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被秋风所破?让周礼春来修
2015-03-18郭剑夫
郭剑夫
头戴一顶鸭舌帽,一副文艺范的周礼春,走路都带着一股劲。“草堂所有的茅屋都有我的脚板印。”他摊开右手和本刊记者握手,满手老茧,粗粝结实。
他的工作很文艺——给“诗圣”的茅屋换草。从小学徒成长为大师傅,虽然奔走各地,但老周总会在新年回到草堂,给茅屋修补屋顶。成都杜甫草堂的游客总会在每年一月看到老周坐在茅屋边的长凳上,用篾刀进行着修缮茅屋最关键的工序——削篾条。这项技艺到周礼春这里已经传承三代,娴熟的手艺让他成为了寒冬草堂一道怀旧的人文风景。但遗憾的是,年近半百的他至今仍未找到接班人。
10年大修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千年前,杜甫的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茅屋和杜甫的诗歌一起流传千古。2015年1月,杜甫草堂迎来10年一次的大修,茅屋的屋顶被掀起,也让世人一窥茅屋的究竟。
草堂的屋顶上,茅草已被撤去,新的黄茅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屋顶那些纵横交错的竹片与木桁架,把它们捆绑在一起的不是绳子,正是周礼春用双手编织的数千根竹篾。除了木桁架、竹子和茅草,整个屋顶没有再用其他任何材料。
只见周礼春手起刀落,将竹子破开个口子,用力一拉,粗壮的竹子就被劈开,顺着刀使劲往下推,传来噼啪噼啪的声响,竹筒变成了竹条。随后,在他精细的“雕琢”下,竹条变成了数根约2厘米宽、1毫米厚的篾条。从粗壮的竹筒到细薄的篾条,几道工序在老周手中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就像个魔术师,一根竹子在他手里能变成各种搭建茅屋的构件:完整的竹筒被削成适宜的长度,用来替换已经腐朽的骨架;竹筒一分为四,成为手掌宽的竹片,是固定茅草的重要部件;再细分,拇指粗的竹条被横劈为五层,最里面的一层被丢掉,更富韧性的“一青三黄”则被做成篾条,成为缝合屋顶的“针线”。
竹子搭骨草为肌。当房屋骨架被篾条绑定好后,剩下的便是铺草。草堂茅屋所需的黄茅草,产自成都平原几个浅丘乡镇的山上。今年,简阳三星镇同合乡一带的柑子村、大堰村、万年村30余家农户100余人采集了2.3万斤这样的黄茅草,供茅屋主体使用。
“寻草是体力活,铺草是技术活。”周礼春用手掌做尺,把茅草细分成大小均匀的小捆,然后抽出腰间的篾条,把小捆的茅草和骨架捆起来,再拍打平整。铺完一层,需要在茅草上再加一层竹片,用来固定第二层茅草。20厘米厚的茅草慢慢覆盖了整个屋面,如同为茅屋穿上了一件黄灿灿的“外衣”。
最后一道程序是用自制的梳板把茅草梳平整,“茅草一定要梳顺,这样才能保证雨水顺着茅草流下来,而不是渗进去。”周礼春说。
这次草堂大修持续了近半个月,是10年来对杜甫茅屋故居最大规模的一次维护工程。由于修缮过程都是纯手工,每天只能铺设半面屋顶。将屋顶铺满茅草并不算完,老周和他的同事们还要给茅屋“扎脊”,“就像戴帽子一样”,完工后的茅屋顶就是古诗中所说的“三重茅”了。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是周礼春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传承祖辈的技艺,同时兼顾养家糊口的重任,1986年,小学还没毕业的他就开始学习做篾活。1996年的寒冬,周礼春第一次跟着师傅来到杜甫草堂。当时他只是个学徒,帮忙搬搬东西,打打杂。
杜甫草堂博物馆古建部主任常明告诉本刊记者,茅草屋正常使用年限为20年。但由于草堂周围树木茂盛、鸟类繁多,茅屋上常年有落叶和鸟粪,导致了茅屋的日渐腐坏。成都阴雨天多,茅屋周边的树挡住了茅屋面,阳光不能很好地照射到雨水渗入的屋面,也加速了编织物的腐朽速度。因此,从1996年起,每隔10年,草堂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2005年,周礼春再次参与了茅屋换草工作。这一次大修,除了给茅屋换草,周礼春第一次独自完成了一项工作:修补部分出现剥落的竹编墙壁。他说,当年修建茅屋,墙壁也是采用传统手艺,用篾条十字交错编织成竹骨架,四面竹编壁围合之后,再用石灰浸泡过的谷草和黄泥调和成干湿适宜的草筋泥,糊上竹编壁。因此之后的修补也得用最传统的方法,其中的关键就是调和草筋泥。
竹编墙壁让老周“一战成名”,此后,不管是局部更换茅草或者修补墙壁,周礼春的身影一直在茅屋维修队伍中。今年,草堂茅屋迎来了新一轮大修,此时的周礼春已经成为了领头师傅。20年的历练,使他成为一名茅屋修缮的老艺人,技艺更加纯熟精湛。
从一个普通的民间篾匠,到杜甫草堂修缮团队的顶梁柱,除了平日里勤学苦练以外,周礼春认为主要得益于祖父和父辈的教导。“爷爷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镇上有名的大师傅,大家都叫他‘周盖匠。”周礼春说,当年父亲和叔叔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后来他自己又在父亲的影响下传承了这门技艺,可以说是家学渊源。
谁来传承绝技
和周礼春一起参与茅屋修复的6位师傅,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七旬,而最小的就是他自己。
“现在四川能做这个活路的人不多了,很多人都改行了。”周礼春说,随着钢筋混凝土时代的到来,茅屋在川西平原已近绝迹,渐行渐远的,还有老一辈工匠的茅屋修缮手艺。
让人担心的是,随着周礼春这批手艺人的老去,盖茅屋这门手艺如果无人传承,将来杜甫草堂的茅屋谁来维修?能不能通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进行保护传承?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彭云思表示,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明确规定,传统技艺当然属于非遗的范围。“像周师傅的这种盖茅屋技艺传承了三代以上,并有百年历史,那是属于非遗的。”彭云思建议,周师傅可以先申报区(县)级名录,按相关规定确定其价值,看是否能进入成都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再逐级申报。
但是,相比于“申遗”,老周更关心当下的传艺问题。他说,自己原本打算把手艺传给在家待业的大儿子,却遭到了拒绝。想到传了三代的手艺就要断送在自己手上,老周一脸无奈。 如今,与周礼春一样的手艺人光靠茅屋修缮根本无法养家,更多的时间需要自己找活干。
“他们有的在武侯祠、锦里等地从事古建筑修缮工作,有的在家乡帮人修房补瓦。”周礼春说,一次草堂修缮工程能够让他的团队赚几万块钱,而平时修缮一次古建筑大概能赚四五千元。
羊年到了,周礼春的心愿,是能在新的一年找到传承技艺的接班人,成立一家古建筑装修公司,让自己的团队能够有稳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