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
2015-03-19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中心幼儿园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中心幼儿园 李 潘
我们常常困惑,在语言活动中,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孩子,大部分幼儿总是处于沉默、被点到名字才发言的状态。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那么在语言活动中怎样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呢?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
(一)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的机会
教师要坚持每天和每个幼儿交流,虽然是有意识地与幼儿沟通、交流,但幼儿可感到自然地与老师聊天,这种交流,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动态地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师幼交流的机会,激发幼儿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的愿望。另外,还可在班里设置语言活动角,自制电视,设计一个每天广告词等方式,让幼儿把每天在电视上看到或自己想到的广告词,在电视机前讲给大家听,在活动区中开展“我做小老师”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语言给小朋友复习学过的知识技能,只要我们动脑筋,就可找到很多可激发幼儿语言积极性的途径。
(二)尊重幼儿,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幼儿
注意不打断幼儿的讲话,尊重幼儿说话的权力,如当幼儿在讲述时,即使发现他的用词不适当或是内容不正确,也不应该立即打断进行纠正,而应等幼儿讲完后再进行讨论、纠正,这样,既保证了幼儿讲述的完整性,也不会伤到孩子的自信心。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之一,幼儿之间的谈话内容非常广,他们交谈时所用的词汇、句子,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无论幼儿与同伴还是幼儿与老师进行交谈时,我们都应以朋友的身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认真地倾听、参与他们的谈话,尊重幼儿说话就是尊重幼儿本身,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和主动性的提高。
(三)根据每个幼儿语言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时参差不齐的,既有年龄差异,又有个体差异,因此,对待不同水平的幼儿,我们应该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让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可顺利完成目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身心放松,愿意开口说话。
(四)教师的支持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动力
幼儿主动性学习的过程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不可能代替但能施加影响的过程,《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说明了:教师的支持是幼儿主动参与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幼儿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孩子在活动中遭遇困难时,教师要及时、适时地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从而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有效提问,促进幼儿积极主动思考
(一)循序渐进式的提问,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太容易或太难的提问都无助于幼儿的发展,反而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对问题反馈和回应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所以提问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提问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分散教学的难点,减少思维障碍,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这是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提一个较难问题之前,要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作为铺垫,层次递进。
(二)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开放式的提问,答案是多样的,是没有框架的,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可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能让幼儿自由发挥;而封闭式的提问,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在提问时给幼儿一个框架,让幼儿只能在框架里选择回答,如喜欢不喜欢,对不对,好不好。开放式的提问,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以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集体共鸣式的提问,构建有效的互动模式
在语言活动中,运用师生共鸣的提问能引起集体共鸣,利于产生师生互动,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性。提问策略多种多样,在活动中,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特定的意图,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些意图,并正确把握提问的方式,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幼儿在语言活动的主动参与。只有更好地发挥提问的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驾驭教学艺术,发挥幼儿能动性
(一)采用多通道参与
也就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参与活动,心理学认为:人在认知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组织语言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聪明才智,以“谁想知道”“谁会讲”等,鼓励所有幼儿主动参与,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进行感知。如“学习诗歌《树叶》,我先带幼儿到户外捡了许多的树叶,让他们看看、摸摸、玩玩,自己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像什么?在学习诗歌时,又让幼儿扮演小动物表演捡树叶的情景,幼儿在观察、朗诵、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多通道、多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朗诵,表现就更直接、更深入。
(二)采用情境体验法
让幼儿在创设的情景和气氛中,感受体验各种美的事物,从而产生积极的态度,调动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都知道,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大多注意审美对象的外在美,对那些色彩鲜艳、富有儿童情趣的审美对象易产生美感和兴趣。因而,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形象生动的非语言环境,去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如语言游戏“小动物春游”,给教师布置成具有春天景色的花园、绿色的草地和发芽的树木等,让幼儿扮演成各种小动物身临其境,自由扮演成小动物在场景中玩耍,感受春天的景色,从中学习动词和形容词。这样,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意境中,表达对美的感受和”春游“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