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
——教育教学一法
2015-03-19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陈元强
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 陈元强
皴,《中华大字典》的精确解释为:国画技法。画山石树木时,为显示山石和树干表皮的纹理褶皱,勾出轮廓后,再用淡干墨侧笔涂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与西方文化不尽相同。教育教学也不必一味向西方国家“邯郸学步”,可以借鉴这一国画技法!笔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对这种技法的运用颇有感触!
一、教育
侧重于道德情操的陶冶,意志品质的砥砺。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人与人不同,花有样样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的惊人之语,现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尚不能例外,何况学生。《论语》中有句话,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经过浓缩与演变成了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给杨过取名的由来。孔子也赞许学生“不贰过”(意即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一步到位,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而是对他们定角色,有个切实可行大致符合学生本分的要求。即“皴”中的“轮廓”。
每个学生都有了轮廓,就能“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于求学期间就不会有过激的行为,触犯校纪校规,至于一些偶有的小错误,我们要见招拆招,逐一让他们改正。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谓“师范”,前人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垂典则,范示群伦。我们为“师”为“范”,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口讲指画,无微不至,对学生的培养既严格又亲切,让他们举止趋圣向善,这就是“侧笔涂染”。最终目的是画好山石和树木,也就是让每个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此乃教育工作者念兹在兹的期望。
二、教学
侧重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学术素养的培育。
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短期内要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悖常理,因此在教学时,一般以教学大纲作为轮廓,能达到此要求即掌握了基础知识,不能强求毕其功于一役。大学问家的学问往往是通过终身努力而习得,真的是: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老子归结为:大器晚成。教育工作者须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进一步的侧笔涂染是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旁征博引,汪洋辟阖,汇八方美味,集一席盛宴。让他们吃饱喝足之余还能咂嘴回味,深受知识的滋养,浸润。都能在原有的界限内不断突破创新。
既然把培养学生比喻为国画创作,就要力求“传神”“气韵生动”。为此必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国画中的造化是大自然,而培养学生的“造化”则是能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伟人;中得心源,无论是画家也好,还是教师也好,都离不开丰富的心灵,内心越丰富,“画作”就越有“美”的内涵。皴,就是这样本着“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创作好每位学生的“国画”。
要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家,应该做到不断临摹,不断写生,不断超越。不断感受熟悉自然景物的蓬勃生机,不断深入掌握传统绘画的造型规律。与此同理,要成为优秀教师进而成为教育专家,必须不断观摩,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接受欣赏学生的迥然不同的禀赋,不断深入体会“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规律。
绘画是艺术,教育也是艺术。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一种灵感现象。艺术的灵感会给富有艺术素养的教师诸多启示和感悟,日濡月染,优游涵泳,一时开悟,灵光一闪可孕育成通灵现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完全可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人类的教育之梦是学海,是书山。需要我们苦作舟,勤为径。教育教学的方法像金矿,需要发掘;像璞玉,需要雕琢;像酥酪,需要提炼。若自己这“厚积薄发之得”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则欣慰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