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市

2015-03-19袁金良

河南水利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安阳市抗旱防汛

安阳市

【防汛抗旱】防汛工作。本着“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指导思想,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制定各项防洪预案,全面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确保全市安全度汛。汛期,全市平均降雨量与历年同期均值持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市辖区内河道均未出现明显的洪水过程。汛前,2月24日下发汛前检查通知,组织力量对水库、河道、蓄滞洪区、涵闸、泵站等防洪除涝工程以及机电、水文、通信、道路等设施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排队,登记造册,逐项落实措施,限期解决,共解决问题15处;对7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安全隐患进行了自查、互查、抽查工作。健全防汛责任制,成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分指挥部,完善了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各县 (市)递交了防汛抗旱责任书。修订完善各类防洪预案,跨汛期施工落实施工度汛预案和应急抢险方案,确保施工安全。5月15日,市防办、各分指防办、各县 (市、区)防办及各有关责任单位开始24小时防汛值班,确保防汛指令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建立防汛抗旱技术服务队,军分区、武警支队制定抗洪抢险方案。各县 (市、区)、重点工程管理单位组建以民兵为骨干的防汛抢险队伍,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争取政府150万元防汛物资储备专项资金,组织协调物资入库,市直防汛物资储备达到380万元的历史最大量,形成了一个抢险物料、救生器材、种类齐全的储备体系,为安阳市抗洪抢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抗旱工作。6月1日—8月5日,平均降雨177.9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234.9毫米偏少近3成。因降雨偏少,气温较高,汤阴、内黄和林州南部等局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伏旱,全市受旱面积16.27万公顷,马家岩水库在死库容以下,弓上、琵琶寺、石门水库已接近死水容,小型水库已干枯46座。由于山泉水减少,造成林州市部分村庄共计5050人,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针对出现的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酷热天气,市防指制定《安阳市抗旱保秋实施方案》;安阳市政府成立6个抗旱工作督导组,深入各县 (市、区)对抗旱保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服务。2014年安阳市共投入抗旱资金7326万元,日投入抗旱人数5.8万人,行动机电井3.1万眼,抗旱浇地34.47万公顷。

【农村水利】安阳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目的,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早部署,早安排,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6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6万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3000公顷。工程建设规模、质量和效益较往年同期都有新的发展。

2014年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涉及第四批内黄县2013、2014年度工程,第六批安阳县、汤阴县2014年度工程。内黄县 2013年度项目总投资1947.16万元,2013年12月开工,2014年5月底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1716.03万元。共新打机井295眼,机井配套435眼,配套水泵435眼,排水沟清淤6千米,拆除重建生产桥43座。内黄县2014年项目总投资1955.37万元,截至11月底,工程已基本完工,共完成投资1888.27万元,新打机井297眼;配套井台500个;钢制机井保护器500个;配套水泵500眼;排水沟清淤11.2千米;配套渠系建筑物20座。安阳县、汤阴县10月底通过水利厅、财政厅组织的竞争立项进入河南省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上级已经对2014年度实施方案批复,工程即将开工。

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林州市、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龙安区等5个县 (市、区)55个乡 (镇、街道)230个行政村29.3824万人和276所学校8.64万农村学校师生。工程总投资1728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2761万元,省配套2261万元,市配套1123万元,群众自筹1137万元。截至12月底,共建成工程118处。全部工程已按省要求通水。

【灌区建设】2014年,安阳市灌区年引水5.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8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4万公顷,灌溉9.07万公顷次。灌区在搞好农业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保证了安钢、电厂、城市生活及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生活用水,为安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度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项目涉及漳南灌区和大功引黄灌区 (内黄县部分),其中,漳南灌区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大功灌区 (内黄县部分)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工程6月底完工;2014年度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7123万元,其中,漳南灌区工程投资4262万元,跃进渠灌区工程投资1239万元,大功灌区 (内黄县部分)工程投资1622万元,工程正在实施。

【移民安置】共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1416.53万元,批复下达项目47个,培训移民干部280人次,移民群众350人次。下达2015年度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预算控制额度510万元,正在组织林州市、安阳县、汤阴县、龙安区申报项目。全面完成省级10项水库移民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任务,安排投资349万元,包括硬化道路10.98千米、护岸1.11千米、建设健身广场2处840平方米,新建房屋300平方米等工程。2月20日,安阳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全市移民村实施“强村富民”战略的意见》,并组织编制强村富民规划,力争到2015年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标准;到2020年,实现移民群众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11月19日—21日、12月3日—5日举办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果树、蔬菜种植管理实用技术培训和水产养殖培训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了移民群众致富创收能力。多次召开盘石头水库三期移民工作推进会,成立联合工作组,工作组人员经集中培训进村开展工作,努力实现盘石头水库三期移民平稳和谐搬迁。盘石头水库涉及的林州市移民户籍、党团关系及社会治安管理、信访稳定等社会事务已移交鹤壁市。

【水资源管理】2014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及配套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所辖乡镇。安阳市在201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告中被评为优秀,在全省18个地市中总成绩排名第二。

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完成《安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6月通过省水利厅专家评审,市政府已正式批复实施;开工建设安阳市水生态修复科研示范建设项目,已完成管道铺设和过滤器安装工程。

扎实推进安阳市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安阳市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作为水利部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试点,一期概算投资524万元,项目招标价41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 476万元。2013年进行了项目验收,2014年项目运行基本正常。完成了水资源监测车的政府采购工作,12月初完成供货;二期续建工程投资210万元。11月中旬完成了项目政府采购招标工作。设计建设3类58个监测点。

创新水资源技术管理工作,完成《安阳市城市供水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研发》《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和《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总体工作计划》的初稿。完成《安阳市2014年地下水动态监测》《2014年水资源质量监测》的资料收集、编制、招标、印刷工作,已完成动态监测数据的收集和水功能区以及入河排污口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配合海委对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岳城水库的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进行了检查。坚持开展水资源统计工作,8月底前完成2014年水资源管理年报填报任务。

地温地热水资源管理,结合现状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完善了审批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累计对6个建设项目实施了水资源论证,对6个单位核发了取水许可证。搞好地下水的防污管理工作,落实地温地热水质长期监测制度,保证市区地温地热水资源每年两次的水质监测正常进行,完成2014年度“安阳市水利局地温空调及地热井水质监测”的招投标工作,完成2014年夏季水质监测工作,启动2014年市区地温地热水资源冬季水质监测工作。

【水行政执法】2014年,全国水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在安阳顺利召开。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副司长王治、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国栋等领导和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水利综合执法示范点建设,共进行水行政执法活动1140车次、2480人次,共受理群众举报各类水事违法行为88起,收缴罚款13.55万元,封填自备水源井9眼,追缴水资源费10.7万元,有效制止和打击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的发生。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水资源费全年共征收3481万元。开展河湖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重点打击非法采砂、河道设障、破坏堤防、影响河道和水库安全度汛等违法行为,活动共检查120个单位和企业,25处水利工程,共查处各类涉河渠库区水事违法行为60起,拆除违章建房300余平方米,河湖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效果显著,有力地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维护了水事秩序。全面规范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实现取水许可管理信息化。全年共办理51个单位69套取水许可证。其中新办证31个单位38套,变更取水许可证10个单位21套,延续取水许可10个单位10套。

出台建设项目施工降水管理办法,规范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借鉴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文件,结合全市实际,联合市住建局,在广泛征求水利、建设和法律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印发了《安阳市建设工程施工降水管理暂行办法》,为安阳市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政策依据,必将对节约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设水政监察与执法管理平台,打造全国水利综合执法新亮点。打造一支队伍规范化、设施现代化、服务优质化、办公信息化的水政监察与执法队伍,该项目财政预算50万元,7月份项目启动。同时,争取水利部下拨72.8万元的2014年度中央水资源费分成水政执法装备补助项目也于11月正式启动,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市水政执法工作全方位高层次的开展。

【水土保持】2014年,全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成投资198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平方千米。同时,治理过程中,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强化水土保持宣传。在电视台插播水土保持宣传标语,编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画册,深入矿山、企业发放《水土保持法》图解宣传画,在市内交通要道路口电子屏上发布水土保持公益宣传标语,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全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城市水系建设】2014年,修编完成新一轮的安阳城市水系发展规划,该规划分三期实施,近期目标以水源调配工程为主,中期目标以水系贯通工程为主,远期目标以稳步推进“引黄入安”工程为抓手,为城市提供更加充足的水资源保障。引岳入安项目主要包括渠道修复工程 (漳南总干渠技术改造完善工程)、供水管道工程和渠道延伸工程(引岳入羑工程)三部分。引彰入羑工程设计方案省水利厅已正式批复,工程计划总投资1760万元,资金已下达,正在组织招投标工作。引红入洹工程,作为2015年应急供水项目已上报省水利厅,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工程计划总投资 2880万元。

【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安阳市境内分为三部分:一是羑河北至漳河南段 (安阳段),全长40.32千米;二是汤阴段,指羑河南至安阳与鹤壁分界处,全长25.24千米;三是穿漳工程,工程横跨河南、河北两省,全长1082米。南水北调安阳市配套工程分别从总干渠35号、37号、38号和39号4个分水口门引水,其中市区23520万立方米,滑县5080万立方米,内黄3000万立方米,汤阴1800万立方米。输水管线总长约120千米,总投资约17亿元。2014年,安阳市南水北调工作按照“建设一流工程、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征地拆迁、配套工程建设、移民安置、资金兑付等工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南水北调总干渠和配套工程征迁中,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全年未发生越级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为南水北调工程顺利通水创造了良好环境。总干渠已开始试通水,安阳市总干渠征迁工作全部完成,已返还总干渠临时用地588.27公顷,完成复耕退还群众使用473公顷。配套工程建设大头落地,征迁工作基本完成,累计移交临时用地538.6公顷,共返还临时用地458.2公顷,清理树木8万余棵,迁移坟墓3475冢,拆迁房屋面积2.42万平方米,完成专项迁建1578条。

2014年,共完成11项重大设计变更,包括35号供水管线滑县境内5段线路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5项。审查、审批单价合同变更27项,其中安阳1标3项、安阳4标2项、安阳5标2项、安阳6标1项、安阳11标1项、安阳12标1项、安阳13标2项、濮阳7标1项、濮阳8标2项、濮阳9标9项、阀件采购2标2项、管道采购4标1项。

截至年底,安阳市配套工程累计完成土方开挖604.42万立方米,土方回填478.9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5.70万立方米,钢管生产5972.8米已全部完成,管道安装 11.52万米,累计完成投资113897.7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 75515.73万元,征迁安置投资38382万元。完成管道安装量占计划比例97.4%,完成投资占计划比例95.8%。配套工程16个施工标的静水压试验方案评审均已完成,4个标段充水工作正在进行。

(袁金良)

猜你喜欢

安阳市抗旱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安阳市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