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政制度下中国式大国财政构建
2015-03-19李建军
●李建军
一、现代财政制度与大国财政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目标。现代财政制度是对传统财政制度的发展,与现代国家、现代政府、现代社会、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以民主、法治、公平和效率为准则的财政制度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支撑。
相对于小国财政建设,大国财政建设的特征主要有:其一,由于信息约束、需求表达、偏好识别、规模经济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大国要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和良政善治,大国财政必然是分级分权财政。其二,维持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障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责任和存在理由;维护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是大国存续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使命;保障市场统一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和条件。而大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往往不均衡,这就要求大国财政要使中央财政具有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三,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下,大国经济不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大国经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紧密、融合深入,这使得大国财政还承担着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合作的职责,并在国际经济交往合作中承担关键性、引领性的作用,如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国际税收协定等。其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人民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人类面临诸如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国际犯罪和国际安全问题、贫困和战争等共同性课题,这些问题是典型的全球公共品和全球性公共事务,由于不存在超越主权国家的世界国家来组织全球公共品的提供,基于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大国财政应在全球公共品提供和全球公共事务处理中承担更多责任。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大国财政建设具有天然的契合性,现代财政制度以民主、法治、公平和效率为准则,主要有现代税收制度、现代预算制度和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三大部分构成,是大国财政建设的基石。大国财政意味着大国权益和影响力,但其背后的基础在于大国责任、大国财力和软实力。只有建立符合现代国家治理要求和当代世界价值取向的现代财政制度,在国内,财政制度体系才能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国际上,财政制度体系才可能承担起大国财政应有的国际规则制定、国际经济治理和全球公共品提供的功能。
二、中国式大国财政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目前,我国具备了大国财政建设的经济和财力基础,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具有建设大国财政的迫切要求。中国作为拥有自己独特文明传统、社会价值和政治文明的崛起中的大国,其大国财政建设在借鉴已有大国财政建设经验的同时,还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和时代要求,走中国式的大国财政建设之路。中国式大国财政建设应坚持的原则为:
(一)坚持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和大国财政建设并举
如前所述,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与大国财政具有一致性,建设大国财政必须以现代财政制度为支撑,使大国财政有坚实的基础制度保障。同时,构建大国财政,参与国际公共财政事务和全球公共品提供又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国家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并重
大国财政包含国内、国际两个维度。在国际层面,大国财政建设要求树立全球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动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和全球经济社会治理及全球公共服务的提供。我国大国财政应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行为方式,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和全球公共品提供中,基于公平正义准则去维护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在着力维护和增进我国国家利益的同时,着力增进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实现国家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的统一。
(三)坚持稳步推进、有所作为的原则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经济仍保持较高速度持续增长。中国自身发展要求建立大国财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社会事务,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期待中国在国际经济社会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就发展水平来看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社会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同时作为崛起中的国家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参与国际经济社会的经验还不足。因此,我国在大国财政建设及参与国际经济社会事务中应深度谋划,稳步推进,减少可能引起的问题和风险;在稳步持续地推进中产生突破,步骤稳健、积极有为。
三、中国式大国财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是大国财政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高效问责的现代预算制度,构建规范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债务管理制度,规范透明、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和税种设计,完善税收征管体制,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关系。在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情况下,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建立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实现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
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我国GDP 共计63.6万亿元,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30.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364亿元,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6321亿元,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748亿元。中国与世界经济已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并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国际新经贸规则制定,着力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双边、多边等多种经贸合作机制和框架,大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一路一带”战略,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一路一带”沿线自贸区建设。
(三)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品的提供
经济全球化下,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性污染、国际犯罪、恐怖主义和战争、贫困和不平等、国际医疗卫生安全、跨国基础设施等成为国际社会及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应积极参与全球公共事务的处理和全球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的发起和成立,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公共事务和公共品提供的重要体现。今后,中国在全球公共服务提供和全球治理中可结合本国的国家利益、战略需求和世界共同利益,在防止战争、反对贫困、应对恐怖主义、国际环境保护、打击国际犯罪、应对国际卫生安全事件、维护国际航路安全、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主动采取行动,承担其大国在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治理中的责任,赢得尊重和信任,增进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