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的双重协调配套转型分析

2015-03-19张墨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转型政府经济

张墨

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的双重协调配套转型分析

张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进步,国内经济模式也需进行转变,进而需要国家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变化。对于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政府管理的机制不协调是阻碍经济方式转型的主要因素。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管理转型的根本需求,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政府管理转型的双重配合,共同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管理”转型的重要性,并分析实现两者协调配套转型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管理机制措施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合快速的、全球化的经济市场,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发展目标是经济增长,这是我国当时国情所需,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并取得良好的发展成绩[1]。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冲击下,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分配不均、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这样,由于市场机制无法有效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型转变,需要社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从制度体系、政府职能等方面调整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协调转型的重要性

(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资源有效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利用,这样,单一迅速发展经济将增加传统能源的消耗,从而导致传统能源匮乏,而在新能源还未能全面代替传统能源情况下,社会资源缺失严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性、可持续性,容易出现高耗能反应,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2]。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方转变的内生力量是管理转型,管理方面的新规定决定经济效益决定因素、来源,且它的内容来源又受机制创新、形式变革等因素推动,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导致资源匮乏情况下,管理转型开展极为必要,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协调转型成为保持经济、环境资源共同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经济发展方式、管理机制两者关系密切

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成因素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且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保障,社会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密切,社会关系、政府行政管理管理调整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计划的影响。同时,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是关键因素,提高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同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契机。例如,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在内需、外需之间、城乡之间、投资与消费之间等,这不仅需要合理配置经济要素,还需要调整宏观管理措施。其中,经济发展转型方式包括优化结构、配置资源、配备人员等,在转型过程中,资源、人员等问题产生,就需要政府提出管理措施,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完善公用服务体系、加快社会管理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健全社会公共财政等。这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行政管理机制的改革,通过行政管理保障经济的稳定转型。

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的协调转型

(一)转变各级政府发展观念

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储蓄高消费低、技术低、创新少、高排放等基础上,随着可利用资源的越来越少及环境的恶化,这种经济方式呈现不可持续特征。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就业率则增长一个百分点背后经济增长两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追求经济增长率成为促进就业的关键指标[3]。但是,以牺牲效率、环境为代价实现短期经济增长,经济建设将处于低水平状态,影响长期的就业稳定。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社会的稳定,各级政府应首先转变发展观念,全面思考价值理性、社会理性。例如,各级政府应全面考虑社会各方面因素,关注经济发展行为的终极效益、行动的意义,不单纯以城市建设、计划生育、GDP等为工作指标,不单纯的只追求GDP目标及短期绩效,把政府工作核心内容、首要目标放在最大化广大民众福利上面,以此为最终落脚点和准绳实施政府所有行为。同时,政府还应树立开放、“以人为本”理念,借鉴优秀管理理念,依据人民需求实施管理,增加人们对政府管理的满意度,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管理模型及政府考核机制

管理是管理人员为实现目标而使用的手段,包括对内部因素进行控制、组织、策划、监督等。在管理转型中,主要实现方式的转型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的选择主要受管理层影响,不同管理机构导致不同管理组织架构、目标。因此,管理转型中,应对管理转型主体进行确定,如企业、单位、中介组织等,明确各主体责任、任务,确定不同转型阶段的主体、转型方案、转型成效、效果评价等,实现转型目标。而在政府考核体制转型方面,目前存在当地GDP增长率直接与政府官员晋升挂钩问题,即若当地GDP增长率越高,当地领导就拥有更多的升迁机会,从而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出现,影响社会资源稳定[4]。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应转变对各级政府的考核机制,调整制度设计目标,维护民族利益,全面考核当地建设。例如,在各级政府人员选拨中,不仅考核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情况,还应考核当期环境的改善、污染指标,人民生活条件如用水、住宿条件、民众实际收入情况等,从人民根本利益方面考核当地经济发展。

(三)完善经济发展转型机制及政府职能

经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从各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转型的体制机制。例如,对于垄断性行业体制而言,应明确分工垄断企业的经济范围,制定行业经济规范标准、限制,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创建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营造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5]。同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优化调税收制度、转改支付制度、健全税收体制,如使增值税征收内容向消费型过渡,采取措施保护稀缺资源。此外,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可从宏观经济领域、社会产品供给市场等方面是入手,政府利用货币、财政政府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明确政府职责、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根据市场经济运行具体情况调控经济发展,加大投资结构,加强公共服务,减少经营性投资,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投资,加强环境监督、食品安全监督等,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不利经济的长远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需要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转型管理机制,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管理的协调转型,从各方面解决市场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推动我国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而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邵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54-61

[2]唐皇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型[J].中州学刊, 2014,(10):10-14

[3]石杰琳,秦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转型:角色转变和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43-47

[4]张继焦.“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J].思想战线,2014,40(4):54-61

[5]纪玉山,刘洋.“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J].学术交流,2014,(2):85-89

猜你喜欢

转型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