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父母排斥心理的研究
2015-03-19徐治国刘柏诚李春丽
徐治国,刘柏诚,李春丽
徐治国/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四川成都610059);刘柏诚,刘春丽/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四川成都61005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为农民提供工作机会,大批农民开始进城务工,掀起了影响巨大的“务工潮”。由于住房、儿童教育等问题无法解决,许多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中定居,无奈之下,他们把孩子留在农村让其他亲戚照看,“留守儿童”由此产生。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其中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主要由“务工潮”引起的这一系列家庭结构的变化已经深切影响到了“留守儿童”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正着力于提高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些曾经的“留守儿童”一部分已经进入高校,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明显,其中有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仍认为父母曾抛弃他们,对父母有排斥感,这使得他们与父母无法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此,帮助这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改变这一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一、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
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来说,父母外出务工是他们童年或少年时期的一个影响重大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上。由于从小就受到留守生活的影响,他们在进入高校后仍缺少与父母的沟通,极少获得父母的关爱,因此仍然持有被父母抛弃的观念,显得十分排斥父母,例如疏远父母,极少回家,或是极少关爱父母等。这些表现对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对母亲单方外出务工和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认知是有差异的。母亲外出务工增加了对母亲排斥的感知,同样,父亲外出务工就增加了对父亲排斥的感知,在不同环境下的比较表明,母亲的外出务工对于这一群体的影响是最大的,更确切地说,母亲外出务工的大学生对于母亲排斥的感知度极高,他们相对于父母外出务工的大学生来讲,更少感知到来自母亲的关爱和受到来自母亲的影响,对母亲的攻击性和敌意更强,甚至到达彻底抗拒的程度。与此同时,和那些父亲外出务工、双亲外出务工、双亲均在身边的大学生相比,从小母亲便在外务工的大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被母亲所忽视,也更加在乎母亲对他们所付出的关爱。
对于这一群体来说,母亲的缺位对母子关系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那些从小母亲便在异乡工作的大学生感知较少的温暖与母爱,所以他们觉得被母亲所忽略,而产生了攻击性与敌意。在他们眼中,最严重的遗弃行为就是离家,无论得到多少物质补偿及远距离的关怀,他们始终认为离家是一种抛弃行为,尽管知道会得到更多的物质好处,他们仍不认为这是一种被关爱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比起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外出务工会让孩子有更多的被遗弃感,这些都是因为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眼里,只有母亲继续照顾家庭,才有母亲对家庭的贡献的认同感,才有母亲在家庭中所担当的角色的认同感。
父亲外出务工的大学生对于双亲的排斥心理要比双亲均不在身边的大学生弱一些,虽然父亲外出务工,但母亲在家照顾他们,这能够减少这些大学生对父母的排斥心理,但是父亲外出务工的时间太长,父亲长时间的缺位也会使他们同样感知到更少的关爱和父母的亲情感染力,以及更多地觉得父母对他们忽略。
我们强调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过程有很重要的影响。进入大学,是他们开始独立的时候,父母由于外出务工与子女长期分离很可能导致这一群体出现环境适应性慢的问题,尤其是与母亲的分别,使他们产生很多消极的心理。这些不良的结果或许不会因为他们受到了来自父亲或者其他亲戚的关爱就有所减弱,这种心理有可能影响其一生。
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排斥父母的表现
由于与父母长时间分离,有着“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可能会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从而排斥父母,并且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由于这些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从小缺乏正确心理引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进入高校后其心理不易改变。
父母抛弃是指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孩子在心理上所形成的一个概念。我们认为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和感觉可以表明父母的缺位对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一般认为,对父母的排斥有以下四种表征:(1)距离感、缺乏感情和温暖;(2)攻击性和敌意;(3)漠不关心与忽视;(4)无差别的排斥。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对于父母的排斥通常还伴随着一系列轻微的心理适应过程:(1)悲观的负面思维和消极的世界观;(2)较差的适应性;(3)情绪不稳定和情绪上的反应迟钝;(4)不同强度的依赖和自我防御独立。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通常有消极和焦虑的临床表现以及不断增强的情绪不稳定性,因为感到自己孤身一人而不被保护,遇事无人可依靠,所以他们有沮丧感和孤独感。由于其父母需要长时间外出务工,这一群体会产生排斥、抛弃和不安全感,甚至有时候这种感受贯穿他们的一生,这样的抛弃让他们在与人相处时变得犹豫不决,有攻击性、敌意明显。父母的抛弃或许决定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并且使他们消极地看待未来,但是同时这些消极的自我评价又让他们容易变得更加沮丧。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受母亲外出打工影响最深,有母亲外出务工背景的大学生和有双亲外出务工背景的大学生显著差异性表现在:攻击性、自尊心、自我满足感以及世界观。自幼母亲外出务工的大学生攻击性比和双亲生活在一起的大学生的攻击性要强;双亲都外出务工的大学生的自尊心比双亲生活在一起的大学生的自尊心要强;母亲外出务工的大学生自我满足感处于三种群体中最低水准;而母亲外出务工的大学生的世界观比双亲生活在一起的大学生的世界观更加消极。
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排斥父母心理问题的调节
高校作为教育单位除了关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状况,应对学生和其父母做出正确的引导。
1.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以感恩敬孝为主题的文字、图片展览;现场咨询;主题电影放映;发放宣传资料等,通过这些活动旨在增加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尤其是提升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通过活动载体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的意识。
2.通过家长座谈、电话等方式,强化与家长的沟通。通过沟通使学生的父母充分意识到亲情感染力的重要性,用更多的时间和子女沟通,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减少对子女带敌意性的言语和行为等,这样一种引导将改变父母关爱子女的方式及关爱子女的程度,从而使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父母营造一个更为和谐的亲子关系。
3.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的作用。高校中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一线上,与学生接触时间、机会最多,对学生家庭情况,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较为了解,因此,辅导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对“留守经历”学生,辅导员应积极利用到学生宿舍考勤或平时工作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关注、关心、关爱这一群体,对有排斥父母心理的学生积极引导,讲道理,起到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分析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排斥父母的现象以及他们的心理调节方法,旨在帮助高校完善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的引导工作,尤其是更好地关心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他们在高校中能够改变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性格,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也希望通过研究引起社会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关爱,鼓励研究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做出更大的努力,也为他们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
[1]赖月月,李东斌.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黑河学报,2009(1).
[2](美)Michael St.Clair.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