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03-1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坑头小学邬柳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精神方法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坑头小学 邬柳仪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 创新教育始于观念的改变,扎根于课堂,训练在课外。语文创新教育要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民族性,必须陶冶精神,培养审美能力。要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依据现代语文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能力和和信息能力。而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给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师生是课堂的主体,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见解,营造他们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一方沃土。

二、激发创新热情,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一,激发兴趣,激发创新热情。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

第二,方法多样,诱发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工作者,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从教材中发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

第一,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巴甫洛夫说:“争论是思想最好的触媒”,随着争论的深入,思想豁然开朗,发现“白藕绿叶红荷花,三者原本是一家”,学生集体的智慧开出创新的花朵,学生口头作文水平也得到提高,这也是课堂争论的一大目标。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离不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越扎实,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越宽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支实践运用。

第三,采取“创新”的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创新”的教法。一是将表演诵读运用与散文教学。表演诵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创新的朗诵方法,将原先的单一朗诵与音乐、舞蹈戏剧及场景结合起来的一种朗诵格式。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感觉,增强他们的艺术表演素质。二是将课本剧用于教学。要让学生把课文改变成课本剧。三是把绘画艺术引进课堂,许多课文可以绘画,有的可以绘多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事实证明,从教导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精神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拿出精神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