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腿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踝周皮肤缺损的护理

2015-03-19杜微蓝王朝霞田晓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腓肠皮瓣体位

杜微蓝 王朝霞 田晓琴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手外科,陕西 宝鸡721006)

胫腓骨骨折术后足踝部皮肤缺损临床常见,多数采用同侧局部皮瓣转移修复,但对于年龄较高,合并小腿中下段软组织损伤形成瘢痕的患者,经手术改良后,采用健侧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交腿修复,克服了切取复杂、损伤胫后血管、修复困难等问题。我科2010年7月-2012年9月期间采用健侧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交腿修复对侧踝周皮肤缺损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58~76岁,平均65.8岁。损伤原因:车祸伤9例,跌倒伤4例,重物砸伤3例。伤情:其中13例患者为胫腓骨下端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皮肤坏死;8例内踝上皮肤缺损;3例踝关节前皮肤缺损;2例踝关节后皮肤缺损,均肌腱骨质外露,缺损面积4cm×4cm~10cm×8cm;7例为外固定支架固定、6例为钢板固定,伤口内均可见骨折端及内固定物,伤口内均感染,有脓性分泌物。3例患者为胫腓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踝前皮肤坏死,踝前均有4cm×3cm~6cm×4cm皮肤坏死,形成黑色结痂,无骨外露及感染。

1.2 治疗方法 3例踝前皮肤坏死形成结痂,无骨外露及感染患者,同期行坏死组织清除,取对侧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交腿转移修复。13例皮肤坏死骨外露感染患者,一期行伤口换药,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至伤口脓液消失,细菌培养为阴性;二期行伤口坏死骨质清除,VSD封闭,髓腔内抗生素对口冲洗,1周后三期行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修复创面。

1.3 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行二次手术修复创面后皮瓣成活良好,其余15例均达到一期愈合。1个月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皮瓣及供区均愈合良好。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皮瓣质地、肤色良好,外表美观,感染未复发。1年后骨折愈合,下肢负重及行走正常。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饮食护理 北京协和医院于康等[1]调查显示:外科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高达41.6%,有发生营养不良危险者占20.8%。若术前存在或发生营养不良,会引起术后机体发生系统性免疫抑制;过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系统性器官功能障碍、伤口愈合不良、功能恢复延迟;术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增高,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增加疾病的痛苦,生活质量降低[2]。入院后对老年患者进行系统的营养评估,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每天定时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使患者提高对营养不良及后果的认识,主动加强营养,提高手术耐受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2.1.2 感染护理 感染是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3]。本组患者中,伤口细菌培养阳性者82%。因患者病程长、手术次数多、合并糖尿病等原因,使得感染危险增高[4]。消毒隔离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相对严格,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1)病人置于单间病房,室温适宜,床单元保持清洁,伤口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扩散。(2)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和治疗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发生,手消毒也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3)协助医生行伤口换药,每日1~2次,创面反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清除伤口内坏死组织后,用敏感抗生素湿敷创面。(4)配合医生随时对创面细菌进行采集、送检、培养加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药物控制感染。

2.1.3 VSD护理 本组13例重度感染,彻底清创后行VSD持续负压吸引,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持续负压引流期间,每小时观察引流情况,内容包括:中心负压大小、连接可靠性、创面封闭情况、vacuseal膨胀情况、贴膜下有无积液、引流液的量及性质等[5]。本组负压维持在14~16kPa(105~120mmHg),对于髓腔内冲洗的患者,引流液的入口、出口管路有明显的标识,注明日期,输液架悬挂冲洗液标识,护理人员加强巡回,及时更换冲洗液、倾倒引流液。为了记录及观察的准确性,生理盐水瓶用数字序号注明,以每500mL为标准倾倒。前1~3d500mL每小时快速冲洗,引出液为鲜红色;4~6d每瓶2h的速度冲洗,色转为淡红;7~9d每瓶3h进行冲洗,色变为清亮。此外,注意体温、VSD创面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及时发现负压失效问题[6],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保持负压吸引的有效性。本组10d后去除VSD负压装置,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换药后用无菌敷料包扎,行交腿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缺损术。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交腿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修复术后常规卧床3~4周,术后1周体位以平卧为主,尽量减少身体大幅度的翻动,因为皮瓣蒂位于小腿后侧,容易受压,保持正确的体位是预防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关键。术后体位摆放:两小腿因皮瓣蒂部相连,患侧小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皮瓣在足踝部,位置较低,以往用垫枕抬高固定双小腿30°,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尽量避免仅在膝下垫枕,导致屈膝、腘窝血管受压,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我们采用棉被折成四方垫于患者双膝下,使大腿肌肉及膝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增强患者舒适感。在脚踝部棉被下方垫一薄枕,保持足踝部皮瓣悬空,蒂部松弛,避免张力过大、受压现象发生。术后2周,开始协助患者侧卧、平卧、半坐卧位交替,侧卧时将棉被垫于两腿之间,蒂部松弛,皮瓣悬空,避免牵拉和扭曲。

2.2.2 皮瓣观察与护理 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修复面积大,蒂部的远端及缝线的边缘易发生血管危象,因此部位血供相对差,作为重点观察。常规用无菌棉签暴露皮瓣及其缝线边缘,查看色泽、张力、毛细血管反应情况,避免用镊子划伤或用手直接接触感染,皮瓣及其缝线边缘部位用无菌碎纱覆盖,保持创面干燥,定时更换。本组出现1例静脉危象,术后24h皮瓣远端1/3边缘处色泽发暗、张力高,伴张力性水泡形成,给予换药拆除部分缝线后经观察未缓解,72h后色泽逐渐变为青紫,最后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恢复。老年患者皮瓣修复较慢,应给予烤灯保暖,促进血液循环。

2.2.3 并发症的预防 (1)压疮的预防: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术后体位的限制导致病人骶尾部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受压时间长更易发生压疮。为缓解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臀部酸痛不适,防止骶尾部压疮,术后10d内,在不影响双下肢体位及皮瓣受压的前提下,每4h轻微在患者背部、臀部垫一薄枕,离床10cm距离,左右交替。2周后每2h协助患者侧卧与半卧位交替进行。本组女性尿失禁患者1例,因病情需要术后带尿管2周,14d皮瓣愈合良好。拆除缝线后,为避免泌尿系感染给予拔除尿管,患者不自主的排尿导致会阴部被尿渍浸湿,易发生压疮。护理人员指导家属掌握皮肤清洁及护理垫更换的方法,使骶尾部皮肤保持干燥。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尿失禁功能锻炼的方法,如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锻炼、耻骨肌锻炼,提高女性尿失禁患者恢复能力。(2)肌肉萎缩的预防:麻醉清醒后,给予双下肢皮肤按摩,促进知觉的恢复。术后第1周,指导患者行双侧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利于静脉回流。术后第2周,指导协助患者行双膝关节屈伸练习,防止关节僵硬。强度以老年患者耐受性进行,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拉伤。(3)便秘的预防:老年患者胃肠蠕动慢,多有习惯性便秘,术后由于体位限制,造成在床上排便时思想压力大,往往1周左右才有便意。以往给予开塞露、盐水灌肠后效果不佳,我们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口服番泻叶,早餐后2h开始饮用浓番泻叶水50mL,每2h间隔饮用1次,一般3~4次后患者有便意,停止饮用,以防腹泻,协助患者排便。经服用2~3次后,患者卧床期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2.4 断蒂和断蒂后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老年患者一般术后1个月左右行断蒂术,断蒂前3d开始扎蒂试验。如若皮瓣颜色正常,表明与受区建立了良好的血液供应,行二次断蒂治疗。断蒂后指导患者双下肢关节、肌肉的主动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出院后远离烟味,保护足踝部皮瓣,冬季做好保暖以免冻伤,洗脚时水温适宜,防止烫伤。4个月后指导患者扶拐下地活动,鞋袜穿着舒适,质地柔软,患侧鞋跟部垫棉花保护踝周皮瓣,以防磨损。1年后下肢负重及行走正常。

3 小结

交腿腓肠神经营养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踝周皮肤缺损安全、成活率高、效果好。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原因,较青年人易发生护理风险。术前患者心理压力大,营养不良,伤口严重感染,护理人员有效的心理干预、全面的饮食评估及指导、VSD护理、积极控制感染,可以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改善体质,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为术后恢复提供可靠保证。术后长时间的强迫体位会导致患者不适,老年患者易发生压疮、肌肉萎缩、便秘等多种并发症,使患者痛苦加大。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严密的血运观察、重视并发症预防,可以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断蒂后的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患肢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的前提。

[1]Piekering G.Frail elderly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rugs[J].J Areh Geronotl Geriat,2004,38(2):174-180.

[2]孙建琴,张美芳,刘景芳,等.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6):345-348.

[3]黄寿清,张楚南,李向阳,等.开放性骨折创面处理与创面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7(3):170.

[4]郭巧英,杨琼,祝旭兰,等.58例穿之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585-587.

[5]唐钰,刘珊珊,胡梅,等.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9):13-14.

[6]应香云.股骨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92-93.

猜你喜欢

腓肠皮瓣体位
双侧腓肠神经变异1例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