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解决方法

2015-03-18云南省马龙一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方法

云南省马龙一中 刘 玲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在我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本文就高中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障碍现象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谈谈我个人意见。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厌学心理

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存在一个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相当多的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热情不高、兴趣不大,学习行为被动消极,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情感基础。课堂上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害怕教师提问、检查作业和测试。学习上,不预习,不做笔记,不识记。作业抄袭、应付、不完成等。

3.畏惧心理

数学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往往使学生晦涩难懂。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求较高,很多学生都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而数学本身的特点是每学习一个新内容必须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长此以往产生畏惧心理甚至自卑心理,害怕数学,严重者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子,缺乏奋起直追的勇气和毅力。

4.轻视心理

在学习上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基本方法的运用,对基础题往往满足于知道怎样做就行了,而热衷于难题、怪题,其结果是自己建立了一个数学的“空中楼阁”,到头来基础题一做就错,难题又做不了。

5.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很少有对数学问题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产生、发展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第一,“四重”,即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一是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二是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准,“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4.重方法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方法,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

第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的传递。“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主动关心,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从而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自然就过渡到喜爱数学学科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第三,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精选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作题材,合理地组织教学。教学的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与生动丰富的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发掘数学自身魅力,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引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思想感情。通过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方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心理感受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用对方法才能瘦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