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如何对付应试教育
2015-03-18
应该怎么对付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我看来,办法就是多考试!许多好心人高呼给孩子减压,要求减少高考科目,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学生只需要应付五门高考,那么就会用高中的几年重复地为这几门课复习、刷题。相反,如果是五十门考试,这就逼着他们集中精力不停地学新东西,看谁学得快、学得深。这样,他们的大好青春,才有可能硕果累累。
为什么有人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就为举世诟病。旨在突破应试教育的改革并非没有尝试,但往往是越改革教育就越不公平,应试则反而愈演愈烈。
为什么如此?原因方方面面。我们只能讨论其一。在我看来,种种改革,都基于一个错误的思路——应试之害乃是考试带来的,降低考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应试的弊端就能缓解。如果总以这样否定的态度对待考试,我们的教育自然会不成体统。比如,各种高考加分、各校自主招生,都意在化解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结果是带来了种种腐败和不公。相比之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唯分是举”的高考,一直被誉为是中国最公平的游戏规则。
几年前,有一网上热帖,称历年高考状元日后鲜有成就,还开出了状元们的名单以及现在的职业、职务等,意在说明一考定终身制度的失败。但细查一下,名单上的人物多有所成就,比如不少在大学任教,甚至当了哈佛的终身教授。但帖子的作者不屑于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考察--这些人在各自专业中的地位,面对状元们可观的成就熟视无睹,似乎认定,只要没成为亿万富翁,就是一无所成了。以这样的标准来诟病考试,反映的不过是拜物教时代可悲的价值观念而已。
这两年,我开办“薛涌留美预科”,对国内准备出国的高中生进行英语教学,也对考试有了另一个角度的体会。大家知道,中国学生学英语一味刷题,导致高分低能。我在教学中每天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SAT考过2000分的学生,有时连一个简单的句子都翻译不出来。我一向痛批这种刷题式的学习方法,打着“反应试”的大旗展开我的课程,让学生们在跟我学习期间彻底忘掉考试。但是,我反对的是应试,而非考试。刷题会使最后的考试成绩大大灌水,但这并不说明考试成绩毫无价值,更不能说明考试本身有害。
这里,我不妨介绍一下美国大学申请的相关考试制度及其弊端和改革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思考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最近美国教育有不断应试化的倾向,甚至有人批评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中国化”。为什么我们这里反考试,人家那里重考试?这本身就值得思考。其次,因为留美热,美国的考试,特别是托福和有“美国高考”之称的SAT,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这些影响,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中国的考试制度进行更有效的改革。
美国的大学名义上是“申请”,不是“考”。但是,申请大学还是离不开一系列考试。最重要的是SAT(以及与之竞争的ACT),另外还有SAT的一系列专业考试,或相当于大学入门课程程度的一系列高级考试,即AP。这些全加起来,大概有几十门考试之多。当然,大部分大学,仅要求SAT或ACT这种衡量普通能力的考试,内容大致局限于英文阅读和数学。但是,随着升学竞争的加剧,许多大学越来越参考AP等专科考试。考生也马上作出回应。不时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学霸不仅在SAT上拿了高分,而且考了七八门甚至十门AP课程。十门AP课程如果都拿了高分,在大学可以免掉入门课的相应学分,相当于一年的大学课程!可见,美国不乏那种为了升学考十几门的学霸。
在19世纪,美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常青藤各自设立考试,而且内容多为古典,如希腊文、拉丁文等,大多只有新英格兰和纽约地区几个贵族寄宿学校才教。常青藤的教育资源,基本被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的上流社会垄断。在这么有限的生源里选材,能招够人就不错,对考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会儿常青藤里充斥着不靠谱儿的富家子弟。拿“绅士的C”成为时尚。用功读书的学生反而被视为拼得太狠的钻营者。到20世纪初,SAT被引进,作为一种智商测试,意在考察学生的能力,没有能力就别进来。考试其实成为唯才是举的工具,有助于打破上流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垄断。这也难怪,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平民化,SAT渐渐普及而成为大部分大学都要在录取过程中参考的标准化考试,已经很像是统考了。一系列研究表明,SAT的成绩,很能预测考生未来的学业和事业成就。大学招生看成绩而不看家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很多平民子弟,就是靠这种考试挤掉富家子弟,进入常青藤,日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和领袖。
但是,最近十几年,SAT被社会各界普遍诟病,四面楚歌,被逼着在2016年彻底整备。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SAT作为打破家门垄断、唯才是举的工具而登场后,引发了一系列应试竞争。原来是平民子弟靠考试挤掉富家子弟。现在富家子弟觉醒,父母有大把的钱供他们进行各种应试培训,导致分数虚高、灌水,把花不起这种钱的学生比下去了。这也使SAT的“预测力”越来越低,即SAT的成绩和考生未来学业和事业表现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
美国的教育界及社会怎么应付这一局面?这里一言难尽。但是,应对之策不是取消考试,反而是考试越来越多。有几个小的文理学院,公开宣布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成绩,改为要求论文等。《纽约时报》还大加报道。比如,有的学院的论文题目相当深奥,包括让申请者论述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含义等。但是,论者指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小学校。一些大学校一年申请者上万人,一篇一篇地读论文,谁有那么大的精力?考试成绩是快速筛选申请者的有效手段。更多的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高中平均成绩、AP考试成绩等。一句话,参考的成绩越来越多,学生要对付的考试越来越多。我十五岁半的女儿正读高二(美国高中一共四年),她说学校里每天几乎都有考试,而且经常是几门考试。这些小考的成绩,和课上表现、家庭作业一起,积累为学期成绩,最终会成为高中平均成绩的一部分。读书哪里能一天离得开考试?
这么多的考试,貌似在引导学生走向应试之路。这种倾向确实不可否认,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另外一面:考试成为家常便饭后,学生就见怪不怪了。考试越多,学生越不可能针对某一个考试重复刷题。我发现,女儿在学习上,更专注于对内容的掌握,很少有应试行为。比如SAT等,现在不过是开始想想而已,还没有刷过题。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Henry Roediger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对考试不分青红皂白的妖魔化有相当的误导性。他用自己和同事合作的一系列研究解释:不停考试的学生,学习往往比那些不考试的更有效率。不过他指出:最有效的考试,是穿插在学习过程中的小测验,随学随考,并不那么生死攸关。最糟糕的考试,则是集中在一起的大考,而且其重要性如同命悬一线。这种考试的集中性、重要性,逼着学子们一遍一遍地重复刷题,最终考试代替了学习,学生丧失了思考力、创造力……
怎么对付应试教育?办法就是多科目、多考试
以上经验和研究说明了什么?
首先,考试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教育的应试化等。但考试是现代教育最有效的组织方式之一,不可或缺。这好比你说机器制造的产品不如高级工匠的手工制品,但是,这不意味着取消机器。除非你是亿万富翁,你不得不用机器制造的东西。现代社会,从工厂到学校,都是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这总体来说还是一种社会进步。有考试这种量化的评价标准,制约了既得利益集团对教育的强势垄断,使教育的重心转向才能,而非拼爹。这一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其次,考试自然会带来应试,应试自然使考试的成绩灌水。但是,这并非说明考试成绩无效。我经常打这个比方:美国自行车选手阿姆斯特朗夺得七届环法冠军,超人也,举世叹服。但是,他马上陷入服药丑闻,丢失了自己所有头衔。知道这些后,我还佩服他吗?当然不像过去那么佩服,但还是很佩服。因为大部分人吃什么药都达不到那个程度。
应试和服药当然不同:一个是合法、公开,一个是非法、隐秘。但功能大同小异:即通过某种特殊方式,追求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表现。只是我们必须注意:这种超出实际能力的表现和实际能力已经大为不同,但绝非没有关联。相反,两种关联很密切。我在“薛涌留美预科”中的教学经验展示得很清楚:SAT考到2000分以上和考到1800分左右的学生,虽然都是刷题,都有分数虚高、高分低能的问题,但前者的实际阅读能力绝非后者可比。我甚至收过两位阅读考了满分的学生(其中一位SAT总成绩满分),家长很谦虚,说一切都是刷题刷出来的。我当即告诉家长:绝对不可能!就像我不可能靠吃药赢得环法自行车比赛一样,如果你相信刷题就能刷出满分,那是被培训公司的广告忽悠了。后来在教学中深入接触才知道:他们比起一般的学生来,刷题怕是相对少的。无论是英语还是理解能力,确实鹤立鸡群——分数还是有相当的说服力。
最后,当我们认识到考试对于现代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考试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后,应该怎么对付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我看来,办法就是多考试!许多好心人高呼给孩子减压,要求减少高考科目,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学生只需要应付五门高考,那么就会用高中的几年重复地为这几门课复习、刷题。如果考试科目减到三门,那么学生就会在更狭窄的领域进行更多的重复。相反,如果是五十门考试,他们一个月就得学两门,怎么可能重复刷题?这就逼着他们集中精力不停地学新东西,看谁学得快、学得深。这样,他们的大好青春,才有可能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