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长王小平在全省水利财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14年9月2日)
2015-03-19
厅长王小平在全省水利财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14年9月2日)
水利财务贯穿水利工作的各领域和环节,直接关系着水利改革发展进程和全局。两年来,全省各级水利财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省水利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利资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水价改革稳步推进,水利资金资产监管持续强化,水利财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为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务支撑和资金保障。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势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
一、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增强做好水利财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机遇,加快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水利系统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水利财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利财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准确把握水利财务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财务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我省把水利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加强水利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作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想,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强调要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郭庚茂书记在“三农”工作座谈会、全省抗旱工作汇报会上,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辅导报告中,多次对水利更好服务“三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强调要抓住国家加大节水供水工程建设和淮河流域治理的大好机遇,加快大中型防洪、灌排工程以及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和综合防洪能力。
目前,我省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全面启动,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水利建设持续加强,防洪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水利投入大幅增长,水利财务工作面更宽、量更大、任务更重。社会对水利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对水利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随之增强。同时,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预算公开、盘活存量资金、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等新举措不断推出,对水利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全省水利系统财务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按照厅党组部署,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在强化资金保障上下功夫,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出新招,在加强财务监管上见实效,全面加强和改进水利财务工作,为推进河南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财务支撑。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政策落实,把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作为头等大事
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各级水利部门必须把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多渠道筹措水利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作为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一是抓好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水利投入政策直接影响到水利投资的强度和规模。2011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提出,要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使用年限;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些政策是增加水利投入的重要渠道,落实好了,就是“真金白银”。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足额征收计提水利建设资金,并足额用于水利建设,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水利投入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二是抓紧公共财政投入主渠道。水利事业公益性强,对公共财政投入的依赖度高。各级水利部门要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找准财政政策与水利发展需求的结合点,不断拓宽财政资金支持水利发展的领域,努力扩大水利财政专项资金规模,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水利资金总量和增幅大幅度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水利建设比重有明显提高,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投资中的主渠道作用,促进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三是加大各项水利规费征收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积极与发改、财政沟通协调,尽快按照中央政策调整我省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不留空当。要严格按规定用途管理使用各项水利规费,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支持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研究建立水利中长期政策性优惠贷款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金融支持体系,扩大信贷规模;积极探索特许经营、公私合作 (PPP)、业主招标、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水利领域,参与水利建设。
三、适应预算改革趋势,落实预算管理新规定,把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作为首要任务
水利部门预算是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的有力保障,是争取财政资金的有力抓手。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把预算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吃透精神,准确掌握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年度预算,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年度衔接平衡,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关键问题,使财政规划更好地服务全省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大局。
二是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要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着力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像抓水利工程建设一样抓预算执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逐项目逐环节抓紧、盯牢,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支出任务,切实做到当年事情当年办,当年资金当年花。决不能因支出进度跟不上造成大量资金结余,影响资金效益发挥。
三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要借鉴水利部预算管理“三项机制”做法,紧密结合我省水利财务工作实际,以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预算考核绩效化为着力点,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地、本单位的预算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整合“细、碎、小、散”项目,形成资金合力,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
四、破解水价改革难题,加快水价调整步伐,把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作为重要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水价是调整水供求关系最核心的经济杠杆,是坚持并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手段。各级水利部门要充分认识水价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入研究水价改革政策,破解水价改革难题,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是我国用水第一大户,节水的潜力和重点在农业,水价改革的难点也在农业。我省作为严重缺水的农业大省,农业节水意义尤其重大,要把农业水价改革作为农业节水的重要问题和突破口,从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加强用水需求管理等方面统筹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各级水利部门要按照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有利于保障工程良性运行、有利于水利工程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要求,通过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等方法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利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平台,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财政补助机制同时推进,真正发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加快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非农业用水价格弹性大、用水户承受能力强,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点领域。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与发改 (物价)部门沟通,采取“小步快跑、分类补偿、公平负担、有序推进”的方法,加快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步伐,努力使非农业供水价格达到或接近成本水平。要积极推进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积极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要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财政补助政策。水利部、财政部即将完善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政策,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全国,补助对象扩大到大中型灌区和大中型泵站骨干工程。这是中央支持农业灌溉工程管理的又一利好政策,有利于解决我省灌排工程长期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各级水利部门要抢抓机遇,及早行动,对本地区灌排工程进行调查摸底,澄清情况,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把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落到实处。
四是加快水权试点建设。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是1951年以来最少年份,出现了严重的夏旱,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再度凸显。当前,我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全面铺开,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的长效机制正逐步完善。不久前,水利部把我省列入全国首批7个水权交易试点省份之一。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要以此为契机,把水权交易与水价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价格运行机制为水权交易搭建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平台,稳步推进水权试点建设和水价改革工作。
五、树立依法理财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把强化水利资金资产监管作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省水利建设进入高强度投入时期,水利资金的使用呈现点多、面广、链条长的特点。各级水利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资金资产管理规范、安全、高效。
一是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理念。各项财经法规是管财、理财、聚财的尚方宝剑,同时又是带电的“高压线”。各级水利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政策法规内开展工作,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不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发挥制度刚性作用。
二是突出财务监管重点。要始终把水利资金资产使用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作为财务监管的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资产安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等公务支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严禁挤占挪用;进一步强化基建财务监管,突出抓好工程价款结算、竣工决算编报和资产移交等工作;扎实做好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切实规范事业单位投资创办企业监督管理,有效防范投资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各种非税收入管理,防止“小金库”等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要不断创新财务监管的方式方法,变事后监管为预先防范,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使资金在各流转环节均处于有效地监管之下。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稽查等部门沟通衔接,强化单位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构建内部自查和外部监管、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快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省厅已建成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水利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实现对水利资金的动态监控,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是切实抓好监督检查的整改落实。对审计、稽察、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各级水利部门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认真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分工,逐项明确整改要求,不折不扣地进行整改。要坚持边整改、边总结、边提高,及时把整改过程中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坚持用制度解决整改难题,用制度巩固整改成果。出台的制度,要着力抓好落实,决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支撑
一是加强领导。水利财务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政策性强,各级水利部门要把财务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会计法》赋予的管理职责,带头执行财经纪律,要支持财务人员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为财务人员撑腰做主,努力营造有利于财务人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带好队伍。做好新时期水利财务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勇于创新的水利财务干部队伍。各级水利部门要把水利财务队伍建设作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要着力强化水利财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法治理念、大局观念、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水利财务干部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管理和领军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要强化水利财会人员执行力培养,把敢负责、勇担当、重落实作为干好水利财务工作的理念。
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带头遵守各项纪律制度、抓好分管部门、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一岗双责”。要不断完善水利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廉政风险的发生。同时,要大力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努力营造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水利财务工作氛围。关于此项工作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组长郭永平同志还要作专项安排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