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性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9杨晓君
杨晓君
杨晓君/包头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内蒙古包头014030)。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基本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印度。1979年,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被外界公认为是开了任务性教学法之先河。Prabhu的这项实验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也逐渐地被大家广为流传并纷纷效仿。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任务性教学法”这一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这也是继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途径,其中的“任务”必须是真实社会和工作领域的,具有挑战性的,是能够让学生运用语言去做事(do things)而不仅仅是去学习(study)。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总结与概括,我们最终给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而任务性教学法的优点,英国著名的语言研究者William littlewood曾说过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Together,over-coming the isolation of the tradition classroom,….,but even in silent tasks students may keep a sense of the classroom as a learning community.The activity….purposeful movement towards targets and objects.Finally,the boundary….is increasingly reduced,as the tasks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late learning to the whole domain of their experience.通过他的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任务性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主导学习,任务主导的学习模式,更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摆脱了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为学生创造了更灵活、更主动的学习模式。
2.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单一的教学过程;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师生之间通过充分的交流,相互之前更为的了解,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3.任务,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活动,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更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任务的针对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教学的效果性。
4.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任务的完成过程,是一个研究、探索、应用、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学生在研究、探索、应用、拓展知识过程中,真实地体验到了理论的重要性和实践性,而在这种相互印证中,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任务性教学法在综合英语中的应用
关于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著名语言学家Willis提出了任务实施的三个阶段:(1)任务前期准备阶段(pre-task):介绍主题、明确任务。 (2)任务阶段(task cycle):任务(task)——计划(planning)——汇报(report)。 (3)语言焦点阶段(language focus):该阶段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总结和把活动推向高潮的作用。
根据Willis提出的任务实施的三个阶段,结合综合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任务型教学法本身的优点,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归纳成如下几个环节:
1.“任务导入”环节: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在综合英语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是非常关键的。要找到难易程度合理、和理论知识联系紧密的任务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过程。我们在制定任务之前,首先要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挖掘出理论知识的核心。然后,紧扣核心思想,我们开始设计符合该理论知识的任务,并将此任务导入理论知识教学中,让学生自然地接受该任务,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开始任务的探索。例如:在讲授“The advantages of Ads”这篇课文时,我们首先仔细挖掘,发现该篇课文的核心是广告的优点。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哪种方式能够让你更直接的接收到新事物的信息,它有什么优势?”
2.“任务实践”环节:任务性教学的核心是任务实践,但是任务实践并非是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去完成任务。由于任务在制定过程中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完全自由地去完成任务必然会出现偏差,这样任务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有些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偏差太大,完全偏离了任务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制定了任务之后,必要的指导以及框架的制定还是必要的。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制定一定的框架之外,也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去引导与修正,让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始终不会偏离自己在制定任务的过程中的初衷,以便达到最终的目的。所以,任务实践环节中,教师的合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要达到任务性教学法的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我们上例中,当我们制定了任务之后,学生们一定会从各方面去挖掘,当然也会有人去追寻广告之外的其他模式的优点,如果我们放任他们去挖掘这些东西,虽然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但是显然无法达到课堂任务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这时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甚至是暗示,引导学生的思维围绕广告去展开,为了达到目的我们甚至可以修正问题,改成“什么样的广告能让你对一个新事物过目不忘,为什么?”当学生围绕广告展开时,我们又慢慢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返回到挖掘广告的优势上面,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慢慢地去完成任务,从而最终能实现任务教学法的效果。
3.“任务应用”环节:“任务实践”环节是实现任务教学法效果的重要环节。但是,检验一个教学法是否优秀还是要看它能否在其他现实任务中得以应用。而应用的切入点才是真正地检验任务教学法的效果的重要指标。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完成任务的结论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就是任务的应用环节。在本例中,当学生完成了广告的选择及优势的确定之后,根据学生所发现的优点,和课本上理论知识所提到的优势相契合。然后将学生所展示的优势和课本上所展示的优势进行比较分析,将学生任务中的观点逐步升华,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任务实践的成果都有一个新的认识。比如,某个学生认识到了广告的优势是“advertising is informative”,这时我们就可以插入课文的第二段来谈广告的信息性优势,把学生挖掘的信息性和课文中提到的信息性进行比较,除了比较内容,也可以比较二者在表达同一语言方面的语言使用的差异性。通过异同性的比较,让学生在任务的应用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
4.“任务拓展”环节: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是学习能力的体现,而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就是拓展是应用能力的体现。所以,在每一个任务通过实践、应用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无止境是学习的态度,也是学习的方法,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任务的拓展环节也是开启新的学习之路。在本例中,学生通过学习广告的优势,掌握了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新的方式,那么学生就需要自主研究,将这些新的表达方式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以及一些其他文章的分子中去。像本文中的定语从句的使用是一个典型的语言使用技巧及语法现象。所以,把握这一语法特点并将之应用于写作和其他文章的分析也就是任务拓展环节了。而正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于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知识也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5.“任务递交”环节:任务的递交并非是简单地将前期的发现与总结递交给老师。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一定要对任务的意义、完成过程中的困难、任务拓展的宽度和广度等都进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将所有有着共同或者相似的结论的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创造性的结论。然后,每一个人又要对这一结论去开展自己的研究与分析,探索该结论项下个人所寻觅的优势和亮点,然后形成个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性研究报告,并最终给予其实践可行性的预测与探讨。而这一结论又会成为下一个任务性教学的起点。而正是这样的思维与教学模式,使得任务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延续探索与追寻之路,而这也正是任务性教学法的魅力所在。
综合英语教学的枯燥性和任务性教学法的灵活性是一对矛盾而又统一的共同体,他们在我们学习英语这一应用性技能的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正是将这二者的结合,使得我们语言教育者在教学中能更有成就感,也让语言的学习者们更有动力与兴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development[A].In S.Gass and 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ass:Newbury House,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