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孩子共振健康情绪

2015-03-18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陈丹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情绪家长幼儿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 陈丹丹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崇子教育主题的电视剧热播,“虎妈猫爸”式教育再成社会讨论热点。到底是采取“不打不成器”的虎妈式教育,还是让孩子自由成长的猫爸式态度?在这个文明开放的时代,我相信仍有少部分家长选择做“虎妈猫爸”,认为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其次是成绩。孩子在做错事时多数先“摆事实讲道理”“虎妈猫爸”式的教育有其必然的教育效果,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如何与孩子共振健康情绪,关于这个话题,不同的教育产生激烈的碰撞。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各一班,3~6岁的中国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采用文献法,通过综合检索关键词,研究所属地等收缩范围并筛选出以中国幼儿教育方式为选题的论文,最终确立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论文进行分析。

第三阶段家长约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及家长的方法和态度。

第四阶段自然观察法.对本班幼儿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及行为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中可以看出家长很少选择做虎爸虎妈,经常打骂孩子的只有5.94%。有36.63%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要尊重的,身心健康最重要。有差不多五成的家长很少打孩子或偶尔打孩子。并且家长打骂孩子有随年龄增大而递增的趋势。

那么如何与孩子共振健康情绪呢?

第一,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确保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已有研究发现,母亲积极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消极的情绪表达阻碍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虎妈猫爸”他们的目的都是好的,都是想着孩子“成龙成凤”。现实生活中当然有一些事例印证着“不打不成才”的观点。

2005年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沈阳一个13岁女孩在一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冠军,而这一佳绩居然是她的父亲在三年时间里抽女儿400个耳光得来,这仿佛是一个典型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它不知会让多少父母相信用耳光可以促进孩子“成长”,在这样孩子“成功”的背后,有没有想到过这个女孩子,耳光打在皮肤上痕迹很快会消失,但留在心里的创伤呢?在严厉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自卑,性格内向,缺少人际沟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坏脾气甚至是堕落等。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改变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要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所以与孩子共建健康情绪要做到“包容”。家庭是离孩子最近的一个微系统,家人是其最亲密的重要“他人”。在这个系统里,父母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家庭应致力营造一个正态的,包容但不该否认儿童的精神家园,使其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以维持其身心稳定、平衡,让孩子的心灵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

第二,重视学校教育,关注师幼间信任的建立。

学校教育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10年国家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地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才。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各地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方向,为各级教育部门提出了工作的基本要求。

对于学校来说,应把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教育,把“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在1978年风光一时的科大少年班。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天才少年们,基本都已经从社会公众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据说多数在国外定居了。剩下少数还可以被看到的,不是个别做了企业高管的,就是精神出了问题的。换句话说,不论他们个人的出路如何,似乎没有一个人,走上了当年邓小平、杨振宁给他们设计的“向科学进军”之路,进而成为当代中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在最近国际上组织的PISA考试中,上海学生大获全胜,赢得最高奖项,再次引起国际间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但是连北京的教育专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实际上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考试并不能说明问题,中国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上,还无法与欧美学生相比。

第三,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我们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学会赏识孩子的优点,唤醒孩子潜意识的自信。任何一个小孩子的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被肯定、被赏识、被尊重的强烈愿望,那种愿望一旦得到满足,那些平时难以察觉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家长们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不要孩子一出现错误就进行无休止的唠叨和管制,对待孩子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说教,不是看管,而是陪伴。陪伴他身边,陪伴他经历风雨和彩虹。

第四,帮助幼儿形成情绪调节的能力,化解孩子情绪的包袱。

对于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父母和老师还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首先必须做到读懂孩子的需求,读懂孩子的优势和劣势,脆弱的根源,读懂孩子的理想。从目光里折射给孩子欣喜,因为眼神的交流远远胜过一切语言。父母还应当帮助幼儿学会恰当地表达和合理地宣泄自己情绪情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乃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过多的压抑会使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父母要教给孩子一些适当表达,合理宣泄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悲伤时,可以向父母、老师和小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过于激动时,可以进行一些体能运动,跑跑步等。当孩子有过激行为,发愤或生气时,应该等孩子冷静一点时,再与他讨论分析他的情绪及其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和老师是孩子的良好榜样。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起到好榜样作用。

总之,早期情感教育与孩子共振健康情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重要意义,戈尔泰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美”。家长和老师们,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猜你喜欢

情绪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