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破题民生新闻“回归”——从“走转改”常态化看城市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回归”
2015-03-19张明
张 明
记者走基层:破题民生新闻“回归”
——从“走转改”常态化看城市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回归”
张 明
[摘要]21世纪初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曾以其颠覆传统新闻概念、直接反映地方社会问题、关注百姓生活而深受观众认可。在全国各城市电视台自办节目中,一度创下收视“神话”。近年来这类经由社会新闻转型的民生新闻栏目,开始遭遇“收视”疲劳,向公共新闻回归的呼声日渐高涨。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媒体记者“走基层”,无疑是对民生新闻回归的一个极好探讨。本文以潍坊电视台《直播潍坊》栏目为个案,对此加以分析。
[关键词]走基层;民生新闻;贴近性;舆论导向;受众心理
[作者]张明,潍坊电视台。
一、从转型成功到遭遇收视疲劳
2005年初,潍坊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社会新闻栏目《全景新闻》,正式改版为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潍坊》。节目时长由原来的15分钟,迅速扩充为45分钟。节目定位于“说百姓身边事,做观众贴心人”:选题由原先区别于时政新闻的社会新闻,转变为观众提供的海量新闻线索;节目包装力求活泼,主持风格力求亲和;节目由录播改为直播,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频道前几年同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为1.8%左右,《直播潍坊》改版播出半年后,央视索福瑞平均收视率达7.0%左右,2007年进入节目成熟期的《直播潍坊》,平均收视率为10%左右,日最高收视率峰值为16.9%,周收视率平均值突破15%。
伴随着这一节目形态经由成长期到成熟期,民生新闻栏目之后大都遭遇了收视疲劳,进入“老化期”。2010年《直播潍坊》栏目平均收视率重降至3%左右。由于新闻选题、报道角度一再重复,醉酒、车祸、纠纷、案件、监控资料充斥荧屏,曾经的新鲜刺激逐渐变成观众眼里的“黄色新闻”,“民生”和“贴近”定位日趋“狭隘”。媒体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民生新闻的去向,回归公共新闻的呼声日趋高涨。
二、记者走基层为民生新闻“回归”具象化破题
无论是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内容为王”是个“老理儿”,因此民生新闻“回归”的第一步,就是选题内容的改变,重新审视“民生”和“贴近”,将狭隘的视角拓展开去。近年来,全国媒体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无论是从新闻理论的层面看,还是从实操收效的角度看,无疑是为民生新闻回归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破题尝试。
(一)从新闻的特性看记者走基层对民生新闻回归的破题作用
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接近性、显著性等特性。民生新闻栏目的初始定位,对于这些新闻特性并无遗漏。而随着节目进入老化期,对这些新闻特性的理解,逐渐落入狭隘的窠臼。将新鲜等同于刺激,在片面追求刺激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类似“纸馅包子”的失实或偏颇的报道,进而损伤栏目的公信力。把接近等同于近乎无厘头式的琐碎,无尽的重复必然考验受众的心理,观众收视疲劳导致收视率下滑,栏目影响力下降,带来一连串负面效应也就不难理解。
2011年,潍坊电视台推出“百名记者一线行”系列活动。一百多名采编人员深入一线进行采访,报道了大量鲜活生动且具有影响力的新闻。这些新闻虽不是同时具有理论上的全部特性,但无一例外都是某一个或几个特性的放大。例如,记者在棉花丰收季节到采摘一线,在同棉农一起劳动的同时,深入了解棉花的市场行情、棉农的生活状态,采编了题为《棉花价格为何涨不上去》的一组系列报道。从新鲜性角度来看,记者就在现场,报道鲜活生动,无疑是秋收时节的时令新闻;就接近性而言,无疑是众多农村观众所关心的消息;而以小见大的新闻选题展示的正是“三农”这个大话题。随后的《产地探访向钱“葱”》《难卖的白菜》等一系列连续或深度报道,也是由于记者在走基层过程中发现好选题,进而有了好作品。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这些选题和报道的成功,正是《直播潍坊》在记者走基层活动中将农业报道选题,从农村的家长里短、农民的邻里纠纷、农业的科技发明中拓展开来的收获。而这些收获随之带来选题方向的改变,对这一民生新闻栏目的“回归”,可以说是个好的探索。
(二)记者走基层:重新审视“三贴近”,民生新闻“回归”贴近性
“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要求,也是指导我们
新闻战线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民生新闻诞生之初,定位也是基于新闻的“三贴近”原则。而进入老化期后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偏重于刺激、突发、矛盾和类故事性的选题,致使对“三贴近”的践行失于偏颇和狭隘。当然致力社会公益的诸多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部分“黄色新闻”的浓度,但离真正的“贴近”原则可谓是渐行渐远。
“你所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这句话是《直播潍坊》栏目就在现场板块的开篇语,出镜记者或主持人现场直播连线时,这句话彰显的是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在百名记者一线行的众多报道中,虽然从未具体出现过这句现场词,偏执地看所有走基层的报道,在时效性上都逊色于突发事件。但仔细斟酌过后,会发现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在新鲜性上毫不逊色。首先是选题方向新,深入各行各业发掘各阶层时下最新事实题材;其次是报道角度新,以某一个或几个人物的视角展现新闻事件;再次是报道设计领域新,很多以往媒体很少涉及而观众也不甚了解的领域里的人和事,在记者走基层中被报道出来。而这一切都是正在发生却不被受众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报道的新鲜性毋庸置疑。这些新闻题材,所反映的又都是最广泛的基层群众,展现的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例如:当大家都质疑铁路客运一票难求时,记者走基层采编了一系列关注铁路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新闻。从假日里的客运值班员,到刚做父亲两个月的货运调车员,表现人物的同时展示了新闻事件,让普通观众了解铁路职工的同时,引发了众多铁路职工的共鸣。民生新闻并非局限于节日出行客流,哪个方向的票额是否紧张等消息,而是从关乎受众日常出行的铁路客票,延伸扩展到铁路系统发展现状。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力地贴近了实际。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这类选题不胜枚举。
顺着这条思路拓展开来,民生新闻电视栏目的内容再次获得丰富的同时,真正实现记者到群众中去,新闻从群众中来,扎根基层,脚踏实地践行“三贴近”原则。
(三)从受众心理分析,看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在舆论导向层面引发的民生新闻价值回归
民生新闻栏目的崛起,在一个阶段符合了观众的口味,这毫无疑问。但是一味去迎合受众对刺激性、故事化、娱乐味的需求,最终导致民生新闻栏目导向性模糊,为观众所质疑。从改变主题报道字正腔圆的刻板说教着手,从“小”和“软”新闻题材起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新闻栏目却走向舆论导向模糊的另一极端。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仅仅靠控制问题性报道选题比重和调整节目编排,是远远不够的。此前有同事戏称,要是一家人遇到今晚节目播出的所有事儿,那得多悲剧啊!由此可见,栏目的“审丑”倾向已经十分明显。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但负面监督不代表所有的导向功能。“遇到美,要行礼。”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都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抛却弘扬真善美与鞭挞假恶丑,这二者的比重不论。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为了迎合受众“爱看热闹”的心理,往往将该看的“门道儿”也就是导向大大弱化。这种导向模糊或者刺激性强的内容同主题无限重复,无疑是对受众心理的一个极大考验。
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往往表面上看并非主题先行,事实上正确的舆论导向就隐于人物和事件报道的众多细节中,整个一系列报道播出后,所引发的观众共鸣,恰恰说明了主题传达的成功。如百名记者一线行中,记者对基层城管人员治理马路市场的报道。执法细节配合人物生活,小冲突展现的是对城市管理的思考。《见习的殡仪入殓师》,折射的是大学择业、就业的大话题。这些报道与央视推出的系列公益短片《真诚沟通》异曲同工。报道的软化,丝毫不影响主题的展现。在这其中看不出任何迎合受众的取向,但这并不影响受众的关注度。
三、民生新闻栏目“回归”,“走基层”优点须常态化
首先,在选题上坚持走基层报道时的拓展模式,将题材范围扩开去,不必忌惮广种薄收,才能实现厚积薄发。其次,在报道手法上,记者走基层中运用成功的纪实手法,费劲儿却实现了新闻的平和、真实。再次,相对于纸媒来说,深度报道看似是电视的弱项,但这远比“雨过地皮湿,到此一游式”的快餐式新闻受欢迎。针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成组推出的系列报道可提升栏目内涵,增强影响力和公信力,所以不能因噎废食。
《直播潍坊》栏目在展播百名记者一线行系列报道之后,将其中成果逐步转化吸收,收视率也有小幅攀升,2011年全年平均收视率在5%左右。
综上所述,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概念的转变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还要不断探索,要实现民生新闻的“回归”,最终成功实现这一新闻形态的真正蜕变,仍是媒体和学界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谢隆艳.《南方周末》民生版浅析[J].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