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控分析
2015-03-18潘文洁
潘文洁
【摘要】俗语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作为一种绵延至今的思想意识与精神,在当前阶段,成本节约不仅是我国的一项优良传统,还是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法宝。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挖潜绩效、开源节流。而且,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更是离不开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围绕企业成本管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众企业成本管理的当前现状,提出自己的相关改革建议。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手段;现状;建议
一、引言
企业作为独立个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更应重视成本管控。然而,面对千变万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成本管控,是目前我国企业所研究的一项热点问题。
二、目前我国企业可选用的成本管控方法
成本管控针对企业的各个运营环节和阶段,关系着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目前,我国企业可选用的成本管控方法大致有三类,即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法。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选用最合宜的成本管控方法。
(一)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顾名思义,即在成本管控前制定一个成本控制标准,将实际成本与该标准成本做比较,并核算与分析二者的差异。标准成本法有三个环节:第一,制定成本标准;第二,对比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第三,对差异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用标准成本法评价经济业绩,反映企业成本的形成过程。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对辅助费用和间接成本进行分解,将这类非直接的成本费用分配到企业的生产、服务、产成品等之中。该方法中的“作业”是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消耗资源的程序或流程。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将成本从产品的中心角度转移至“作业”的角度。作业成本法有助于帮助企业将无法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成本因素去除,从而将损耗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质量成本法
质量成本法是指在成本管控前,先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设定一个质量标准,产品成本的定额和指标都围绕该质量标准。在质量标准成本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应严格审核、监督每一项损耗,并对其进行调节,以保证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控的当前现状及有效性分析
据笔者分析,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都在成本管控中存在一定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知度较差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普遍都未充分意识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在企业运营中,更多的管理者将视角投放于对企业整体的把握和对利润的追求方面。而对如何节约材料成本、减少管理耗费等,关注度较差。在管理者的这种思想意识下,很多企业员工也并不具备成本观念。在很多企业中,存在着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意识差,如打印纸张使用量较多,没有充分运用网络系统电子邮件传送,或不采取双面打印或不对废纸的重复使用,这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引起重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耗费更是严重超标。此外,还有些企业的员工认为,成本控制是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思想下,企业成本控制理念的推广和实际执行都很难被落实,成本控制效果可想而知。
(二)成本控制过分关注短期成效,缺乏长远眼光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目前阶段,亚洲地区的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中都是将节约支出作为主要手段。很多企业为了抵抗竞争力,纷纷采取降低销售价格。为了获得稳定利润,企业选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档次的原材料,并严控生产中的人工成本。这种单纯依靠成本节约的方法所追求的只不过是短期成效,实际无法真正实现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然而,很多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惜从材料和人工费上做文章,只一味追求低成本。企业的这种做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能使企业短期内便实现目的,但是长久来看,不仅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将难以保证,而且还将影响企业的商誉。在市场浪潮中,企业将难以站稳脚跟。
(三)成本控制内容单调,忽略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除上述问题之外,我国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中都还忽视了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控制。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都较高,,资金周转普遍困难。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赊销前放松对客户资信授信的评估,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客户的利益取向、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应收账款可能难收,甚至出现坏账,严重时导致丧失企业经营能力。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并不只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当所引致,应收账款的严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我国企业成本管控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做好成本控制,通过该手段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高。对此,笔者建议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加强对成本控制的认知度;实施全过程成本管控方法;积极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佳状态。
(一)我国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应提高对成本控制的认知度,加强对机会成本的重视
目前,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是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不力的一个首要原因。因此,我国企业的管理者、财务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应提高自身认识,积极树立成本控制理念。从自身做起、带动全部门、企业整体共同参与成本控制活动。只有从意识上予以加强,才能最终真正落实于行动。此外,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都是基于会计成本的角度,对机会成本重视不足,这对企业成本控制极为不利。相较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相对“隐性”。但是这种“隐性”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还应全面考虑问题,切不可忽视机会成本。
(二)企业在成本管控中应实施“全过程管理”endprint
笔者认为,除了提高对成本控制的主观意识和加强对机会成本的重视之外,我国企业还应在成本管控中应实施“全过程管理”。即将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控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对企业成本实施全面管理。
1.做好“事前”成本控制
企业应做好事前成本控制。在每年期初,企业应对上年度业务所发生成本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本会计期间内的成本管控目标和具体的成本控制计划。同时,企业还应将这些成本控制目标与计划进行分解与下放,落实至各个部门和车间。在该过程中,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各个部门的成本目标与成本控制计划的安排情况进行检查。
2.做好“事中”成本控制
在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个过程中,“事中”成本控制可谓是其重点。“事中”控制主要侧重于对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该环节的成本控制结果将直接反应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状况。“事中”成本控制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节省原材料。在企业总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较高。因此,控制好原材料的成本极为关键。具体可以采取货比三家、设定采购人员的采购费用数额、进行招投标、选择距离较近的供应商等方式予以实现。第二,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企业日常消耗。加强对边角余料利用,将材料节约与人员奖惩挂钩,实施绩效考核。第三,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企业应加强部门间协作,减少时间耗费;了解每一项设备的生产周期,最大程度的调动生产力。
3.做好“事后”成本控制
除了事前和事中成本控制之外,企业还应做好事后成本控制。对成本的当期耗费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并进行总结与评价,及时找出差异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此外,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还应将本期成本与企业以往会计期间的成本、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成本进行对比,力争不断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得到真正地实施。
(三)积极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其内部管理中引入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此,笔者建议,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也不妨对其进行适当引用。目前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虽已遍布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且发展也较为完善。但是,也正因为成本管控涉及范围较广,使得成本信息庞大且复杂。这些信息单纯依靠人工,存在较大的困难性。因此,笔者建议我国企业不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至成本管控之中。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对成本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大量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成本管控效率,而且还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成本费用进一步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广如.论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与现实选择[J].中国棉花加工,2010(02)
[2]王云.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全与健康,201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