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机学》考核方式探讨
2015-03-19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课程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检验、鉴定、反馈、导向等多种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项有效手段。《电机学》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以电、磁、力、热等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电机的原理、结构和应用为主要理论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实验、实训和实习,训练学生对电机的巡视检查、运行与维护等技能。故教学过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基础性又有专业性,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现阶段《电机学》考核常着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着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改革现行的考试内容与方式方法,找到适合高职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人才的考核模式。
1 高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德国职教界提出了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同时国家教育部要求,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根据当前的形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她也提出,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传授一技之长,更要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等综合职业技能。
2 电机学课程考核现状与弊端
从考试结果来看,现阶段电机学课程考核与其他绝大多数课程一样采用百分制,主要根据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实验课程表现和期末笔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平时成绩与笔试成绩之比为2∶3。采用百分制虽可较直观地判断学生成绩的优劣,相较与应试教育中由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优劣,职业教育中,仅仅由分数来评定学生对电机学课程内容掌握的好坏,就有失公平。在一个分数段的学生,可能掌握的知识都是差不多的,可能是由于平时成绩或者在笔试中某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错误而失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其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仅凭分数来评定学生成绩好坏也容易给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只看重分数而不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在学习和考试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高分。
从考核评价形式来看,现阶段电机学课程考核模式单一,主要以期末笔试来终结性地判断学生对电机学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课程与平时表现来判断学生除理论知识以外的其他素质与技能。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期末试卷本身来说,很难评定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因试卷的考试时间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包含在里面,同时考虑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试卷所涉及题型的深度与难度受到限制。因试卷的答题形式限制,很多考核学生动手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根本没办法在试卷中出现。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就导致在平时课堂上不用心听课、做笔记,没把学习知识与技能放在心上,而在期末时,找老师划重点,找同学借笔记,采取突击的形式应付期末考试,即使考试过关,也只是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机械记忆,没有深入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只是停留于知识浅层表面,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将造成障碍。与此同时,因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制约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成长,违背当前倡导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来说,这样的考试无法真实地判断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及针对性教学。
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电机学课程考评要求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现阶段高职教育需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电机学课程考评在这些方面具有导向、促进和检验作用。通过对电机学课程的分析,为实现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检验,这就要求课程考核从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向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转变。
首先,由于电机学课程既具基础性又具专业性的特点,对于像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等效电路和向量图等这些后续课程基础知识的内容,必须进行理论考核,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这些知识。
其次,对于课程实验、实训以及实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技能考核,要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查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技能考核”,检验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规范性,促进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主动性,提高职业技能。
最后,对于在课程学习中,为解决问题而表现出的资料收集整理、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为解决问题而自我控制、激励以及专注的能力;不抄袭、不作弊等职业道德;不拘泥于现状,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这些非专业技能,更能突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课程考核要能做到检验。
4 综合能力培养考评的实途径
学校聘请电力行业高级工程师、能工巧匠和职业教育专家与专任教师组成课程考核标准制定团队,课程考核标准要能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结合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为考核目标,形成本课程的测试题目或评价标准,并制定评分细则与办法。
首先,对于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考核,在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到以适当、够用为原则,以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为原则,并结合本专业各类上岗证和职业(执业)资格证所需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设计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题库。题库要求所涉及知识在规定范围内,难度与深度做到合理分配,题型多样,加大综合性思考和分析论述等能够使学生在解题时对知识有更深层理解分析、融会贯通,具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题型比重。在试卷组成时,要求做到难、中、易大致按1∶3∶1比例进行分配。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论文和报告等形式。在考核时间上可以安排在课堂、课后、单元、期中和期末等时间进行。
其次,对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职业能力应建立创新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多样化。学生的能力表现并不只体现在试卷的分数上面,同时由于学生的性格、兴趣、基础知识等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会有所不同。所以,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才能充分检验出他们所具备的这些能力,而不是通过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就评定了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职业能力。如撰写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起动故障分析的小论文,通过对论文质量评价与论文答辩,可以看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看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职业能力。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检验学生所具备的不同能力,同时评价结果也更加准确而全面。
(2)考核节点全程化。考试时间并不只是安排在期末,而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内容会表现出不同的职业能力,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考核,才能做到职业能力考核的准确性,对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更具备导向性。如章、节或单元内容结束,就采取随堂考核,这样更能掌握学生上课时的获取知识情况;在实验实训的时候通过专门针对职业能力素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进行评级,通过评价结果,督促学生重视实验实训过程中技能、素质的养成与锻炼,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3)考核标准开放化。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下,课程的考核标准不能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内容的考核,而更应该结合行业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对课程的要求来制定。充分与行业相结合,在考核评价的时候,应结合电机检修工、变压器检修工、电气值班员等工种中高级职称考评大纲的要求来制定课程考核大纲。让考核做到与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同时,考核标准结合行业变化,科技发展与就业市场的需要,能够做到及时的修改调整,使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发挥好课程考核的作用,对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师工作能动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使课程培养模式和目标适应社会需求,势在必行。
[1]李 媛.高职高专《电机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193-195.
[2]高 松,周 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6,(04):36-37.
[3]徐 梅.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139-140.
[4]郁士宽.对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91-93.
[5]张同法.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