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城乡垃圾转运站规划方案
2015-03-18吕世会
吕世会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1 贾汪区概况
贾汪区处在东陇海经济带和徐州都市圈内,面积为620.16 km2,是徐州市卫星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连接苏北鲁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至2011年年底贾汪区下辖1个工业园、2个街道办事处、7个建制镇,有居委会41个,村委会100个,自然村436个。2011年全区总人口为50.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81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达55.01%。
2 贾汪区城乡总体规划
重点发展沿徐贾快速路、老206国道、青大路一线的贾汪中心城区、大吴镇和青山泉镇,构筑联系徐贾、支撑贾汪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城镇发展走廊。这条发展走廊上的城镇采取“一主两辅”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一主即贾汪中心城区,两辅分别是大吴镇区和青山泉镇区。贾汪区的东部重点发展汴塘镇区。
规划远期江庄镇、贾汪镇并入贾汪中心城区;紫庄镇并入大吴镇;塔山镇并入汴塘镇。规划贾汪区城镇形成三级体系。见表1。
表1 贾汪区城乡体系规划
3 贾汪区垃圾收运系统现状
3.1 处理处置
城区(包括贾汪镇区)、大吴镇区和青山泉镇区及周围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压缩运往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焚烧处理;其它镇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后随意堆放低洼地、废弃坑塘简易填埋处置。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内,占地6 hm2,设计总处理规模2 000 t/d,工程总投资5.2亿元。
3.2 收运系统
城区大部分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人力车运往吊装式转运站,然后由5 t自卸车运往贾汪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小部分生活垃圾经小型拉臂车收集后直运贾汪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垃圾经贾汪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压缩后由15 t拉臂车运往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处理。
贾汪镇镇区及附近农村垃圾纳入到中心城区收运系统;大吴镇镇区和青山泉镇镇区及附近农村生活垃圾经收集运往镇压缩转运站,经压缩后由厢式车运至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处理;其它镇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后随意堆放低洼地、废弃坑塘简易填埋处置。
3.3 存在问题
1) 生活垃圾收集率低。由于缺乏收集设施,且收运人力不足,无法保证垃圾正常收运。
2) 收集设施设备落后。目前垃圾收集设施主要为垃圾池,还有部分垃圾箱等收集设施。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车以人力小推车和手扶拖拉机为主,无法做到密闭化运输,不能满足环卫作业的需求。
3) 城区吊装式转运站有待改造升级,镇转运站缺乏。城区现有4座吊装式转运站,污水四溢,对周围居民居住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应该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增加除臭设施。镇区除了大吴镇、青山泉镇和江庄镇有转运站,其他镇没有转运站,因此无法满足垃圾收运的需要。
4 规划设计方案
4.1 垃圾量预测
根据现状人均垃圾清运量以及苏北经验数据,规划2020年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为0.81 kg/(人·d)、0.35 kg/(人·d)。2020年垃圾量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2020年垃圾量预测结果 t/d
4.2 收运模式
收运模式主要有直接运输模式、分散转运模式和集中转运模式。距离垃圾处理设施较近(一般在10 km以内)的地区一般采取直接运输模式;距垃圾处理厂中等(10~20 km)距离的区域,或距离处理厂较远(一般在20km以上)且收集密度偏低(<10t/(d/km2))的地区一般采取分散转运模式;距离垃圾处理厂较远(一般在20 km以上)且收集密度偏高(>10 t/(d/km2))的区域一般采取集中转运模式。
由于中心城区运距约为30 km,垃圾收集密度为7.55 t/(d/km2)属于中低强度收集密度,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垃圾量将进一步增长,中心城区垃圾收集密度将达到或接近10 t/(d/km2),而且目前中心城区已建了1座中型转运站,因此规划中心城区采用集中转运模式。汴塘区域垃圾经小型转运站收运至贾汪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与直接运往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焚烧处理运距基本相当,但是由于从贾汪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再运往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采用了集装化运输,单位成本运费较低,规划汴塘区域垃圾纳入集中转运体系中。综上所述,中心城区、汴塘区域采用集中转运模式。
大吴镇(含紫庄)、青山泉镇、汴塘镇的塔山区域运距在20~38 km,垃圾收集密度较低,而且各镇直接运往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的运距比先运至贾汪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再运至徐州市保利协鑫再生能源发电厂的运距要小很多,因此规划大吴镇(含紫庄)、青山泉镇、汴塘镇的塔山区域采用小型转运站分散转运模式。
贾汪区城乡收运模式分析见表3。
表3 贾汪区城乡收运模式分析
4.3 转运站设置方案
根据收运模式分析,中心城区、汴塘区域采用集中转运模式,大吴镇(含紫庄)、青山泉镇、汴塘镇的塔山区域采用小型转运站分散转运模式,因此中心城区需设置1座中型转运站,其他各镇按照1个镇设置1~2座小型转运站的原则进行规划。转运站设置详见表4。
表4 垃圾转运站规划设置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