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宗教中的龙神信仰
2015-03-19邵磊
邵 磊
(重庆工商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0067)
中国古代宗教中的龙神信仰
邵磊
(重庆工商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龙神信仰源自古代原始宗教中的龙图腾崇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善变化、能呼风唤雨的瑞兽,无论是中国古代巫教中的龙神,还是道教和佛教中的龙王,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龙神信仰习俗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了人们渴望过上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中国;古代宗教;龙神信仰
收稿日期:2015-09-18
作者简介:邵磊(1980- ),男,河南沈丘人,讲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6-0026-04
龙是华夏先民的主要图腾,中华民族亦被称为龙的传人,在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发展过程中,龙逐渐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无论是皇家宫殿、陵寝,还是寺院、道观,都会装饰龙的形象。龙神信仰伴随着宗教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关于龙的形象特点,《说文解字》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1]《尔雅翼·释龙》解释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2]这里把龙描绘成了一种变幻莫测的“九似”动物。另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秋,龙见于降郊。……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3]《左传》中记载的龙,应该是真实的动物,有人专门豢养,但这些龙是否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龙形象,还不得而知。虽然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龙,但龙作为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应该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依据一定的实物创造出来的。关于龙的起源和形成,至今说法不一。
由于龙具有“喜水”、“好飞”、“通天”的神性,龙文化研究专家庞进提出了“模糊集合说”。庞进认为,龙是古人对蛇、猪、鱼、鳄、马等动物和云雾、雷电、彩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感觉到,应当有那么一个神通广大的,与“水”有关的“神物”主宰着这些动物和天象。[4]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古人开始通过宗教仪式,对自然界的动物和天文现象顶礼膜拜,祈求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最终,他们把“模糊集合体”的龙作为祈祷的首选图腾加以崇拜。从此,龙作为一种虚幻的动物,开始登上了宗教文化的殿堂。
一、古代神话和文献中的龙
龙是上古祭祀活动的产物,它的出现,适应了原始巫术的需要。由于当时人类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加上人自身能力有限,因此他们只好把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想象中的神龙代为实现。而有能力驱使神龙通天入地的人物,是当时的部落首领或巫师,他们常用念咒语、祭神龙、驱魔鬼等仪式来树立威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层人民。
在中国古文献中,有很多神人、巫师乘龙升天、云游四方的记载。如《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5]传说中这位貌美的神仙乘坐飞龙周游四海,使人心生无限的遐想。另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须垂胡珣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6]这里说的是人类始祖黄帝铸鼎成功后,乘龙升天的故事。此外,《大戴礼记·五帝德》也记载:“黄帝乘龙戾云,顺天地之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执中而获天下。”[7]文中提到了“五帝”中的黄帝、颛顼、帝喾都曾有过乘龙游历四海、管理天下的经历。
在上古时期,龙不但是通天的神兽,而且还是原始宗教中巫师祈雨的工具。《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8]《淮南鸿烈解·地形训》中记载:“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9]这里就提到了古人在天旱时,用应龙或土龙的形象求雨成功的事情,这种巫术活动直到近代还被民间广为使用。《西游记》中那个能呼风唤雨的东海龙王敖广,就是我国民间龙神崇拜的集大成者。
在民间,龙最初仅被看作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吉祥动物,但封建帝王却把对龙的信仰神化了,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的事物都要冠上“龙”字。如龙颜、龙印、龙床、龙椅、龙体、龙袍、龙冠等。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准称龙。甚至连服饰、建筑、用具上的龙纹饰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龙与皇权的记载也很多。《十六国春秋》中说“龙,君也”。[10]《易经·上经乾传卷一》中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1],所以后代人就以“九五之尊”来称颂帝王为“真龙天子”。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水神滈池君把秦始皇称为“祖龙”,秦始皇自己解释为“祖龙者,人之先也”。[12]另据《史记·高祖本纪第八》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13]这就把刘邦神化成了龙之子,是代表天帝来管理人间的。自此以后,龙开始以其威严的另一面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日益神权化和宗教化。
二、考古所反映的原始宗教中的龙
除文献记录和神话传说外,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了大量上古时期的龙形实物,与原始宗教观念关系密切。
1996年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出土了距今2.2亿年的“新中国龙”化石,龙首上有对称的一对“龙角”,与神话中的龙非常相似。[14]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个C型玉龙,后经考证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晚期遗物。[15]1984年起,在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先后出土了三个距今5000多年的玉猪龙。[16]据专家考证,红山文化出土的C型玉龙和玉猪龙,是巫师借以通天的祭祀工具。在古人看来,龙和玉都具有避邪的作用,他们把玉和龙结合起来,制作成玉龙,目的是用来避邪和祈求幸福。当时的部族首领和巫师把玉龙钻孔佩戴在身上,既是身份的象征,又幻想借龙来实现与天神的对话。
除玉龙外,1987年12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壳摆塑龙虎,距今约6500年。[17]据专家考证,45号墓发现的蚌塑龙虎与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有密切联系。[18]“四象”中的青龙与白虎因为气势雄壮,主要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或墓葬中。民间曾流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的说法,因此这对蚌塑龙虎,便有了保卫墓主死后不受鬼怪侵害的作用。蚌塑龙的发现,为研究原始巫教中的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另外,1994年在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了由石块堆砌的“龙形堆塑”,距今约8000年。[19]这说明在8000年前很可能已经出现了用石塑龙来祈雨的巫术。
由上述考古发现可知,在原始宗教中,龙已经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了。到了商周时期,玉器、青铜器上已随处可见龙纹,甲骨文和金文中也已经出现了“龙”字。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以各种动物祭祀八方,是商代祭祀巫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龙”则是这些动物中的主角。当时的巫师把这些龙纹刻在玉器和青铜器上,是为了借龙来达到通天的目的。龙的形象在经过上古时代几千年的演化后,在商代开始定型,以后历代对此都有发展,至明清时已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大体相同。
三、道教中的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巫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道教全盘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神人乘龙沟通天地的信仰。
受传统龙神传说的影响,道教经典认为龙的原型应是蛇。如《抱朴子·黄白》中说:“蛇之成龙,茅糁为膏,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所缘由,皆自然之感致。”[20]这就是说蛇是在大自然的滋养下最终转变成了龙,以至于民间也把蛇称为“小龙”。而道教中的蛇变龙是与民间巫师玩蛇分不开的。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8]在《山海经》中,有大量关于巫师玩蛇及乘龙的记载,这种玩蛇乘龙的巫术,应是道教产生的最早源泉之一。
在道教中,龙被认为是 “三蹻”之首,龙蹻与虎蹻、鹿蹻一起,主要是作为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说:“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蹻的艺术形象。”[21]这也说明了濮阳蚌塑龙与古代原始道教的“三蹻”存在渊源上的关系。
道教兴起后,为壮大其神仙体系,把古代天文四象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其神仙体系,作为护卫之神。《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22]今天,一些道教宫观依旧把龙虎作为山门的两大守护神,而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的蚌壳摆塑龙虎“左龙右虎”的排列方式,与道教中的说法也基本相同。
在早期道教中,龙还没有被人格化。后来道教为了与佛教争夺信徒和政治上的支持,把道教中的龙也都尊奉成了龙王。在《太上洞渊神咒经》中,记载有“四海龙王” “五方龙王”等众多称谓。
在中国上古巫教中,龙只是神人通天的工具,而道教的龙则有守土之责,无论大江南北,边远塞外,凡有水之处,都有龙王驻守,管理着当地的水旱灾害。另外,道教龙王还兼管人间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这就使得道教龙王更容易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佛道二教的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连最高统治者也对龙神产生了兴趣。据《文献通考·郊社考·杂祠淫祠》载:唐玄宗“开元二年诏祠龙池。右拾遗蔡孚献龙池篇,公卿以下一百三十篇,诏太常寺考其词合音律者为龙池乐章十首。又诏置坛及祠堂,每仲春将祭则奏之。”[23]这大概是官方祭龙神的开始。北宋时,徽宗把道教定为国教,自封“教主道君皇帝”,同时大封龙王。《文献通考·郊社考·杂祠淫祠》还记载:“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八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黒龙神封灵泽王。”[23]帝王的封赏,抬高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不过,龙王虽然在道教中有着很高的待遇,但那只是道教利用民间对龙的信仰而吸引信众的手段而已,龙在道教中始终没有被放在显赫的位置,各地的道教宫观中,也没有专门供奉龙的塑像或朝堂,龙只是道教建筑的装饰纹样,至多不过是仙、道的坐骑或受命掌管行云布雨职责的一方神灵而已。
四、佛教中的龙
佛教创立于古代印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原,到唐宋时实现了佛教的本土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佛教中的龙众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神、水神相结合,最后转变成了龙王信仰。
说起佛教中的龙,人们首先会想起“天龙八部”,他们是佛教中的八部护法神,分别是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睺罗伽。其中又以天众、龙众的神通最为广大,故名“天龙八部”。
作为佛教中的护法神之一,龙在佛教中经常出现,他们的首领为龙王,具有强大的威力,常守护在佛和帝释天的身边,掌管行云布雨、滋润大地的职责。
在佛经中,龙王名目繁多,以五大龙王及八大龙王最为著名。《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八)认为有五大龙王,他们是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和摩那苏婆帝龙王,此五大龙王依次为一切象龙、蛇龙、马龙、鱼龙及虾龙之主。《妙法莲华经》称龙王有八位,他们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和优钵罗龙王。其中以娑伽罗龙王最为出名,他的幼女八岁时听文殊菩萨讲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后来又献宝给释迦牟尼,然后转为男身,立地成佛。
佛教中的龙种类很多,《须弥藏经》按功能将其分为天龙、神龙、地龙、伏龙四种,并解释道:“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轮王大福人藏者”。[24]其中神龙的兴云致雨与中国民间的龙王职责相同,而地龙则与中国神话中帮大禹治水的应龙职责相吻合。
在佛经中,龙有两派,一派是信奉佛法的,即八部护法之一的龙,他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另一派是由于不顺佛法,不敬沙门的龙,即“八部鬼众”中的“诸龙”,所以它们常受到四种苦:一是热沙烫身的苦恼,二是被迦楼罗(金翅大鹏鸟)捕食的苦恼,三是交尾变蛇形的苦恼,四是小虫咬身的苦恼。由此可见天上人间一样等级森严,即使是神有时也会有很多苦恼。不过无论是“龙众”,还是“诸鬼”,位置都在佛、菩萨、罗汉之后。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据佛经记载,龙王在居住的海中有庄严华美的宫殿,拥有众多的奇珍异宝,佛曾到海底龙宫中宣讲佛法。这些内容对中国龙王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佛教刚诞生时没有雕塑,而老百姓对佛经的诵读比较困难。因此,为了便于佛法的传播,佛教开始开凿塑像,龙也被装饰在各地的石窟和佛寺建筑上。除了佛身后的龙众外,我们常看到的是龙九子中的三个:老大赑屃,形状像乌龟,好负重,在庙院祠堂里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老二螭吻,好在险要处张望,喜欢吞火,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老八狻猊,平生爱静不爱动,好烟火,又好坐,一般被安置在庙中的佛座及香炉上。[25]就这样,三位龙子和佛国的其他天王、力士一起,成为各地佛教寺院的忠诚守护者,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虽然在佛教中龙只是佛祖的护法神,掌管行云布雨的工作;或被安置在佛座或庙宇的屋脊上,保护整个寺院免遭劫难,但佛教中的龙却对中国古代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神话中的龙在佛教的影响下,不再仅仅是神仙上天入地的工具,而是变成了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龙王。龙王住在美轮美奂的龙宫里,有龙后、龙子、龙女、龙孙朝夕相伴,赏不完的奇珍异宝,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更有众多的虾兵蟹将供其驱使,和人间帝王已没有多大的区别。
五、结语
自原始宗教产生开始,一直到后来佛道二教的兴盛,龙神信仰就与宗教传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佛道二教和民间的祈雨仪式中,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龙那样时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直到现在,龙文化依旧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观念,龙神崇拜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天,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仍然会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当我们去道教宫观、佛教寺院虔诚地参观时,还会对各种精美的龙形建筑和龙形雕刻艺术不住地赞叹,依旧会为各种龙神所投射的神秘感所深深折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45.
[2]罗愿.尔雅翼·龙[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00.
[4][24][25]庞进.中国龙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1-42.111.124.
[5]郭象.庄子注:卷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94.
[7]戴德.大戴礼记·五帝德[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8]郭璞.山海经[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9]高诱.淮南鸿烈解:卷四[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0]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王弼.周易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259.
[13]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341.
[14]柳路,陈俊.贵州关岭“新中国龙”揭示龙“原形”[N].光明日报,2007-06-14(2).
[15]内蒙古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发现玉龙[J].文物,1984(6):6-10.
[1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3-9.
[17]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队.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8(3):4-6.
[18]王大有.颛顼时代与濮阳西水坡蚌塑龙的划时代意义[J].中原文物,1996(1):72-75.
[19]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5-03-19(1).
[20]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1]张光直.濮阳三蹻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J].文物,1988(11):36-39.
[22]张兴发.道教神仙信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74.
[23]马端临.文献通考·郊社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责任编辑文川]
Dragon faith in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 beliefby SHAO LeiP.26
Dragon faith derived from the dragon totem worship in the ancient primitive religion. As auspicious beas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ragons are good at changes, and can summon wind and call for rain. Whether Dragon God in Chinese ancient Witch culture, or Dragon King in Taoism and Buddhism, dragon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Dragon faith and customs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culture, reflects people’s desire to live a safe and happy life with good weather.
Key words: China; ancient religion; dragon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