在预科阶段,它仍旧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途径。鉴于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师要在教学合理、可行的基础上,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卢爱珍.设计任务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N].学知报,2010.

[2]梁云.任务型教学在少数民族成人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7(2).

[3]杜欣.谈商务汉语口语培训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猜你喜欢

口语汉语新疆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酒中的口语诗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