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英语学习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
2015-03-19
(湖北大学,武汉 430062)
1 语言学习观念的理论概述
学习观念是学习者学习经历、教育文化背景、个性等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在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观念是“学习者对自身、对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以及语言教和学的实质的一般设想”(Victori&Lockhart,1995)。在语言学习研究中,Horwitz(1987)是最早提出语言学习观念概念的,其设计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BALLI)全面地反映出被调查者对外语学习的认识,并指出对学习观念的研究不仅能帮助学生摒弃错误的语言学习观念,而且有助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
对语言学习观念的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五种:①Wenden(1987)将其分为三类:使用语言的重要性;语言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强调个体因素的重要性。②Horwitz(1987)设计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BALLI)将其分为五类:外语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与交际策略;动机与期望。③Cotterall(1995)将其分为六类:教师角色、反馈角色、学习者独立性、学习能力的自信心、语言学习经历、学习方法。④Sakui and Gaies(1998)调查了日本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并分为四类:交际法学习英语;传统方法学习英语;课堂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外语学能与外语学习难度。⑤文秋芳(2001)将英语学习者的观念分为两大类:管理观念和语言学习观念。本研究所指的语言学习观念是一个综合概念,体现了上述理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依据Ausubel(1968)的观点,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知的东西,学习观念是已有知识的一部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学习观念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产生积极作用,而错误的学习观念则会产生消极作用,会对成功的语言学习产生不利影响。Horwitz(1987)也认为,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却是可以改变的,其形成主要依赖于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实践中发现,刚进入大学的英语学习者所持有的语言学习观念有些并不正确,并可能将整个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引入误区。因此,教师应该用正确的语言学习理论去影响、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
2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观念存在的问题
2.1 对大学英语学习性质认识不当
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学阶段侧重语法规则、词汇、句型等知识性教学及应试技巧的训练,而是更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教学以及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目的,大量听说训练,读写技能与策略的渗透,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练习。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新生,若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难适应这些转变。多数新生认为只要学好语法、背好单词就能学好英语,大学英语学习就是多记忆单词。由于脱离了大量习题和形式操练练习,有些学生不习惯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模式,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甚至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很空洞,什么也学不到。这些都是错误消极的学习观念,是对大学英语学习性质认识不当的表现。事实上,大学英语学习是将之前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语言能力的训练,真正实现语言用于交际的功能,这是一个语言运用能力逐步发展的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
2.2 对大学英语学习能力缺乏信心
目前,国内英语学习启蒙越来越幼龄化,但实际效果却与期望差距很大,输出能力有限,很多英语学习者失去兴趣和信心,认为自己学了那么多年也学不好,从而断定自己“没有学习语言的能力”,“缺乏语感”。此外,“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翻译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仍然是中学英语课堂的主流,使得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只注重语言输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输出能力的训练。由于缺乏英语应用能力的操练,进入大学后,很多“高分”学生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了怀疑,不敢开口讲英语,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交流,英语写作中的表达方式也明显带有中文式思维和中式英语特点。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不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没有自信。这些错误消极的学习观念势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
2.3 对大学英语学习缺乏动机
动机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期望越明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业水平就越高;反之,学习动机不纯或不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就越低,学习成效也越差。据笔者对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动机不明确,另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必修课程学分或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有少数学生是真正喜欢英语或者希望学有所用,比如,利用英文阅读文献扩充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由此看来,大学新生对英语学习并没有正确的定位。事实上,在当今全球化形势下,英语已成为国际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更有利于将来的学习和发展。
3 引导策略
3.1 转变学习观念
只有明确了大学英语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才能让学习井井有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目标,认清学习性质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规划、管理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从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从知识型学习向能力型学习的转变。将学习策略的培养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会使用和选择合适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记忆策略等,从而使学习观念通过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3.2 建立引导模式
Mantle-Bromley(1995)关于“态度和动机转变理论”研究表明,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观念。因此,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可以建立以态度为基础的引导模式。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学以致用”,能够交际,而不是仅限于书本的单词、语法和考试。如教师可设计诸如模拟英文面试、英文辩论赛、商务英文信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课堂活动和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反馈、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评价和归因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有正面积极的态度。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堂课外英语学习,教师应多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敢于探索,愿意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课堂上,教师可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学生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从而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下,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也应做出及时详细的反馈,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和期待,这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建立引导评价体系
Wenden(1991)曾提出改变观念的行动计划“三部曲”,即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的具体指导方针、对指导方针进行评价反馈。教师可遵循这一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现有的学习观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方案纠正学生负面消极的学习观念,并对实施方案和效果进行监控、评价和反思。同时,具体引导方针的制定要建立在说服性沟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动机因素和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之上。学习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教师要有耐心,结合实际对学习观念加以引导,并渗透到英语课堂,用于实践教学之中。
简而言之,由于错误的学习观念能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成就产生阻碍作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认识比较盲目,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进行了解,其次应进行观念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一套正确积极的学习观念。
[1]Ausubel,P.D.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 [M].Holt,Rinehart & Winston of Canada Ltd.,1968.
[2]Horwitz,E.K.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of Beginning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J].Modem Language Journal,1987(72):283-294.
[3]Mantle-Bromley,C.Positive Attitudes and Realistic Beliefs:Links to Proficiency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3):372-386.
[4]Sakui,K.&Gaies.S.J.Investigating Japanese Learners’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J].System,1999(27):473-492.
[5]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