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循环支持治疗心肌梗死伴泵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2015-03-19祁焕敏,李娟,李小菊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循环支持治疗心肌梗死伴泵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祁焕敏李娟李小菊
摘要总结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循环支持治疗心肌梗死伴泵衰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提出护士应掌握IABP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分了解和正确地运用IABP,术中、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护理过程及时提供治疗的重要信息,对治疗过程正确处理病情变化和调整IABP循环支持治疗非常重要,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动脉气囊反搏;心肌梗死;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08
收稿日期:(2014-06-29)
收稿日期:(2014-07-31)
随着现代心血管内科临床介入治疗性的开展,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已经成为内科心导管室必备的设备。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通过穿刺股动脉植入一气囊导管至胸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至膈肌水平以上。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来改善心肌氧传递,收缩期快速排气,心室后负荷下降,主动脉收缩压降低,从而减少了心脏做功,改善了心功能受损患者的前向血流,提高了心排血量[1]。IABP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难治性心肌缺血、危重患者的心导管术检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循环支持等。现将70例AMI伴泵衰竭患者应用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CCU住院治疗的AMI患者312例,其中合并CS泵衰竭应用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70例,男5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14±8.11)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7例,急性前间壁+下壁心肌梗死1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2例。经
作者单位:710077西安市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祁焕敏:女,本科,护师
IABP循环支持治疗,症状改善者62例,未改善者8例。循环支持时间持续3~7 d。
1.2方法患者均在常规药物循环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Datascope System 98型IABP机循环支持治疗,气囊容积40 ml,在无菌操作下,经皮穿刺股动脉,缓慢置入气囊导管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1~2 cm处,以心电触发,反搏比例从1:1开始,病情好转后逐步调整1:2和1:3直至撤机。
2护理
2.1心理护理应用IABP支持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会对病情和治疗现状感到焦虑和恐惧,以及术后卧床、肢体制动的护理要求,患者往往更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丁泽林等[2]报道1例患者因烦躁,使IABP不能有效地工作,最终导致死亡。因此,护士应加强术前宣教,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2],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安全度过急性期[3]。
2.2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掌握IABP机的操作规程及连接方法,贴好IABP机心电电极。备好吸氧设备、心电监护仪、急救药、手术包、除颤仪等急救物品、药品及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开放深静脉通路,以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给药。术中密切观察,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所有的临床表现,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
观察和护理患者使用舒利迭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操作技术,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情况,结合患者各自疾病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判断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4]。
总之步骤表的应用,护士既能准确掌握患者使用的现状,又能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指导。采用纪实形式,保障患者的需要,提高了护士的水平。自从我科应用评估表以来,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崔立慧,李士荣.舒利迭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4-5.
[2]张晓芳,李雪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定量秋季吸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11A):25-27.
[3]张红玲,冯雯,杜晓庆.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88-89.
[4]崔冬伟,朱咏梅,郑媛.表格式深静脉置管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西南军医,2011,13(1):145.
(本文编辑刘学英)
2.3插管后的护理当IABP支持治疗时,注意外周动脉搏动,并且与治疗前动脉搏动比较,记录在案。按照无菌原则对插管部位进行包扎处理,并且将IABP导管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以防止脱落。有研究建议[4],用宽5 cm,长20~30 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形成隧道状被意外拉出。
2.3.1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监护与护理IABP支持治疗有效性取决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仪器有关参数的正确选择,故每隔15~60 min评估和记录1次患者血流动力学对IABP支持治疗的反应,每隔4 h经袖带测压与IABP的主机测压进行结果比较,当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或心律和心率方面的变化时应当及时调节,每4 h进行1次球囊充气和排气的校正与时相调节,并且记录在案,当发现时相不合适,应当重新调整球囊充气与排气切换的时相,查找任何可能的原因,迅速处理,并且报告医师。
2.3.2保持合适体位监护人员应强调患者绝对卧床,插管侧肢体弯曲不超过30°,鼓励患者在限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在患者翻身时监护人员应当协助患者保持插管部位腿的姿势与IABP导管保持平行,以避免发生导管打折。为降低翻身移动对治疗的影响,可以每小时翻身1次,可以采用分槽状床垫或者气垫床[5]。同时做好皮肤护理,以预防压疮发生。
2.4保持管道通畅及稳定各班护士认真交接管道反搏压力等情况,观察各管道连接处有无松动、血液反流现象,每小时冲管1次,每次30 s,以免形成血栓。如发现连接处有血液反流,立即用注射器抽吸,并用肝素盐水冲管[6]。IABP导管和主机与患者相连接后要保持一定的松弛程度,以免造成连接断开,在更换床单时应特别注意导管位置,以防导管扭曲、移位、脱出、局部受压或缠绕过紧。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1肾功能的观察IABP支持治疗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如肾脏血栓栓塞、IABP导管进入肾动脉或肾动脉阻塞。因此每日应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测试,当尿潜血或者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活动性出血或者贫血时,均应警惕。
3.2下肢缺血的观察下肢缺血是IABP支持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在导管放置以后1 h内每15 min要检查触摸患者双下肢的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以判断其动脉搏动的质地和情况,2 h内每隔30 min测量1次,以后在整个IABP支持治疗过程中每小时测量1次,当肢体出现血流灌注低下时立即报告医师,撤出IABP导管。
3.3预防出血、血肿、血小板减少症倾向的观察当IABP导管插管完成以后,立即对插管部位加压包扎,每24 h更换1次敷料,必要时随时更换。在抗凝治疗时,则警惕出血,常规检测凝血常规及血小板,患者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一般被控制在正常时间的1.5~2倍。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一般不低于150×109/L。
3.4防止感染控制感染在IABP术后非常重要,在插管、更换敷料、拔管等操作过程中均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密切注意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变化,IABP导管插管处每日换药,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有分泌物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若有任何感染征象,应立即进行血培养,找出致病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5球囊破裂的观察密切观察球囊管道内是否出现血液,当反搏压降低,波形改变或消失,并有血液经反搏导管流出,提示球囊破裂,立即停止反搏,及时通知医师,更换气囊导管。
3.6拔管的护理病情稳定后,拔除反搏导管,监护人员应立即检查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及早发现患者远端动脉搏动缺失和血流动力学不平稳的情况并及早处理。拔管后,穿刺点持续人工按压>30 min,确保完全止血,皮肤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同时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并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当穿刺部位出血止住后,仍然要再观察10 min左右;如果局部血肿逐渐扩大,表示有出血,应再直接压迫20 min。确认血止住后,更换无菌敷料,局部加压包扎,砂袋压迫6~8 h,患者严格卧床,术侧肢体制动24 h后方可活动。
4小结
随着IAB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现在它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常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能改善心肌缺血,降低死亡率,各大医院纷纷开展,作为一项专科新技术运用于临床,在接受IABP支持治疗患者的整个治疗监护过程中,严密认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通过总结IABP反搏术的监护与护理要点,首先专科护士要精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IABP泵操作技术,精通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观察和处理方法,提高IABP使用期间的管理;其次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基础护理工作,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邱海波,黄英姿.ICU监测与治疗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227.
[2]丁泽林,林丽霞.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879.
[3]刘柳治,王瑞红.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江苏医药,2011,5(10):1233-1234.
[4]狄海冰,刘红梅,张太明,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1,33(7):1100-1101.
[5]赵援,龚意.按摩式气垫床在危重患者预防压疮中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0-71.
[6]李利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2(2):15-17.
(本文编辑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