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的独特电影文学韵味

2015-03-19毛美娜

电影评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孔雀哥哥姐姐

毛美娜

电影的制作过程耗费巨大,文艺电影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中国的文艺电影少有与商业完美的结合,当前很多文艺电影几乎上都是赔本赚吆喝,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国很多文艺电影的艺术质量,特别是顾长卫、贾樟柯等导演的独立电影创作,极具印象风格而受到追捧,同样也获得很多电影节的青睐。电影的文学韵味,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是一个电影导演的拍摄手法、画面语言、叙事结构的浓缩。《孔雀》是我国近几年不可多得的文艺佳片,电影拍摄过程故意淡化了剧情冲突,反复采用纵深镜头和长镜头,详细地反映了在社会的现实中,人物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挣扎,通过琐碎的生活场景细腻地描绘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家庭中三个年轻人的生存状态,顾长卫用他经典而平静的电影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人性和世界的解读。

电影《孔雀》海报

一、 电影主题

电影主题的分析是电影鉴赏的基础,电影的主题反映着一个电影到底想要讲述什么,并通过什么样的电影手法讲述的过程。《孔雀》的主题是一个关乎梦想的故事,在现实面前,梦想就像一个肥皂泡,看着丰富多彩但实际上不堪一击。本片在结局部分一切都归于现实,所有的角色都被世俗所淹没,是本片主题的重要体现。最后张静初扮演的姐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哥哥和弟弟同样如此,本片的片名设计也极富文学特点。其实所有人都像孔雀,身上都长满了故事,如同色彩绚烂的羽毛供人欣赏,就好像电影里面的三个主角,而现实就是一个笼子,每个人都逃不出这个笼子。别人的喜怒哀乐,实际上四周的人都尽收眼底,人与人之间其实是有着观赏性的。本片的主题还体现在娴熟的色彩运用上,电影视听化的艺术语言,色彩的应用能够反映加深主题的表达,而《孔雀》的主题色彩是灰色的,灰色的天空、街道、墙园,就好像灰色的人生和梦想,电影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深化了本片惆怅、彷徨、萎靡的情感基调,灰色作为主题颜色贯穿始末,灰色的大量使用,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主题,也巧妙地营造了整部片子的情感基调,色彩的功能还远不止如此,色彩的力量也绝不仅仅是对于视觉的冲击力,就像文学作品中对于色彩的描述,这种可视化的主题呈现更加的具有艺术的韵味。更加是直击心灵的,色彩的运用极大的深化了这部片子的主题,即在困境、压抑、彷徨、挣扎的心理下,三个年轻人关于在现实世界的挣扎。

二、 叙事结构

(一)巧妙的情节安排

毕竟电影是来讲故事的,故事情节的设定能够进一步升华影片的主旨。《孔雀》所讲述的故事,并没有强烈的剧情冲突和矛盾,如果非要说剧情冲突的话,那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本片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导演对于故事情节的安排似乎就是努力模拟一个生活的场景,还原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平民家庭的生活状态,尽管看似散乱的情节安排,但是实际上零散的情节设定难度是相当大的,这像极了的散文中的形散神不散,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情节安排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来开展,不去故弄玄虚和故作深沉,真的只是在用平时的电影语言为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并且始终站在一个客观冷静的角度。对此顾长卫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在用一种平静的角度去描绘大众人的生活,从而借助那个时代人的精神状态,表达自己的思想。事实上,这个电影到最后都没有告诉观众到底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电影对于生活真实的还原,给了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从一个普通家庭和三个年轻人的生活,利用生活琐事反映着当时真实的社会现状和人们在社会中的挣扎。

(二)叙事策略

在叙事结构上,本片采用的是三段式叙事结构,每一段故事的开始都设置在夏天,而且每个场景的开始都是全家人在走廊里吃饭的场景,而且随着弟弟的画外音的介绍,分别展开了三个人的故事,每段故事突出一个人物,三个故事又互相牵扯和验证。本片的人物对白设计非常简练,和小说中的复调结构不同,本片主要靠画面的再现和重复去完成三段式的叙事结构,而且片子的抒情色彩较重。每个场景的开头设定都有着明显的象征意义,这种重复的画面似乎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一直在不断的重复中,始终逃不出生活的圈子,而且本片的整体基调是回忆性质的。例如弟弟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带着强烈的情感开始回忆每一段故事,随着镜头向上推进,在灰色的灯光下,画外音响起“父亲走了……”,这样的叙事风格是及其抒情化的,在冷静而压抑的情感氛围中,以及每次经历过青春的挣扎和奋斗以后的宁静,这种在现实对抗之余的沉重感,都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影片看似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架构,其实每个人的故事是相辅相成的,分离式的故事浓缩到了一起,至少在情感上表现是完整的,本片用生活的细枝末节拼凑成了生活,但与此同时,那个拼凑其实是高于生活的艺术抽象,是带着文学的视角去解读生活的,本片的叙事结构和风格的独特,也极大地丰富了其艺术质量。

三、 人物刻画

(一)姐姐

在兄妹三人当中,张静初扮演的姐姐是个性最为突出的一个。影片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姐姐正在走廊中演奏手风琴,但身后水壶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姐姐宁可演奏自己的手风琴也不去管身后的水壶,足可以证明她是一个孤独而感性的理想主义者,她精力充沛是梦想的积极开拓者,这种描写手法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人物典型的性格特点。在那样一个物质贫乏的时代,姐姐的梦想显得如此的遥不可及,她的梦想分别是伞兵、亲情和爱情。在少女的季节里,穿着白裙子的姐姐显得是那么的清纯,姐姐的内心世界是向往自由的,所以姐姐才会去想象跳伞的情景,在蓝天下自由而空旷的飘着。但是这个梦想随着酒瓶跌落到河水中的一瞬间而破灭,于是,姐姐开始了自残式的生活,绝食让姐姐的身体和精神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姐姐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家人送来的食物,直到最后全家人开始强制姐姐进食,这个时候的姐姐是挣扎的,她不仅仅是在拒绝进食,而是在拒绝自己的梦想破灭,但无情的现实就是这样击败了她的梦想,这是姐姐第一次体验到梦想破灭的滋味,但姐姐是个固执的执行者,在姐姐用自行车放飞自己制作的降落伞时,仍然看到姐姐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天空飞翔的降落伞,就像姐姐的梦想一样,那么美丽,美丽到值得用一生去怀念。姐姐的爱情梦也伴随其一生,从那个一口普通话的军官给姐姐打伞的那一刻,她的心便一起随着去了,姐姐是个梦想的执行者,伞兵梦的破灭并没有打消这一份关乎梦想的执念,可是当姐姐发现当年的伞兵成了一个市井男子,姐姐终于被击溃了,在西红柿的摊位前泣不成声。这个画面定格非常的长,这个时间段里没有音乐,只有姐姐的哭泣,好像平时的留白,真实地反映着姐姐对于现实的失望。姐姐对于亲情的追求,更加像是一种无声的反抗,为了得到老人的同情而假装自己受到了家庭暴力,短暂相处的过程中,姐姐享受着这份虚假的亲情,然而这个幸福却是那么短暂,老人的去世不仅给姐姐带来麻烦,更给姐姐的心理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姐姐悲剧命运的描述,充分表达着导演对于这个女性角色深深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姐姐也是本片的核心人物,姐姐的理想化和其显示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哥哥

哥哥代表着典型的弱势群体,在家庭内部哥哥因为智障受到了百般照顾,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哥哥的经历是完全相反的。这种明显的差别也体现着那个时代的黑暗,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里,人性的缺失其实远比想象还复杂。为了获得友谊,哥哥在受到小流氓的欺负之后,竟然选择了买烧鸡去探望人家,哥哥对于爱情和友情的向往其实是比常人更多,甚至有些时候哥哥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爱情和友情,我个人认为,其实三个角色的设定都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姐姐象征着不屈服,而哥哥更加像是那个时代里最为普遍的一个被时代同化和麻木的人。哥哥不知道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真的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残酷的社会没有影响到他,但实时上社会对于他的作用反而更加复杂,他的简单和社会的复杂有着莫名奇妙的联系,他更加像是世俗的代言人,最后的结局也能够看出来导演的刻意安排。

(三)弟弟

弟弟是整部片子的讲述者,他话不多,相比于姐姐的理想化和哥哥的现实化,弟弟的存在是被忽视的,弟弟的性格敏感忧郁。他的冷漠和冲动都反映出他其实是一个敏感的、自暴自弃的沉沦者。首先弟弟是渴望亲情的,可是父母却偏爱哥哥,弟弟早早离开家乡、离开家庭,也说明弟弟其实在亲情方面是严重缺失的。但同时弟弟又是羸弱的,他寻求一个女人的帮助,说明在他的灵魂深处仍然希望自己是一个被照顾的孩子。弟弟是那个时代里,消极的、悲观的、被人忽视的尘埃。

结语

分析电影的主题、叙事结构和人物刻画,事实上影片的整体风格是一部诗歌化的、散文化的。对于生活的描述,并没有从狰狞的、残酷的角度来描写,而是通过只言片语的分散的段落构成了一个故事,描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灰暗,没有生机,观众观影的过程就好像在阅读一篇散文诗,处处体现着文学成熟的魅力。

猜你喜欢

孔雀哥哥姐姐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哥哥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孔雀1
哥哥的生日
孔雀
还猪哥哥
认识“黑”字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十声姐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