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技术革新中日本电视业的有益尝试

2015-03-18李一璠

传媒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视业媒体化电视机

文/范 颖 李一璠

近些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日本电视业界与学界一直在围绕着“新电视”“未来电视”“下一时代的电视”等话题进行着探讨。特别是日本在2012年全面实现电视数字化之后,争辩越来越明显。什么是新电视?电视媒体未来怎样发展?什么是下一时代电视的内容?业界与学界各有见解,却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互联网全面进入受众生活而产生的。

另一方面,日本电视业收视率持续不理想,民众每天平均收看电视时间不足4个小时,更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收视时间在逐年明显减少。于是,未来“电视会结束”“频道会消失”这种言论开始在日本学术界引发讨论,怎样在既有的商业模式下保障既得利益的最大化,是电视媒体从业者们努力的方向,并一直在进行着变革的各种尝试。

将电视节目内容“多平台化”处理

随着日本受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视节目及影像内容必须要根据视听形态的变化来进行整体呈现,由此“多平台化”就成了日本电视行业最初的积极尝试。目前,日本无论是广播、有线电视、通讯,还是网络媒体等行业都在积极地进行着“多平台化”的对接与处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多平台化”方面的推进还将持续进行,关于这方面,日本电视业的媒体工作者们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多屏幕化。所谓“多屏幕化”,即同一电视节目或影像内容,可以在电视以外的多种设备终端上进行随时随地的播放。这种多屏幕化的搭配,让电视与移动设备能在家庭单位内实现统一播放,并让人们习惯性使用。为了促进多屏幕化视听环境的形成,日本电视业在通讯与有线电视的连接方面不断探索,在2013年1月推出了DTCP技术,只要家里的电视机连接着网络,受众即使不在家也能借助视听协调器的帮助,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远距离、即时收看到电视节目,突破了电视这一家庭接收设备的空间限制壁垒。

第二屏幕化。“第二屏幕化”是指使电视节目与广告内容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上同时呈现,对为受众举办的有奖竞猜、游戏及优惠券发放等活动可以通过第二屏幕进行互动。一直以来,日本电视媒体从业者们都积极地想把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放在网络上进行同步播放,但是真正实现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上进行同步播放的技术是在近几年才实现的,而且这些技术的研发主要依托于日本的民营电视台,如富士电视台和Video Research就研制了二维码认证和指纹认证这两种同步技术,使得电视主屏幕与第二屏幕能同时播放电视节目。

推进“智能化电视”

“智能化电视”要兼具三大功能:能够连接广播及互联网络、可以提供多样的APP及内容、具备可以连接手机的终端。

目前,日本在推进“智能化电视”方面主要有三大类主导人群,即生产商、通讯与有线电视经营者、传播媒介经营者。首先,生产商推进的“智能化电视”活动,主要是通过开发、销售具有三大功能的接收器来实现的。比如,KDDI开发的JCN,是一款搭载了Android4.0机顶盒型的智能电视接收器,从销售初期开始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只要是JCN的用户,不用购买新的智能电视机,每月只需支付不到一万日元(约512元人民币),就可以尽享智能电视机的快乐。而通讯与有线电视经营者推进的“智能化电视”活动,主要是致力于将电视与互联网进行连接。比如,向用户提供可以在家庭内共享的游戏功能,或者提供分享家人留言等这种附加任务的功能。而传播媒介经营者推进的“智能化电视”活动,将视野主要投放在使用传输信号如何管理APP等服务的探索实践方面。

近两年,关于“智能化电视”今后发展的问题,逐渐成为了传播媒介经营者及其生产商们关注的问题。争议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如何推进HTML5对应的浏览器在不依赖iOS设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软件开发,二是以往电视为受众构筑的安心、安全的信赖感在“智能化电视”时代要如何维系。因此,“智能化电视”会给受众带来怎样全新的视听体验,它会给受众市场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这些都是目前日本电视媒体从业者们需要继续探索和推进的事业。

将电视“社交媒体化”

所谓“社交媒体化”,是指受众在接受媒体的服务时,通过网络实现双向交流的过程。而将电视“社交媒体化”,是指通过SNS进行电视相关信息内容的发送、共享、扩散,通过SNS进行节目宣传等活动,并根据SNS内受众的反馈信息进行节目指标化探索的行为。

近几年,日本电视媒体从业者们一直都在做着将电视“社交媒体化”的努力。比如,将数据传播与Facebook进行整合,推出了“Join TV”服务;为了能实时把握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反馈情况,而开发了“wiz TV”APP,可以接收到收视率最高、最流行的电视节目。此外,NHK及其他民营电视台也在大力应用SNS进行着将电视社交媒体化的尝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SNS上日本受众那种自发的热情。

由此,进行收视率调查的Video Research和美国尼尔森公司对SNS上受众的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发了Twitter的指标化分析。当然,收视率意义上的调查只是第一阶段,而以节目品质为评价标准的调查构思却始终没有途径得到有效实现,可是在将电视“社交媒体化”的今天,这一构想已经在渐渐向现实靠近。

电视画质“高精细化”

前些年,日本电视业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4K”与“8K”。“4K”是指电视画质显示当前4倍高清的解像度,2011年年底到2012年年初,这种具有“4K”画质的电视机已经开始在日本售卖。而“8K”画质是指解像度等于16倍高清的、更加精细化的画质,对此NHK利用自主研发的超级高清技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让日本受众体验到了那种视觉享受。

近几年,为提高日本“4K”与“8K”配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本电视业在提高电视画质“高精细化”方面所进行的研发,主要是以生产商为首。目前,3D电视是趋势性商品,而有可能代替它的“有机EL电视机”,因为是自发光型,所以正在被日本业界人士所关注。“有机EL电视机”不仅能够显示高精细化的画质,而且厚度仅仅只有几毫米,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折叠电视机的理想素材,因此这种“4K”与“8K”配套产品的研发是很值得期待的。日本电视业也期待着未来能够靠这种技术上的成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喝彩。

将“时间转移化”与“VOD点播化”服务继续

将“时间转移化”与“VOD点播化”服务继续是指在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的大环境下,将日本电视业推出的这两项服务不断壮大。

“时间转移化”就是通过电视把自己想要看的电视节目进行录制,再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收看。关于电视节目时间转移化方面,近几年日本主要有两大动向:一是具有全程记录仪功能的电视机相继出现与售卖;二是各大公司积极进行研发,将镜头、节目检索功能及收视历史记载功能全部搭载于电视本体与遥控器中。这一功能的实现,连接了录制节目与节目本身原有因素(如演出者、评论、影像信息等)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扩大了电视节目制作与销售业务。比如,2013年PTP公司针对普通家庭研发的具有搜索功能的全程记录仪“スパイダー(译:蜘蛛)”的售卖,在受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关于继续“VOD点播化”方面,近几年日本电视业主推一项“もっとTV(译:进一步电视化)”服务,这项服务不仅单是VOD点播服务,而且也是一种将“实时收看→错过收看→实时收看”这样一个收看状态循环的流程融入整个日本电视业设计思想的理念。在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况下,日本电视业继续推行的“VOD点播化”,在价格、契约形式、节目内容、视听环境等多方面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很多学者却认为这种服务终有一天难逃被新服务淘汰的命运。

综上所述,日本电视业在媒介技术不断更新的局面下,从“多平台化”“智能化电视”“社交媒体化”“高精细化”及“时间转移化”与“VOD点播化”等几大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希望能够给我国电视业的改革带来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电视业媒体化电视机
平台媒体化与媒体平台化建设的研究——由《新媒体广告》课程改革引发的战略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黄龙戏的媒体化传播策略研究
闭眼睛的电视机
钻进电视机里的人
社交媒体直播时代的美国电视业策略
电视机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
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神奇的电视机
浅析利用媒体影响强化高校后勤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