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5-03-19刘娜娜
刘娜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472000)
高职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刘娜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472000)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因其内容抽象、概念晦涩、逻辑性强,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所以对学生来讲是一门很难学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应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增强教学效果。
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以研究病原微生物和机体免疫功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纽带,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临床检验、无菌操作等实际工作的能力。本课程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日新月异,知识点抽象、难懂、难学[1-2]。加之近年来由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时严重缩减、实验室设备落后且不配套、学生在校的操作与医院实际操作严重脱节、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等原因,逐渐形成“教师上课难”和“学生听课难”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增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对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且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应对学生讲述本课程在临床的地位,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与学生深入交谈,了解学生对相关课程,如生物学、遗传学等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运用已有基础知识来理解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还可以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微生物检验室,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稳定的学习情绪,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合理选取教材,适应岗位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针对学生的特点,在选取教材时应格外重视。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同时体现护理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是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对教材做出适当调整。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 阶梯式教学法
本课程中免疫学的内容由于深入到分子水平,大多比较抽象。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接受。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教学方法。例如讲抗原时,先详细讲述抗原的概念,待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再深入讲解抗原的特性、分类、化学组成等内容。同时结合临床实践讲解案例,如临床输血前如果不进行交叉配血,错误输血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
3.2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活跃状态。例如在讲病理性免疫应答之前,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使用青霉素前要先做皮试?”“咱们班有没有同学对花粉过敏或是吃海鲜过敏?”通过提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教师此时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3.3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讲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时,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艾滋病这一主题,最后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的病原体以及它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等。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自己去探寻答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未来工作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
3.4 情境教学法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一年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迫切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时刻关注学生这一需求,设计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实用情境,使学生感到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课前引入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娇弱病态,让学生回答林黛玉得的是什么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知识;引入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的新闻,加深学生对病毒的认识。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情境创设、体验感悟、团队互动等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与潜能[4-5]。
3.5 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以及动画等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所以要想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并掌握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播放相关图片、音乐、电影片段等,使大量信息具体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原本枯燥、抽象、平铺直叙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补体激活途径时,动态演示每个过程,既节约了传统的画图时间,也使学习充满乐趣。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还是应当处于主导地位,要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融合起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4 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临床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与临床关系密切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适当地联系临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在讲到破伤风杆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临床案例,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及防治原则;讲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化脓性感染及其分泌物的特点;讲到乙肝病毒时,可以结合临床“乙肝两对半”的化验单,分析不同的病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同样,在免疫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有许多临床案例,许多临床现象学生已感知到,但并不一定理解,例如为什么左眼受伤右眼也发炎?组织器官移植时为什么容易发生排斥反应?母子间Rh血型不合为什么易造成新生儿溶血症?
5 加强实训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针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应加强实训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验教学,上好实验课,对提高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6]。实训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术的同时,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逐渐培养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护理专业学生在进行无菌操作等临床护理实践操作时打下扎实的基础。
6 丰富考核及评价标准
考核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教师进行有序教学的有效手段。针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要不断改革考核方式,积极探索、设计、利用考试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考核,进而弥补单一考试“一锤子买卖”的缺陷。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原考核方案为: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70%)+实训成绩(20%)。这样的比例分配已不适应今天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考核,相应的实训成绩所占比例应提高到至少占4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等,所占比例至少为20%,期末成绩为40%。通过这样一些措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7 培养良好的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提高服务意识,成为值得学生尊敬的教师,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感受到鼓励;应关爱每一位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于静之,孙元曦.药学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及课程体系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13-114.
[2]魏庆华.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128-129.
[3]赵美玉.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养[J].护理学杂志,2013,28(2):70-72.
[4]张渭绒.体验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J].新西部,2009(4):195.
[5]陆晓庆,陈宁,李谨.体验式教学在医患沟通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80-81.
[6]薛华.提高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初探[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285-286.
G420
A
1671-1246(2015)18-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