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

2015-03-18范开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模态交际

□范开梅

在近十年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交际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给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交际方式的多样性和意义表达方式的多模态化,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活动模式。

一、理论综述

多模态话语分析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源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Halliday 把语言看作一个社会符号系统,一个表义系统,用来建构意义;而如绘画、声乐、舞蹈等语言外的其他表义系统,则与语言协同实现社会意义。Scollon& Le-Vine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认为多模态指交际时所采用的多种模式,例如言语、色彩、味道、图像等。

国内最早研究多模态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是顾曰国和胡壮麟先生。2007年,复旦大学朱永生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中对多模态话语的产生、多模态话语的定义、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性质和理论基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5 种感知渠道的获得分别导致5 种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visualmodality)、听觉模态(auditivemodality)、触觉模态(tactilemodality)、嗅觉模态(olfacotrymodality)和味觉模态(gustatory)。2012年周焕灵对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进行了研究。2013年张德禄在《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一文中,通过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模态及其组合,从而使模态的选择更具可操作性。2015年沈阳师范大学的梁丽、张宜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大学英语课堂本身是一个交际的场所,需要通过多模态模式实现师生有效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授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多模态交际。如: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手势、面部表情、体态等都属于多模态范畴,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依据多模态环境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度,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设计

依据上述理论,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多模态语境下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教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研究对象是54 名2014级齐齐哈尔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均学习英语9年,年龄从18岁到20岁不等。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专业有法学、政治、电气工程3个不同的专业,涵盖文科和理科,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所以基本可以确保本研究对象的局域代表性,他们基本可以代表二类本科院校普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研究设计如下:

(一)听觉模态中的课堂活动设计。在听觉模态中,语言和声音是最主要的两种交际手段。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英语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听觉模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具体课堂活动模式有:

1.英文歌曲。音乐能带给人美感,使人变得轻松愉快。在相关教学主题下,教师可以选择适当英文歌曲,让学生欣赏,并省去部分歌词,让学生填空。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学生学唱,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英文歌曲会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以环保为主题的课文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在讲以感恩为主题的课文时可以给学生播放You Raise me up 等等。

2.新闻音频。新闻的内容与当下发生的各种时事相关。学生会很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听懂其中的内容。下载BBC 或VOA 中的相关新闻,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去听关键词。在选择新闻题材的音频时要注意难度适中,并确保新闻内容的生活性,不要过难,这样学生会失去兴趣。

3.英语电影片段配音。根据课文主题,找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电影片段,利用相关配音软件,鼓励学生进行英语配音模仿。例如《怪物史莱克》、《加菲猫》等都是很好的素材。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模仿让学生体会到了说地道英语的感觉,增强了学生说英语的欲望。此外,学生课下通过手机、电脑可以下载配音片段,自己课下配音合成后发送到班级qq 群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英语的热情。

4.学生讲英语故事。这一课堂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听觉模态的发出者,而不只是被动接受者。每节课课前请一位学生讲英语故事,其他同学可以认真去听,然后争取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鼓励学生去讲一些简单易懂、幽默风趣的故事,如英语笑话、伊索寓言、希腊罗马神话等。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选择了娱乐新闻,天气预报等,效果也很好。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听觉模态交际在学生之间有效地完成。

(二)视觉模态中的课堂活动设计。视觉模态也是英语课堂上的基本模态之一,基本形式包括文字、图画、PPT、视频等。视觉模态往往与听觉模态是相辅相成的,视觉模态强化听觉模态,对听觉模态进行确认和补充,丰富听觉模态在大脑中的映射,二者共同作用,不可分割。具体课堂设计如下:

1.板书及PPT 设计。课上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内容不宜过多,要根据所讲内容用图画或图解,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授所讲内容。PPT 内容展示要多样化,加入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让学生时刻保持兴奋的状态,抓住他们的眼球,提高上课专注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实验中可以看到,英语电影经典片段很受学生的欢迎。

2.实物展示。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准备相关实物来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实物展示也包括课堂教师依据课文内容而打印的图片。此外,学生在讲故事环节也可以准备相关实物。例如,有的同学会在这个环节向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绣球,学生就会拿来一个绣球,用英语进行介绍,然后抛出,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的同学会介绍自己的手机及其功能,就会把自己的手机展示出来,对部分功能进行演示。实物展示强化了言语在头脑中的映射,提高了学生听力效果。

(三)其它模态中的课堂活动设计。

1.教师授课中的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是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之外的一种交际形式,刺激的是学生的视觉模态交际。心理学家Mehrabian 曾经指出:“谈话中93%的意义是通过非言语形式传递的,38%通过声音,55%通过脸部表情。”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单纯的听觉模态的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十分有限,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体触、沉默等非言语交际形式来强化言语交际内容。教师柔和的目光,丰富的面部表情会使学生感觉轻松愉快;手势、姿势的运用会强化言语的内容;体触,如拍拍肩膀、击掌等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这些非言语交际形式,介于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之间,良好的运用会使课堂气氛更加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2.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及味觉模态的利用。这三种模态在课堂上利用的比率不高。在本实验中主要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特别是英语短剧中加以利用。比如,学生在短剧中可以准备鲜花、食物、饮料等,其他同学可以去闻鲜花的香味、品尝食物和饮品的味道,然后把相关词汇介绍给同学,学生往往会有更深刻的记忆。此外,在上课时遇到这三个模态可以感知的词汇,鼓励学生课下去尝试,体验。

三、研究结果及研究启示

(一)研究结果。通过一个学期的多模态课堂活动实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是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多模态下课堂气氛很活跃,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比如说英语配音、英语故事、英语短剧等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二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堂活动都是英语课堂活动,学生的参与增加了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三是学生上课注意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由于多种模态交际法在教师授课中得到运用,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英文歌曲、英语电影、丰富多彩的PPT、教师的肢体语言都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研究启示。一是在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设计中,各种模态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它们是融合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切忌进行单模态课堂活动。二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恰当运用多模态中的不同手段进行有效课堂活动。有些手段不宜过多,要恰到好处。如教师上课的肢体语言,如果使用过多,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三是课堂活动设计切忌模态越多越好,要依据课堂内容主题进行。四是课堂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听觉模态、视觉模态、触觉模态的发出者,而不仅仅是承受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1]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

[2]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08

[3]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2007

[4]周焕灵.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教学研究,2012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模态交际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情景交际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情景交际
交际羊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