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政紧经热”可期
2015-03-18
最近的大学同学会,其中有一个话题是日中之间会不会发生“冲突”。笔者当然是对老同学们一番安慰:“日中关系基本面不错,不会发生冲突,该握手还是握手,该吃饭还是吃饭”。
就在这聚会前后,日本海上保安厅公布了去年一年中国海警前往钓鱼岛海域巡航次数超过30次,今年的1月27日中国海警船只继续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巡航,据说最近距离钓鱼岛不到10海里。这说明两国的政治性紧张依然没有消除。
但为何笔者还是很乐观呢?原因是政治紧张只是一种表象,而两国的其他基本面都传来很不错的消息。换句话说现在是真正的“政紧经热”(紧:紧张)的时代。
就在日本海上保安厅发出中国海警船只巡航钓鱼岛的消息之后,日本经济界却传出利于“日中友好”的大好消息。日本最大的商社之一伊藤忠将出资100亿美元,入股中国中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这也是近3年来日本对中国最大一笔投资。
好消息还有日本财务省1月初发表的日本出口数据,2014年全年日本向中国出口大约130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6%,而从中国进口额是1900亿美元,增加了8.6%,进出口额是3200亿美元,增加了7.5%,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其中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半导体,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大幅度增加。日本各大运营商推荐使用的手机,很多是中国手机生产商出品的手机,且这些手机在性能、款式上很有竞争力,也很受一般顾客的欢迎。
同时与制造业相关的日本原材料进口量也是有很大的增加,这说明安倍经济学推动日元贬值增加出口,结果必要的原材料还是要从中国进口。2014年日中贸易中,中国方面获得5亿美元顺差,也比前一年增加了15%,是有史以来最高的顺差金额。
伊藤忠商社对中国中信集团的投资,这也是日本经济界希望在中国重新调整经济增长点时,能够搭上中国前进的火车的一种战略谋划。在中国提出的新外交方针中,一带一路是一个重点。如果这样的一个经济带能真正被带动,将使现在的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资源获得整合,而日本也将获益,为了发展日本经济,肯定要赶中国这班火车,所以伊藤忠的投资就顺理成章了。
另一个方面可以更加直观日中两国的 “政紧经热”的实际状况。来自中国的游客数获得空前的增加。根据日本政府的观光局统计,2014年到日本访问的中国游客数量是240万人,比前年要增长180%,是日本旅游游客人数增加中最高的纪录。
中国游客人数的快速增加是日本政府推行的日元贬值经济政策造成的,在上海,前往日本旅游的价格2012年还在11000元左右,而到了2014年猛跌到了7700元左右。这些游客来到日本不仅仅是观光,而且还为日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在东京等地,某个牌子的尿不湿被抢购到脱销,被规定定量消费。同样本来仅在日本国内销售的高级电饭煲,也成为中国游客几乎人手一个的标准采购品,有些工厂原来只是单班生产,现在是加班加点地生产,要满足中国游客的需要。
在去年4月消费税提高以后,日本百货店受到了明显地冲击,营业额急速下降,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中国顾客到来缓解了这个冲击。各大城市百货店的淡季不淡成为一种特征,其他如各大药店、电器量贩店等,都因中国顾客到来,采购量也是明显增加。
日本经济疲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地方经济的大幅滑坡,除了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三大经济圈以外,其他地方城市经济都呈现下降。所以日本要振兴地方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无烟工业”即旅游业来带动,原来在日本旅游业中占很大比例的韩国游客数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中国游客的到来给各地经济带来新希望,所以有的日本地方干部这样评说中国游客的到来:“他们的到来是启动地方经济的一把钥匙”。
此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日本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多年的寒冬以后,最近也迎来中国顾客的购买高潮。
这些经济活动推动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也在推动政治的进展。因此日本经济界强烈要求安倍首相改变与中国的态度,迅速与中国改善关系。不要作出刺激与有损两国关系的行动。所以与上台之初的安倍首相相比,现在已经听不到那种咄咄逼人,针锋相对的言语。而当经贸关系连续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政治关系正常化的春天也会到来。
文/桥本隆则
在日华人,博士,现居日本大阪。主攻国际关系,《联合早报》撰稿人,日本朝日放送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