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2015-03-18鬼谷青衣

北京纪事 2015年1期
关键词:普普通通魔鬼道德

鬼谷青衣

有人感叹,吃什么都觉得有毒,买什么都觉得不放心,就算钱赚得多,生活质量却未必有保证,真的很累。对此言论,青衣一直颇有同感,但觉得这些是临时的表象,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还是坚实的、向善的,如果我们稍微把眼光向纵深探视,会看到令人乐观的东西。

这里所指的社会基本面,是社会的微观层面,比如:个人、家庭、企业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单元与社团等。不难发现,在这个层面上,存在着正义、容忍、向上、亲情、信任等优秀品德,而这些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必需的东西。

要了解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平究竟如何,不能仅仅靠新闻报道里的丑闻判断。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媒体肩负着监督的义务,自然青睐一些负面的消息,如此,坏消息自然就多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我们需要走进寻常巷陌,寻找社会的道德底线。那里,有真实的生活,那里的真情才是最基本的国情。这个社会所谓的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能想象吗?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巷里,一个妇女端着马桶在走,这个妇女或许就是人们所苦苦寻找的道德楷模。她在生活中如此平凡,偶然经过这里看到这个场面的人,怎么也不会把她与任何光环联系起来。

或许有一天,她会像钻石一样被发掘出来,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或许,她一辈子就这样默默无闻地生活。她用自己的双手养活瘫痪的丈夫,照顾年迈的公婆,还要培养读书的孩子。她不离不弃,不指望天上掉馅饼,哪怕熬出头的日子看起来遥不可及,她还是坚持着,有板有眼地过着日子。

这个女人的衣服也许不得体,也许蓬头垢面,也许面容苍老憔悴。可是,请你一定要理解,她的尊严,不在于任何外在的东西,而在于勇敢地承担责任,她没有金子做首饰,她的心比金子还宝贵。

正是这样的人,因为平凡,所以,我们的国家才显得有希望。因为平凡,所以,我们知道,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我们这个社会,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老人,普普通通的孩子,普普通通的青年。如果我们抛开势利的成见,细细地了解他们,会发现,无数的平凡人值得尊敬。他们活得那么不屈,那么坦然,那么沉着,他们认为用劳动换取一家饭食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像野草一样随处可见,他们生活在乡村,生活在小城镇,生活在拥挤的大城市。他们可能很穷,也可能小富即安,少数人会抓住机遇,运用智慧成为富豪。

然而,他们并不全是天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亲人的天使,却是社会的魔鬼。

也许,他们会从车窗给你递小广告,会照葫芦画瓢地学别人向面粉里加增白剂,会用福尔马林泡发海产品,会拐卖别人的孩童,也会卖自己,卖淫卖血卖肾卖良心卖人格等。

当他们因犯法被抓甚至被判极刑的时候,也许至死都不明白也不服气:“我本善良,是谁把我变成社会的敌人的?难道我不是受害者?”

啊,卿本善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些犯了罪的人,不管做错了什么,依然是我们的同胞。通过惩罚他们而感觉大快人心,难道不是畸形的乐趣吗?

把亲人逼成魔鬼的,是什么?这个东西比魔鬼还邪恶。

我们常常埋怨别人,好像自己是常有理。可是,为什么我们不敢告诉自己,自省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品德?知耻近乎勇,多少人能做到经常自我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总是问心无愧?

比如,当我们在有能力购买名牌产品的时候,真的需要从米粮菜贩子那里抠下人家塞牙缝的利润吗?前人教导说,“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然而,我们中的一些人是怎么做的呢?买华而不实的东西的时候,只知道花钱迎合昂贵的物价,却并不质疑这些东西是否值得;而与本小利微的小商小贩打交道时,却锱铢必较。

我们不能检讨自己,却源源不断把好人逼成坏人。于是,坏人多得杀不完,而我们开始诅咒社会。

社会是什么?诅咒社会有什么用?

社会是你,是我,是人和人际关系的总和。建设好社会,就是建设好人际关系。这是比绣花还细致的活儿,主政者固然需要负责,但他们毕竟是船;有大能量载舟覆舟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作“人民”。

公民时代,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抱怨,但也有义务做点什么。不靠天,不靠地,我们必须学会靠自己。

人心齐,泰山移,每一个人做一点点,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普普通通魔鬼道德
魔鬼也温柔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江阴市徐霞客镇侨眷张伦:我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
“普普通通”一家人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