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

2015-03-19何君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湖湘爱国主义湖南

何君辉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初等教育系,湖南 岳阳 414000)

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

何君辉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初等教育系,湖南 岳阳 414000)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发掘和吸取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鲜明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致力打造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积极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力倡导广汇百家的包容胸怀。

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湖湘文化

一 引 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又再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湘民族的血液,是湖南人民的精神家园。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理由忽视湖湘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并且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湖湘文化精神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

二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鲜明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

爱国主义精神是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是贯穿湖湘文化的一条红线和主题。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这种爱国主义的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具体内容,但是,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涵却是始终如一的。这就是忧国忧民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虽然屡屡被小人陷害,但是因为忠君爱国不惜以死明志;汉代贾谊虽然被远贬湖湘,但是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不减当年;宋代范仲淹虽然含屈谪守巴陵郡,但是其仍然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底线……到了近现代,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更为强烈,一批批湖湘先辈在经世致用学风的熏染下,纷纷将自己深沉的政治忧患意识和对故国家园的挚爱转化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维新变法,为了民主共和,为了救亡图存,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奏响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悲壮乐章。从维新派领袖谭嗣同为了变法捐躯殉国,到资产阶级革命先驱黄兴、宋教仁、蔡锷、陈天华等为中华之崛起前赴后继投身辛亥革命,再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湘籍共产党人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事业。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湖湘文化从古代到近现代,爱国主义传统始终一以贯之。

在湖南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我们首先必须弘扬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用湖湘文化中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些历史人物及其事迹作为典型案例来教育和影响当代的青年学生。要利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机会,带领大学生参观这些湘籍名人的故居或他们工作、战斗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实地感受我们湘籍前辈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鼓舞,受到震撼,受到激励,并自觉学习并效仿我们先辈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自己的人民,培养爱国主义的感情,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

湘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或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有选择的设立一些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雕像,并在雕像下方对其生平和主要事迹进行简要介绍。要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先辈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提升。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等政治理论课程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多的运用湖湘文化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些历史人物及其优秀事迹作为素材来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鲜明特色,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致力打造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鲜明特色,从屈原、贾谊高度重视民生疾苦和现实政治问题的解决到胡宏的“致知力行”、张栻的“贵实用而耻空言”;从王船山的“言必征实”、陶澍的“经世实学”到魏源的“师夷长技”、“经世致用”等观点的提出,我们的湖湘前辈们一直都把研究学问与探索现实的政治、经济、生产、国防、社会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对空言义理、不重实际的浮躁风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些经世致用、求实尚践的学风,给后代的湖湘士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晚晴名臣曾国藩是清末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融合程朱理学的坚定信仰和经世务实的作风,不尚空谈,不务玄虚,虚心汲取众家之长用于实践,建立新式海军和近代军事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军事上的雄韬伟略,也都是来源于实践并最终运用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天职和使命所在。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出身,在家里都被长辈父母宠着,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过社会,没有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因此,都吃不起苦,不愿意直面困难和问题,更受不得一点委屈,只想投机取巧,过轻松安定的日子,绝大部分都没有做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干一番事业的准备。如果放任他们这样下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那将是很危险的,所有高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湘籍高校应该秉承“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精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致力打造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大力提倡“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关注民生,踊跃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要继承和弘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湘籍高校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积极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重视实践锻炼,注重实干。无论是今天的在校学习还是明天走向社会,都要兢兢业业,求真务实,不品头评足,坐而论道。二是要耐心教育和启发学生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要敢于直面各种困难和问题,敢挑重担,看准了的事就要义无反顾坚持做下去,不左右摇摆,瞻前顾后。三是要坚持培养和打造青年学生自强不息、永不懈怠的品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始终具有远大理想,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向上、向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四是要精心教育和勉励青年学生勤劳朴实,淡泊名利。生活上要甘于清贫,勤俭节省,勤奋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争功诿过,华而不实。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达不到的目标,我们的青年学生也就一定能把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继承好并发扬光大。

(一)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品格,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品格,是湖湘文化与时俱进并始终充满活力的原因之所在。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在评价湖南人的性格特点时曾经说过:“抑亦风气自创,能別于中原人物以独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杨毓麟先生在其所著的《新湖南》中也说过:“我湖南有特别独立之根性”,意思就是说湖南人有特别的敢为人先的创新能力。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甚至还举了几位湖湘文化名人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王船山是“进退宋儒自立宗主”,郭嵩焘是“谈海外政艺时措之宜,能发人之所未见”,谭嗣同是“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王闿运是“类能蹂躏数千载大儒之堂奥而建立一帜”。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湖湘文化自古就有一种独立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这一文化传统促使湖南人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不断奋发进取。近现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国家革新图强的蓝图,探索了一条又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魏源力倡改革弊政,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军事,开启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之先河,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众多革命先辈一起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并将亿万人民引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道路。这些湖湘前辈勇于探索、敢于开拓的胸襟和气度,追求革新、奋发图强的远大抱负就是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精神的集中体现。

今天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不断涌现,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我们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我们很快将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大力加强管理创新的力度,要积极学习借鉴东西方一些知名高校的经营管理经验,引进现代高校治理的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经营和治理模式。其次,要加大教育教学创新的力度,要积极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好平台、提供机会。再次,要加大科研创新的力度,要千方百计为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实用性、创新性的研究,重奖原创性的重大研究成果。第四,要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要积极探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为高校师生服务的工作,加快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做好服务育人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高校综合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弘扬湖湘文化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不管是今天的学习还是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都要敢于探索创造,敢于革故鼎新、开拓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要是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事情我们都要大胆的闯、大胆的干。要力争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为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自己工作的领域有所创造,有所创新。

(二)兼容并包是湖湘文化的可贵气度,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倡导广汇百家的包容胸怀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从其形成之日起它就兼收并蓄、广汇百家之长,充分融汇了诸子百家的精华。湖湘文化起源于宋代理学的湖湘学派,而宋代理学的先驱周敦颐所创建的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基础,广泛吸收老庄道学和释迦摩尼的佛学智慧而最后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周敦颐首开“三教合流”的先河。总结发展宋明理学、创立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王船山也是广汇百家的典型,他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上,先后对先秦诸子思想、两汉经学义理、魏晋玄学理念、隋唐佛学经典、宋明理学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努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点评异同,发掘真知灼见,在充分借鉴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善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从而奠定了清代实学思潮的哲学基础,完成了一项中国思想史上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大事业。晚晴重臣曾国藩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他博览群书,学以致用,同样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他用岳家军、戚家军的治军理念创建和训练湘军,用孙子兵法的谋略制定战略战术,用墨子的吃苦霸蛮精神练兵打仗,用名家“重法治乱”的思想来打击太平天国革命,用理学“尽人事”的信条来拯救清王朝的危局,用道家“清静无为”的心态来看待荣辱成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内圣外王的典型,更是一位集儒、道、兵、墨、名各家思想之大成者。维新先驱谭嗣同的《仁学》一书,不仅借鉴了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精华,还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陶渊明、周敦颐、张载、陆九渊、王船山、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更为可贵的是他还广泛吸取了西方哲学人文自然科学以及印度文化哲学的智慧和营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同历史时期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几乎都具有包容百家、博采众长的气度和胸怀。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知识、信息和各种文化的交汇聚集地,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各种知识和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湖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倡导广汇百家的包容胸怀,积极发掘和弘扬湖湘文化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传统,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引导青年学生逐步养成广汇百家的气度和胸怀,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他们积极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的遗产。决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钻进故纸堆里而不能自拔。二是要培养他们睁眼看世界的开放心态,既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要注意识别和抵制西方不良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们青年一代思想灵魂的侵蚀,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确保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健康有序进行。三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积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胆推陈出新、开拓创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贯中西,融汇古今,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弘扬湖湘文化融汇百家的传统,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博彩群芳,融会贯通,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思想文化或经济、科技成果。

四 结 语

总之,湖湘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涵对我们湘籍高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发掘湖湘文化的遗产,大力宣传湖湘文化的积极因素及其正面影响,逐步建设并形成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再通过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博采众长,修学储能,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1]聂荣华等.湖湘文化通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郑焱.近代湖湘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欧阳斌.曾国藩与湖湘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10.

[4]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饶怀民等.杨毓麟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

[6]宋伟明.近代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华[J].株洲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1).

[7]唐浩明.湖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04,(12).

(责任编校:张京华)

G07

A

1673-2219(2015)01-0094-03

2014-09-28

何君辉(1975-),女,湖南岳阳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湖湘爱国主义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