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声乐曲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之价值探析
2015-03-19周子翔
周子翔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厚重底蕴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声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古代声乐曲更是堪称我国声乐作品之艺术瑰宝,它荟集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学和词曲珍宝。中国古代声乐曲中的古诗词歌曲,最能体现出我国传统声乐的艺术特色。耐人寻味、意蕴售永的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化文学史上最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独有的一种文体,有其独特的格式及韵律,语言精炼、韵律优美、风格庄重典雅、内涵深远,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中国古代声乐曲,是古诗词与歌曲技法的融合,将其古诗词谱曲,进行演唱。中国古代声乐曲,彰显了传统的古典诗词其吟诵韵律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成为声乐史上承续传统音乐文化、绮丽绽放的一朵绚丽之花。
一、中国古代声乐曲概述
(一)中国古代声乐曲之特点
泱泱之大国,中华民族之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声乐曲的演唱形式,亦是呈现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有雅乐、琴歌、唐诗宋词、元曲、长安古乐、明清俗曲、吟诵调等。表现内容大多是借景抒情,伴奏乐器大多是古琴、古筝、琵琶、笛、萧;在近现代穿线的古诗词歌曲,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四五十年代,留洋归国的作曲家,运用西洋作曲法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创作其艺术歌曲,谱曲演绎之外,也加入了“西方乐器之王”钢琴来进行歌曲伴奏。发展至六七十年代,相继出现了古诗词融入流行元素,多样的编创手法及方式进行古代声乐曲演绎,不仅是声乐学习者、演唱者,可以更好的感知古代声乐曲的“声腔韵味”,以及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借诗词歌赋抒发对人生、家国、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再现,也使听众可以充分感受其独有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声乐曲历史发展轨迹
中国古代声乐在我国声乐的发展轨迹中,跟随其历史朝代的发展,在两千年前,就有人发现声乐是出于劳动的呼声。在远古时代,为缓解在艰难的劳动生产中的疲劳,增强意志,而发出的呼声,便是原始的歌唱。刘安在《淮南子》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声乐发展的萌芽。从声乐的起源,远古时期直至明清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远古时期的古乐舞;春秋战国时期,其巨大贡献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编成;以及发展到秦汉时期,民歌、乐舞、歌舞、说唱艺术等相继涌现;汉至南北朝时期,声乐有了更进一步的繁荣发展,艺术形式多样,出现了汉乐府相和歌、琴歌、庙歌等;隋唐声乐出现了长安古乐、宫廷燕乐、歌舞大曲等综合艺术形式;宋朝时期,从隋唐至宋朝,音乐文化发展更为繁荣、丰富多彩,在继承传统的艺术上,特别是词曲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宋元时期的音乐文化,由于宋元音乐的不断发展,宋词元曲在古代声乐形式的发展上,是历史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明清时期,音乐形式逐步发展,声乐艺术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俗曲便是在明清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歌曲艺术形式。
纵观中国声乐的历史轨迹,形成了我国悠久、灿烂的声乐文化。中国古代声乐作为中国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无论从独特的声乐艺术形式、演唱形式,还是词曲的创作、有关声乐的理论著作等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作为当代的声乐学习者和声乐教学者,学习和吸收中国古代声乐曲,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古代声乐曲的再现演绎,借鉴吸取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还能够更好的发扬传统声乐艺术精华,应用于现代声乐演唱当中,从而促进当今我国民族声乐的长足发展。
二、中国古代声乐曲体裁及艺术风格
(一)雅乐艺术
雅乐泛指我国古代宫廷、贵族,用于祭祀以及各种朝会仪式艺术典礼活动中的音乐。它起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并兴盛于周代。“雅乐”的名称最初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并且与民间涌现的“俗乐”相对。[2]其黄金时代是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宫廷雅乐具有一定的政治作用,周王朝的建立,统治者把政权统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制定完整的礼乐体系和音乐教育制度,利用音乐以此巩固其政治权利。
雅乐歌曲就是在雅乐这一古代乐种中带有歌词的音乐或属雅乐风格的古代歌曲。[3]其艺术风格一般是庄严、肃穆、典雅的。演唱应把握雅乐歌曲特有的艺术风格,以及节奏和声区的平稳,体现宫廷雅乐的音乐色彩。
(二)琴歌艺术
古琴,在古代被称为“琴”,又叫“七弦琴”。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就已经流行开来。在琴、棋、书、画中,以“琴”为首的四项艺术技能便成了古代文人雅士必备之修养。而对古琴的记载,最早是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就反映了琴和人之间的关系。
琴歌,又称“弦歌”,是一种独立的古代声乐艺术形式。琴歌在历史的衍变中,其音乐题材、内容极其丰富,呈现多样性。琴歌弹唱之时,古琴旋律的线条走向,通过吟唱相结合,共同塑造音乐的内在情感和形象之美。
(三)词曲艺术
词曲又称词牌曲、词调音乐或词体歌曲。它是我国古代声乐作品中,典型的声乐体裁之一。词曲是因隋唐燕乐的兴盛,是古代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古代词曲的体裁主要分令、引、近、慢等,其音乐大致包括传统乐曲、外来乐曲、民间曲调、自度曲四个方面。
词曲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具有轻柔婉转的格调,辞藻华丽、行腔含蓄;豪放派具有慷慨激昂、气势恢宏的格调,行腔洒脱、意境深远、荡气回肠。词曲的演唱,要遵循依字行腔、字声准确、句逗步节分明的艺术风格,准确把握词曲的内涵特征。
(四)散曲艺术
散曲,是兴起于元代的一种艺术歌曲。元曲是元朝词曲音乐的总称,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的内容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题材风格较为多样化,其中抨击当时黑暗现实和歌唱爱情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大。
散曲语言风格以明快自然的通俗语言为主,大量吸收民间的方言、俗语,其音乐博采于民间歌曲艺术,因而其演唱,有民歌质朴自然之特点,形成了一种“文而不文,俗而不俗”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散曲演唱,注重过腔接字、字正韵纯、行腔润色。较早论及散曲演唱著作之一《唱论》,时至今日,对于散曲的演绎处理,有着重要且珍贵的参考价值。
三、中国古代声乐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之价值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的不断提升,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得到重视,声乐教学作为普通高校艺术教学内容重要的一部分,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优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强调人文知识等多方面的联系与学习,体现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更为综合性、高层次性的艺术审美情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积累了丰富、风格多样的优秀声乐作品,形成了特有的艺术特点、美学思想和审美情怀,具有独有的中国式的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
教学,作为声乐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口唱,要唱好,还要力求使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借助文学的优势,对声乐曲目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进行反复揣摩体会,从而更深入的把握歌曲更为细致的恰当的艺术处理和表现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声乐基本技能技巧,做到音准、节奏、速度正确,咬字、吐字清晰规范,注意气息、共鸣等方面根基问题;还需要通过针对具体的声乐曲目的作品背景、艺术风格、思想情感表达等讲解,与学生良好的互动,使学生能够较为详细了解声乐作品,准确把握声乐作品风格,从而较为准确、完整地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二)中国古代声乐中的审美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实施
1.中国古代声乐中“字”的审美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实施
语言作为歌唱的基础之本,它是歌唱当中语言化的音乐艺术。通过音乐与语言的有机结合,进而统一来传情达意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即常说的“依字行腔、以字带声、以情唱字、字正腔圆”。纵观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从原始时期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随着声乐艺术的逐渐兴盛,根据史料记载,有关声乐方面的理论,也相继出现在各类著作当中。毋庸置疑,这些著作对于当今的声乐工作者来说,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技法上,无疑都是极其珍贵的声乐文化遗产。
在歌唱当中,首先就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那如何能够达成这一要求?清代王德晖和徐沅徵在其《顾误录》一书中指出:“每字到口,需用力从其字母发音,然后收到本韵,字面自无不准。”“字到口中,需要留顿,落腔处需要简净。曲之刚劲处,要有棱角;柔软处,要能圆湛……”[4]由此,将古人对歌唱中咬字、吐字的精深研究联系到当前高校的声乐教学当中,尽管声乐专业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声乐文化基础,并且普通话也已普及,但在教学过程中,仍会发现学生在实际声乐学习当中,咬字不清仍是一突出问题。我国的汉字,从明代起根据其属于单音节体系这一特点,将汉字分成字头(声母)、字腹(韵母)、字尾(归韵收声)。在演唱当中,咬字不清的首要原因是咬不住字头,学生在观念上,没有先咬住字头的意识,会认为咬住字头影响声音的圆润,因此便不敢大胆的咬字;其次,则是嘴唇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有声没字,吐字也含糊不清。在中国汉语中,五音(a,o,e,i,u)各有四呼(开、齐、合、撮),如果在韵母出声之前,能够正确的掌握各字字头的发音,并与“四呼”相结合,知其着力点,把握分寸,吐字便能准确清晰。
2.中国古代声乐中“行腔韵味”的审美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实施
在声乐演唱当中,要求歌曲行腔连接不间断,采用各种润腔,将其古代声乐曲的韵味之美得以演绎。史料所记载关于歌唱艺术的总结和研究,当中就有关于“腔”的记载,“腔之高低,不系声之响不响也。盖所谓高者,音高,非声高也。音与声大不同。用力呼字,使人远闻,谓之声高……凡高音之响必狭,必细,必锐,必深;低音之响,必阔,必粗,必钝,必浅。如此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尽呼,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今人不会此意,凡遇高腔,往往将细狭深锐之法,变成阴调,此又似是而非也……”[5]其详细论述了字与腔之间的特点。中国古代声乐曲的发展,伴随不同时间、地域、民族、语言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得在歌曲旋律、演唱风格等方面,形成了自身依词度曲、随韵吟唱的艺术特点。在古代声乐曲的教学当中,如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其韵味美,要结合“以字行腔”的思想核心,要求学生演唱“字正腔圆”。把握一定的咬字,字头发音要清晰、准确、有力;字腹的拖腔要保持稳定的状态;字尾“归韵收声”要准确;发音吐字准确真切;以及在声韵变化的基础上行腔要强调流畅、圆润,表现韵律美的风格特点。
(三)中国古代声乐曲代表作之声乐教学探析
1.琴歌艺术——《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唐代著名的一首琴歌,也是中国古代声乐作品当中,具有古代琴歌鲜明特色之佳作。歌词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诗词的原文内容为:“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在唐代已入伊州大曲,因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句子,阳关一词在古诗词中有伤感别离之意;又因曲中先后出现三次,琴家在将此首诗用于琴歌时,故叫《阳关三叠》。[6]这首诗是一首挚友送别的诗词,从诗词当中能感受到当时离别时的感伤画面。
下面将此曲通过在声乐教学上,对声乐基本技能技巧和作品解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探析。此歌曲“三叠”即同一旋律反复演唱三次,更多的表现为“在反复重复的基础上”,作局部的或带有即兴性的变奏和发挥的特点。四句歌词,二叠与三叠的旋律以及节奏有一定的变化。其中,二叠“渭城朝雨浥清晨”中“朝雨”的旋律由“(3 2)mi、re”变为“(2 1)re、do”;“浥清晨”也由“(1 2 2)do、re、re”变为“(3 1 1)mi、do、do”。演唱此首作品,首先要注意换气的布局安排,把握旋律节奏自由、缓慢的风格特点。自古就有琴乐无拍之说,但并非不讲节奏。古代琴歌的节奏是在“以声低吟”产生,在歌词句逗的基础上决定的。这就要求,在演唱时不能随意换气,每一叠的演唱,歌曲会带有即兴式发挥以及音乐旋律变化的处理。其次,要特别注意吟与唱的结合,唱出单字、装饰音以及声调的变化,唱出“简而不简、淡而有味”浓浓的琴歌味道。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色”字,加上一点装饰音,将离别之情、千头万绪之情形象的表达出来;“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尽”字,低吟的味道要处理充分一些,将劝慰友人寸衷满怀离别之情韵味表现出来。最后,要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融入诗词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歌唱声音音色色彩的变化,塑造离别时更为悲伤之情。
2.词曲艺术——《杏花天影》
《杏花天影》词曲作者为南宋姜夔,由杨荫浏先生译谱,此曲作者叙述了舟行所生客愁。作者托物起兴,即地抒情,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离愁别恨的情绪,演唱中注意保持古代词曲典雅而富有内涵的风格。歌词为“绿丝低拂鸾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饶,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杏花天影》是一首南宋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当中,同样首先要把握好旋律节奏、字声准确、声调韵律。在演唱时要注重“依字行腔”、词曲句逗步节分明的艺术特点。尤其要注重“去声字”的运用,其去声字的旋律音,在歌曲处理上,不应拘泥于谱面一字一拍的演唱,需要适当的在协韵后转折处和开头处去声字上延长时值,体现词曲典雅、幽远之美。作品分为上下阕,“绿丝低拂鸾鸯浦”,演唱时应保持旋律语言的逻辑性以及词义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应尽量不换气。“想桃叶当时唤渡”中第一字“想”,为表现开头上声字调,字头“xi”的力度应由弱渐强,由上往下,从“xi”与“ang”之间过渡,下滑至延长半拍,归韵至两拍半时值的“ang”上,字尾要收声利落。“又将愁眼与春风”中“与”字要有上波音的处理,依靠气息的控制,要保持发声咬字的口型不变。“待去”中“去”字,演唱时要稍自由延长,以气带声的表达作者隐忧之情。要注意“更少驻”这一句,其中“更”与“驻”都是去声字,因此,都应在各自上方添加大二度倚音,声腔由高变低,声音由明变暗。体现出作者的惆怅、伤感之情。最后尾句“处”为去声,做减弱延长处理,弱声做到声断气不断,突显无可奈何的感慨。
四、结语
中国古代声乐曲是我国声乐文化中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明星。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审美价值还是在声乐演唱上,都具有极大的价值。通过对中国古代声乐曲基本特点、历史发展历程、体裁、艺术风格方面的阐释,较为清晰的了解古代声乐曲具有独特曲风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从一个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者的角度,对两种体裁两首古代声乐曲的教学实践说明,从而探析中国古代声乐曲对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实践的价值所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还处于初创阶段,要求声乐教学工作者创新教学的同时,继续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在当今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呈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音乐与文学之融合之美。
[1] 张晓农.中国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3.
[2] 曲洋.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18.
[3] 管谨义.谈雅乐歌曲及其《关雎》[J].中国音乐,1997:11.
[4] 党宇娜,张丽萍.“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字”在中国古代声乐中的审美理念[J].电影评介,2009:83.
[5] 刘茜.探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依字行腔”[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3:11.
[6] 张晓农.中国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