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把式胡新国

2015-03-18张久英

北京纪事 2015年1期
关键词:鱼虫新国虎头

张久英

一到苇坑胡同,只要打听养金鱼的胡新国,没有不知道的。

第一次去胡家,在社区办公室门外遇到一位小伙子,向他打听胡新国住哪个院,对方很警惕地反问我找胡新国有什么事。听说是非亲非故,当下就拒绝说不方便告知。后来,等找到胡新国,站到他家房顶上看着满盆满箱的金鱼时,才恍然明白那小伙子想必是担心外人祸害金鱼。

北京人喜欢养金鱼,而且历史悠久。南宋岳珂(1183~1234年)所撰《史》记载:“今中都有豢养者,能变鱼以金色。鲫为上,鲤次之。”“中都”指当时在辽南京基础上建起的金中都,也就是今天北京旧城西南一带。到了明朝,随着盆养和缸养方式的推广,金鱼养殖逐渐由宫廷扩散到民间,给寻常百姓人家带来观赏之乐。

“北京通”金受申在上世纪30年代末的《立言画刊》曾发表文章记述:“养金鱼的方法很复杂。以前以宫廷大内最讲究,有专门的‘鱼把式负责打鱼虫、晒水、换水。民国十三年(1924年)废帝溥仪出宫后,故宫金鱼移于神武门内迤东,昭陧旧物尽供平民浏览,但长约尺数的老鱼,不知被移换多少了。现在养金鱼的,除私宅以外,以金鱼池、北海、中央公园为大宗,尤以金鱼池鱼种最多。”

胡新国属牛,今年61岁。小时候,他家住在苇坑胡同北头的一个小院里。现在依然还在用着的几个“虎头盆”就是家里养鱼传下来的。在胡新国的记忆中,老北京城的四合院必须得有石榴树、葡萄架,必须得有鱼缸,要不老话怎么讲“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无论这话是褒是贬,则实实在在地充满着浓浓的北京味。

1966年8月17日夜,北京第二中学的红卫兵拟就《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宣布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之后,首都北京的红卫兵开始走上街头“破四旧”。

在这场运动中,为北京老百姓喜闻乐见且乐在其中的养金鱼被认定为旧风俗。胡新国回忆说,当时养金鱼破“四旧”,一些人把鱼放生了,更多的是把鱼送到了动物园和紫竹院公园的金鱼池。

把所有金鱼送进动物园以后,胡新国把几口大鱼盆悄悄藏了起来。万幸的是,当时他们家所住的院里没有被重点盯视的对象,所以也没人特别在意那几口虎头盆。

1968年底,胡新国插队去了山西运城,直到1970年才又回到北京,并搬到蒋养房胡同的一个独门独院。待迁至现在的住处后,胡新国特别经心地将几口虎头盆又搬过来。因为那时候还是没有太大空间,就暂时扣在院里一个同样喜欢养鱼的大爷家的北房房顶上。

2007年,胡新国改造自家的小平房时特意加了承重设计,把房顶开辟成了“养鱼场”,因为闹“运动”闲置了40年的大鱼盆这回终于有了摆放的地方。不过,让胡新国心疼的是,长时间闲置的鱼盆出现了裂缝。他找来铁丝,细心地箍好了开裂的鱼盆,一天紧上一点,终于又让那几口带着岁月沧桑的老盆派上了用场。

在最大的虎头盆口沿上有两个戳记——“正兴窑”。胡新国现在也不知道正兴窑是哪儿的窑。他只听说过河北玉田烧的虎头盆好。过去烧盆,选土、晒泥、造型等环节都很讲究。就拿晒泥来说,就要晒上3年,然后才能成型,不像现在人们烧鱼盆,急功近利。胡新国说女婿给他买过一个泥盆,头一年用着还行,经过一个冬天,一开春儿,得,裂了。

除了几口瓦制大鱼盆,胡新国还在房顶上安置了一排泡沫箱子,注满了水当鱼盆使。这招儿在养金鱼行里算是创新了。

要知道,鱼盆的选择对养金鱼来说至关重要。不用太远,十几年前,也就是上世纪末,北京人养鱼还讲究用瓦盆和大木盆,在瓦盆里又以“大八套”、大瓦盆和“直边”为主要选择对象。这些年来,因为旧城拆迁,大量居民告别平房小院的生活,同时也遗弃并毁坏了大量鱼盆。像胡新国保留下来的几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虎头盆,在整个北京城里已经为数不多。

鱼盆空间不够,尚可用泡沫箱子补足。让胡新国烦愁的还是鱼虫。早些年,离苇坑胡同不远的积水潭、后海,以及北城根的湖河沟汊,都能捞着喂鱼的鱼虫。胡新国经常去的是新街口外的太平湖。他说“文革”中,老舍先生就是投太平湖自杀的。后来,那片湖因为修地铁给平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化建设让北京城内水域环境改变很大。为了能捞到品质好的鱼虫,胡新国干脆一星期跑一趟通州。

饲喂金鱼的鱼虫也有讲究,夏天必须喂苍虫,春秋喂青虫或米虫。由于夏天炎热,投放的鱼虫必须保证鲜活,一旦投入死虫,满缸满盆的水很快就腐臭了。之前尽心尽力晒水的功夫就白费了。

北京金鱼通常分“草鱼”“龙晴鱼”两大类。草鱼指常见的“小金鱼”,其实是鲫鱼的别钟——鲋鱼。至于“龙晴鱼”,是针对其突出特征的称呼,其中包括龙晴、红龙晴、花红龙晴等,还有“鸭蛋鱼”、龙头、翻鳃鱼等。与前者有所不同的是,后面几种龙晴鱼“晴”的特征并不明显。胡新国养的金鱼里不乏名贵品种,如虎头和鹅头红。

按说养名贵金鱼,很容易就能赚到钱。可与一般玩鱼的人不同,胡新国养金鱼从来不卖。这么多年,他不断尝试优化提纯品种,改良品系,却没卖过一条鱼。前段时间,北京市通报要调整水价,实施阶梯收费。这可让胡新国犯了愁,养鱼用水一个月总要三四十吨,涨价以后真是笔不小的开支。有朋友劝他别太较劲,那么好的鱼,能卖出去也是好事。他笑着说再等等看,毕竟每条鱼都跟自己的孩子似的,确实打心眼儿里舍不得。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猜你喜欢

鱼虫新国虎头
沙 漏
寿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文化“新国潮”:踏浪而来
夜钓虎头鲨
虎头电池集团更名启事
对麒麟
罗非鱼寄生嗜丽鱼虫的形态描述及系统发育研究
衣鱼虫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