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2015-03-18刘佳萌
【摘要】近年来,在诸多有利因素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得以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我国银行在境外发挥本币比较优势,培育境外优质客户群体,开拓海外人民币业务。长期发展上,我国商业银行应以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融资为龙头,大力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带动海外业务、金融市场、投行业务、投资托管业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跨境人民币结算 商业银行 影响 建议
一、人民币国际化背景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作为货币的职能由境内向境外扩展且不断深化,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这一过程。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三大职能在物理空间上,特别是在境外的扩展和深化将衍生出诸多的市场机会。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贸易结算的汇率波动风险增加。同时,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贸易、投资迅速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起点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实力增长通过人民币在货币币值和货币运用上的必然反映;也是当前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和预期下,人民币境外运用需求的急剧上升的需要;是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客观必然。
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迅速,贸易项下境外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境内试点地区辐射面扩大,经常项下试点业务范围基本放开。境内机构可以使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允许境内银行对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对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FDI)采取个案试点;允许境外三类机构将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
2011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即达到去年全年总量的2倍,人民币结算在进出口中的比重也迅速上升,目前已超过9%。23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额度超过100亿元。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初具规模,人民币基金、债券和股票等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我国已与韩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央行已选择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规划和展望,主要包括“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将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可初步实现区域化。届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将明显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向前推进;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项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政策将基本放开。
二、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发展机会
1. 依托海外网络,提高国际业务竞争力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迅猛发展,使我国大型中资银行的本币优势和海外网络优势得以发挥,必将影响竞争的格局。近年来,我国几家大型中资银行通过推进“国际化”战略,已经拥有一定海外网络优势,通过内外联动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与外资银行相比,在理顺境外人民币资金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中资银行海外机构可以充分发挥本币优势,打破以往国际业务发展受制于外币资金紧张的困境。
2. 交易机会增加,推动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首先,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境外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快速增长,必然产生相应的汇率风险,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各种类型的衍生产品如即期兑换、远期、掉期等产品便应运而生。其次,汇率衍生产品不断丰富和发展过程,将推动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一旦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客户和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利率风险的波动将会加大,运用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需求的市场潜力巨大。
3. 培育境外市场,增加投行业务机会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境外作为各种金融交易的计价货币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目前,香港市场的人民币投资品种已有人民币债券、基金和股票,特别是人民币IPO的成功出台,将鼓励包括期货和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等人民币产品推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金融市场中的人民币产品系列和投资品种,为中资银行在境外开拓人民币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境外个人银行业务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境外作为私人储藏货币的功能将逐步显现,据预测,在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未来5年可能超过本地港币存款规模。这将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开展包括人民币存贷款、存款证、股票、货币和保险等挂钩产品等人民币零售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人民币现钞柜台兑换、人民币现钞押运以及票据托收等业务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发展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我国商业银行今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业务,既要充分重视,又要坚定信心,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客观认清不足,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人民币业务国际化各项业务的发展。
1. 加快筹建人民币资金离岸管理平台
为发挥境内外市场差异的优势,应加快建设境外人民币资金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境外人民币资产负债管理,通过理顺资金管理机制,提高筹资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支持境外人民币业务发展。中心应立足于支持境外机构业务发展,宜定位为非盈利的成本中心。
2. 科学推进海外网络及能力建设
首先,做大做强现有重点地区的海外机构,加速资源整合,挖掘机构内部潜能,将现有资源更多向人民币业务领域配置和倾斜。在提升人民币联动和组合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其次,优先考虑在我国前二十大贸易伙伴和已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含代表处),重点关注大宗商品资源出口国。根据双边贸易关系,增强海外机构人民币业务的覆盖能力,与境内形成较好的互补效应。
3. 提高人民币衍生产品的研发和定价能力
首先,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量化管理水平。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客户出于投资或避险目的,对人民币利率、汇率相关的衍生产品需求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应发挥跨市场经营的优势,积极研发人民币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工具,通过提高量化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做市能力。
其次,建立科学的配套机制,从激励机制、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加以重视,对人民币相关衍生品创新给予适当的风险容忍度,以形成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真正提升人民币业务综合服务能力。
4. 加强跨境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尽快提高全球授信管理能力。商业银行要通过研究建立全球授信管理办法,采用部分分行试点或个别优质客户试点的方式,优化制度安排,满足境内外机构对境内外客户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授信和境外项目融资需求。其次要加快境外客户信用评级办法、模型、系统推广应用,提高海外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诸多发展机遇,需要境内外机构齐心协力,从战略发展的角度、从长远的眼光重视这项工作,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财经科学》, 2007年2期。
〔2〕王思程:《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8期。
〔3〕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2期。
〔4〕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财贸经济》,2009年7期。
作者简介:刘佳萌(1993-),女(汉族),北京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联系电话:13895082199
电子邮件:2455495071@qq.com
通讯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南薰西街98号建设银行宁夏区分行办公室刘兴俊(转刘佳萌)
邮政编码:750001
注:1.请务必注明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否则学校不算的。
2.请尽可能发表在贵刊2015年第1期上。
3.摘要加正文共3000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