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施道德行为训练 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2015-03-18袁和林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品德书包

袁和林

人们常说:“察其言,观其行。”言和行,重在行。小学生的品德总是以道德行为来表现的。多年来的探索也让我们认识到:儿童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内化,由此逐步稳定下来,成为他们的道德品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就有许多关于道德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容,因此,抓好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优化品德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行为训练正是基于此考虑而倡导的一种品德学习方法。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组织和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找准训练支点

(一)认知冲突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了对某种事物或某些现象比较固定的看法,然而这些看法并不一定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行为训练,以期寻找学生以往错误的道德认知或道德行为加以正确引导,这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或行为也就成为了教师开展课堂行为训练的支点。

(二)情景两难时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做还是不做”这样的道德难题。虽然我们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或“什么可以怎样做”等问题的答案心知肚明。可面对实际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使人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迷失行动的方向,成为行动的困惑点。此时,教师针对这些两难情景设计行为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两难情景的能力,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三)知行脱节处

实践证明,学生有了道德认知并不等于就有了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学生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行为又往往和规范、要求相脱离的现象,这种知行脱节现象在小学生中较为普遍。造成学生知行脱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上缺乏必要的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训练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教师根据日常观察和了解,结合教材的相关要求,找准学生的知行脱节之处,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训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出这种知行脱节的困境。

二、丰富训练形式

(一)先议后练

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道德行为方面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在课堂中预设训练机会,采用先议后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训练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先议一议某种行为的要求和规范化动作,做到心中有规范。接着教师将行为训练的目的、内容交代清楚,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规范要求进行行为训练。

如教学“我会整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整理书包,教师可先让学生议一议整理书包的好处,明白整理书包既是为了减轻书包的重量,又是为了方便第二天学习的道理。接着介绍整理书包的要求和步骤。通常,我们整理书包可按照“一清二对三理”的要求进行。其中,“一清”指的是第一步要先把书包里的物品全部清理出来;“二对”指的是第二步要对照第二天的日课表,将需要的书本、学具等整理出来;“三理”指的是第三步将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物品按学科、大小、功能等分层理好放回书包,同时将第二天用不到的物品整理好放在家里。最后在学生明白了整理书包的原因、步骤和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书包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先议后练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一开始就明确规范要求,避免多走弯路。此种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低段学生运用。

(二)先练后悟

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所以,有些规则和要求如果直接由教师“给”,学生不易接受和内化。如果能先让学生进行训练体验,然后围绕着训练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交流、评议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悟出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缘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训练的效果。

如某教师执教“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玩一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的?怎样玩大家才能都开心?同组的其他学生可以随时补充。经过讨论、评议,学生逐步总结出游戏的规则。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规则,再次活动。

先练后悟,学生积极参与了规则的建构过程,自然能产生真切、深刻的体会,更利于他们理解、接受和遵守规则。有时,为了教学实效的需要,在学生感悟规则的基础上,可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强化行为训练,巩固所学。当然,再次练习,大家都需按“悟”得的规则活动,要求要更高、更规范些。

(三)示范引领

有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又是学生所必备的。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可采用教师边讲解动作要求边示范,学生边观察边进行模拟练习的方法进行学习。遇到难度较大的行为,需要反复训练,以便最大限度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熟悉和掌握行为要求。

如某教师在执教“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选取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校门口左侧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两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双方驾驶员均受重伤昏迷,如果我们刚好经过,该怎么办?学生纷纷表示,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如何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拨打报警电话110和急救电话120,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代替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在观察学习后练习拨打报警电话110和急救电话120,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议并归纳出正确方法,再次练习。这样一边示范讲解,一边练习,直至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拨打。

这种示范引领形式,学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纠正学生行为中存在的偏差,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四)实地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规则、要求、技能等大多是通过模拟训练获得的,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要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向课外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如果教师能在时间、空间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大胆地让学生走上社会,深入到企业、农村、机关、市场……把握住一个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训练,相信学生的实际行为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

如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教师可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 “你好”“谢谢”“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等最基础的哑语手势,然后带领学生深入到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场所,让学生和特殊儿童零距离接触,并尝试用学到的哑语手势和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地训练巩固课堂所学,感受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接触,发现自己学习的局限,体会特殊儿童生活的不易,激发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实地训练,学生获得的体验最真、最深,受到的教育更多,更能有效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从而影响其今后乃至一生的品德行为。

三、把握训练策略

(一)训练目标要明确

训练目标是行为训练的起点和归宿,也是评价训练是否有效的依据。因此,每次训练,我们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通常,一个好目标的设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利于观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地了解训练需要达到的要求,便于对照执行。二是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要提出一般的统一的要求,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不易过多,要求不易过高,操作性要强。三是目标的检测性要强,便于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二)练后反思要及时

行为训练课不是一上了之,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具体的道德行为训练上,还应注重让学生在训练后进行反思,且反思越及时、越深刻,效果越好。学生不仅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总结行为的得失与成败,还要感悟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长期进行这样的反思,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纠偏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道德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情感培育要全程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激发作用,如果在进行道德行为训练时忽视道德情感的培育,那也就等于缺失了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又具有调节、控制作用,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按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人做事。因此,行为训练时需要有道德情感的全程参与。

(四)训练参与要全员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世界。同样的活动,不同的人参与,他们的体验是各不相同的。在训练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全体学生都参与训练活动。学生参与面越广,体验越丰富,达成效果就越好。

(五)训练行为要反复

“冰冻三处,非一日之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反复的训练,我们要反复抓、抓反复。同时把训练内容延伸到家庭、社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行为训练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要加强对学生行为实践督促检查,磨炼意志,随时观察表现,引导他们持之以恒地进行行为实践。

新课程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征,在品德课教学中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以训练替代说教,切实体现了品德课教学的活动化,顺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课中巧施道德行为训练,道德教育不留“真空”,才能进一步优化品德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313300)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品德书包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小书包
好学者贤
我的书包
找书包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品德
远和近
风躲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