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培养完整的“人”
2015-03-18张冬连
张冬连
2013年上半年,经过教育部选拔,我有幸成为“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中的一员。8月20日,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战友”(其中语文教师10名,数学和幼教各20名)踏上赴港的征程,携手相聚香江之畔,拉开了在港工作的序幕。由最初的茫然、紧张到了解、适应,然后又再到熟悉、习惯,不知不觉间,一年的时光已悄然滑过。
这是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和香港教师一起工作,共同成长,耳濡目染地接触了香港的教育。在与香港教育工作者交流时,尤其是香港教育局和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多次组织我们听专家讲座、参观考察香港学校等,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增进了我们对香港教育的认识和了解。一年来在港的所见所闻,点点滴滴,汇成我对香港教育的理解:以人为本,全人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
一
香港总人口770万,拥有1100多所中小学,其中小学568所,另外还有幼儿园、幼儿中心1100多所,我曾见过一个小区里就有两所学校。学校规模普遍较小,规模大的学校也只有20~30个教学班,学校大多是小班化教学,人数控制在25~30左右。小规模办学、小班化教学便于学校管理,便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孩子入学不受划片的限制,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竞争,如果学校办得不好,家长不认可,没有生源,学校就会面临“杀校”的危险。所以,尽管政府对学校“撒手不管”,给了学校充分的自由度,但因为面临竞争,学校一定会竭尽所能,一切为学生着想,办家长满意的教育。
香港的课本纸张很好,装订牢固,插图精美,字体很大,看着舒服。教师的教本是要归还的,循环使用,不能浪费。用纸大多是双面打印,特殊情况下单面打印的纸用过后自觉回收,留着下次另一面继续打印。
香港提倡“融合”的教育理念,即:学校要接收部分智力、身体或心理不正常的“特殊”儿童或非华语孩童入学。这就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每所学校都有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曾参观了启发潜能教育特色学校——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绪管理课程建设,并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秘密基地:那是一间小教室,里面摆着乐器、画笔、橡皮泥和各种玩具,心理辅导教师在那里用游戏的方法和学生交流。在轻松的游戏中,孩子消除了紧张情绪,敞开心扉与跟他一起游戏的老师交流。小教室里还有一间秘密小屋,是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发泄用的。想去秘密小屋的学生可以填写心情卡投进信箱,和秘密天使预约,秘密天使由老师和家长义工担任,秘密天使每天打开信箱看看有没有信件。预约成功后,学生就可以到秘密小屋痛快地说、痛快地骂,走出小屋,就不能说不文明的话了,一切又恢复平静。秘密天使在外面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心理的阴霾,健康成长。有趣的是,有的孩子碰上的秘密天使正好是自己的家长,平时不敢说的话在这一刻就像冲开了闸门的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听到孩子的倾诉,秘密天使百感交集。此刻,他觉得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他庆幸自己做了家长义工,既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又亲身体验了做家长、做老师的不易,更坚定了他继续做家长义工的信念。
除此之外,香港学校特别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把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A、B、C三层,并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用不同颜色的纸来表示,但不在班级公布,只是为了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练习时把不同颜色的纸发给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
香港教师的工作量大,每周近30节课,且跨学科教学,但他们都很有爱心、耐心,从来不打骂学生,不说难听的话,连训斥都很少。我所在的圣公会日修小学接收了部分特殊学生,如:带助听器的、情绪失控的、语言有障碍的、患多动症的等,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日修小学的教师们关爱有加。我经常看见有学生在教师办公室哭叫或在地上打滚,每当这时,总有几位教师上前去哄劝,好几次学生哭闹时间超过1小时,教师也不厌其烦。有一次,一个一年级的男孩一直哭着躺在办公室地上不起来。这是一名“特殊”学生,一位女老师和几位男老师劝了很久,好不容易把他边劝边拉起来,他把眼泪和鼻涕到处抹,抹在办公桌上、椅子上、女老师身上,女老师也不发火,只是温柔地说:“哎呀,你讲不讲卫生呀。”那男孩硬是抹了个够才罢手。还有一次,早会时一个说话不利索的学生发言,吐字不清晰,怪腔怪调的,还说错了,刚听到有几个学生发出轻笑声,立马有好几位教师在旁边制止,大家再也不敢笑了,等他不断纠正,说对了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就是这样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浓浓的师爱中成长。
对待“特殊”学生,不光教师能做到另眼相看,学生也能做到。一次,我看见一个带助听器的男生抬起脚去踩一个个子比他高的男生的脚,那位高个男生只是一个劲地躲避,始终没有还手。我赶紧走过去制止,对发动攻击的男孩进行了教育,并夸奖躲避的男孩心胸宽广,是个了不起的真正的小男子汉。得到了我的表扬,他甜甜地笑起来,并毫不拘束地和我交谈起来。他告诉我,他们老师说过不许打架,同学打你就告诉老师,要照顾有困难的同学,刚才踩他的同学是要特殊照顾的,所以,不会生那同学的气。
香港教师非常敬业,一天到晚都和学生在一起,是学生永远的守护神。教师一来就到早会现场,和学生交流,准备早会。早会结束按课表上课,上午小息每个年级都有值日教师,午膳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检查学生是否吃完饭,往往是学生都吃完了,教师才边吃边辅导学生。放学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排好队等家长接走或送到汽车站,接着辅导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忙完这些,教师再回办公室批改作业。所以,虽然学校规定教师下午4点半就可以下班,但教师通常要忙到下午六七点钟才回家。一天到晚,学生从没离开教师的视线。在香港一年,我没见过学生打架、相骂,也没人找老师告状说别人欺负他。因为教师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习惯,也就不会干太出格的事情。
有一次,白田天主教小学全体学生正在集会。一只像马蜂一样的昆虫飞到学生队伍里,在学生头上、肩旁盘旋。学生非常害怕,队伍里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有几个孩子条件反射地闪躲,站到了队伍外面。老师发现了立即走过去,昆虫飞到哪老师就走到哪,用身体挡在孩子身边,并用手扶住孩子的肩。这也许是感受到教师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孩子们立刻安静了,任凭昆虫飞来飞去,他们只是稍微侧一下身子或偏一下头。事后,我夸奖学生勇敢,老师告诉我,其实学生心里非常害怕,但因为有老师在,他们就有安全感了;如果老师不在,他们不敢想象学生会慌成什么样。我相信老师说的是事实,因为我前面已经看到了老师的行为传递出的“有我在,你们不用怕”的信息。在学生眼里,老师永远是他们的守护神,只要有老师在,他们就不害怕。
三
到过香港学校参观的人都能感受到,香港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守纪。集会时能做到钟声一响,全场立即安静,整个过程鸦雀无声,哪怕活动时间长达两小时也是这样;学生上下楼梯悄无声息,学校整天安安静静的,根本感觉不到有学生在校;校园里除了能听到上下课的音乐铃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就连下课也听不到喧闹声。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曾感到惊奇,后来在日常的细节中,我找到了答案。就拿日修小学来说,每天早会一结束,学生就会立即站起身,拿着凳子排队,把凳子一个个叠成一摞,然后一个班接一个班脚步轻轻地上楼,开始新一天的学习。我所工作的另一所学校是白田天主教小学,有一天吃午饭时,我看到一位教师带着学生反复整队、上楼、下楼,问其原因,教师说学生不听话,队伍排得不好,所以要强化训练。在我看来学生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教师还是不罢休,继续训练。
每天上午小息时,学生在小礼堂和篮球场上活动,吃吃零食、讲讲话、散散步。一旦有人违反规定,值日老师就用话筒说话,学生一听见喇叭响,立即原地站立不动,然后自觉走到早会时班级所在位置站好,每班两路纵队,整整齐齐,静静地听训,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听到军号响起迅速集合一样。有一天上体育课时,学生在打篮球,兴奋得控制不住,开心大叫,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入港几个月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学生欢呼。我被他们的欢呼声吸引,来到走廊上看他们打篮球。有几个孩子还冲我打招呼。可“好景不长”,我才看一会儿,林副校长就板着脸孔来到学生上课的地方,表情严肃地用粤语在讲话,估计是责怪他们太吵了,影响了老师工作和其他同学学习。学生和体育教师都在静静地听,后半截的体育课就再没发出声响。下课后体育教师还不罢休,对学生继续进行教育。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的教育分不开的。
同样,对待犯错的学生,学校是绝对不会姑息的,一定会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次周一早会结束后,日修小学一个一年级的男生站在办公室门外哭,哭得很伤心。教师进进出出,各忙各的,没人理他。我觉得奇怪,这不像是香港教师的作风呀。我问统筹部李主任,她告诉我,这个同学周日在小区里随地小便,被小区居民告到学校来了,对于这种不文明行为,学校要做出严肃处理。原来,学校训育部主任把这位学生找来,批评他后让他在这里罚站,回来会继续教育他。因为香港学生基本上天天穿校服,校服上都印有校名,一旦在外面干坏事,一看便知,香港市民会告到学校,学校会进行严格的教育。久而久之,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监督机制,学生就不敢干坏事了。
四
香港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开放的政策配上开放的环境和开放的资源是使孩子爱上阅读的重要举措。每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要千方百计地策划读书奖励计划,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我工作的两所学校礼堂里都有一个图书角,有中文书,也有英文书,旁边摆了几排长凳,供学生早会前、小息时看书用。有学生告诉我,柜子里的书他都看过了。学校图书馆在每天学生中午吃完饭后会安排一个班到这里阅读。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从图书馆借书,一星期内必须归还。每天早上学生一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填写阅读报告卡,内容涉及书名、作者、主人公等,这是教师每天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的图书馆门口贴着“大野狼”图。一边写着“我是大野狼,小心”,另一边写着“我是善良的,别冤屈我了”。图书管理员和“故事爸妈”利用学生小息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大野狼善良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不只有“大野狼是坏蛋”一种观点,世界是多元的。
培桥小学“塑造读书人文化”的做法更令人惊叹。他们除了教室、礼堂都有图书,学生可以随手翻阅,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阅读的政策,如:读多少书可以获得“读书人”奖章,获得“读书人”奖章的学生可以和校长共进午餐;阅读完规定的书目才有资格参加“寻宝夜”活动等。“寻宝夜”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呢?比如:看懂藏宝图,按藏宝图路线去水帘洞、白骨精洞探访,有一个主持人会给你一张纸条,上面写有问题,你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站旅行。学生为了获得参加“寻宝夜”活动的机会主动阅读,无需老师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阅读的好处。以下是一个学生的心声:连校长,我第一次参加寻宝夜,同学们很投入地参与,我玩得很开心,希望六月份的寻宝夜快点到来,所以,我要多阅读故事,争取拿到入场券。
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定期开展的阅读颁奖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到这时,校长和全体师生一个个都梳妆打扮,换上自己购买或自己制作的衣服、鞋帽,配上各种各样的道具,摇身一变成为书中的人物,喜气洋洋地来到学校,大家像欢度节日一般,师生同乐的场景充满着温馨与童趣。礼堂的大屏幕上依次出现各项阅读活动中获奖学生的姓名和班级以及参赛作品。学生走到主席台上,校长亲自颁奖并和获奖学生一一合影留念,全场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类似这样鼓励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活动不胜枚举。“让读书像空气一样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空间”是香港学校共同的追求。由此我联想到香港地铁上的一幕幕。香港的地铁上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人们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在阅读报纸,有的通过手机上网阅读,学生有的画画,有的看英语词汇手册,有的计算数学题……大家各干各的事,无人闲聊。这都和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