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水生态文明 助力美丽河南建设
——写在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到来之际

2015-03-19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小平

河南水利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河湖节水用水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 王小平)

建设水生态文明 助力美丽河南建设
——写在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到来之际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 王小平)

今天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也在今天拉开序幕。联合国确定今年的“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对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生态修复、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作出重要部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方向。这些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我省郑州、洛阳、许昌三市有幸成为第一批试点城市。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健康、绿色的生态文明中,水的地位尤为重要,离开水一切文明皆无从谈起。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我省是全国唯一的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水利系统克难攻坚,奋勇开拓,在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组织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河湖连通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不仅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水利基础,也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也要看到,我省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客观条件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省委明确提出了建设“四个河南”的战略构思,再次凝聚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美丽河南”最直接的解读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尤其是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趋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益严峻,雾霾天气日益增多、雾霾程度日益加重,更加凸显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刻不容缓。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重点是要突出一个核心、构建一个格局、强化一个管理、建立一个体系、推进两项保护。

突出一个核心。就是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抓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等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充分发挥水功能区的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分类管理制度,严格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审批,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建立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三条红线”的约束作用,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一个格局。就是在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基础上,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依托,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水系为基础,以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区,赵口二期,西霞院输水工程和引江济淮等水系连通工程为骨架,着力构建全省“南北调配、东西互补”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鼓励和积极发展雨水和微咸水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强化一个管理。就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控制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地区高用水、高污染行业发展规模。加快企业节水改造,重点抓好高用水行业节水减排技改以及重复用水工程建设,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加大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力度,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产品,大力推广生活节水器具,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

建立一个体系。就是加快实施河南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保障。力争2014年底前基本建成6974个规模以上取用水户、482个水功能区、76个市界重要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和水资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地表水年取用水量50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取用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取用水户全部纳入水资源监控管理体系。

推进两项保护。一是推进最严格的水源保护。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力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二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确定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推进生态脆弱河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

天蓝、地绿、水净,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丽河南,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美好家园。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河南,不仅是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担当,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我们相信,随着全省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呵护,水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在中原大地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该文发表于2014年3月22日《河南日报》)

猜你喜欢

河湖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