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民彝”思想中的“阶级观”探究
2015-03-18赖伟钧
□赖伟钧
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据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的观点,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域拓展,其理论根据包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理论,是在西方社会特有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此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与中华民族传统有较大差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胡锦涛同志在2011 年7 月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共产主义自1848 年《共产主义宣言》发表标志诞生,为什么几近70 余年后才为中华民族所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局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本身难免捉襟见肘,改革开放以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核心的“现代化”课题研究与之相得益彰。中国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课题研究的视角,其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历史阶段:一是“被动现代化”进程;二是“主动现代化”进程。无须赘言,以中华民族为主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范围内的传播,其目的是须将“被动”现代化改变成“主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其文章《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回顾了这段历史:“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历史应当完结了。”
现代化课题研究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为主体,以世界现代化进程视野为背景,验证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得失。但世界现代化进程标准已然为西方现代化国家所建立,即“现代化”阐述是以“西方”话语体系为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绎方式与“西方文明”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短时间内,以华夏话语体系来理解“西方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华民族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出现曲折。相当部分历史学家将这个曲折“现代化”过程称为“被动”。正如毛泽东同志上面所阐述的,中华民族将现代化“被动”转变成为“主动”的关键,是通过同样来源于“西方话语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实现中国化(改造华夏话语体系)实现的。此据,陈金龙教授相关文章观点阐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域,将中西文化差异纳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其重要性。
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域,重点在于拓展研究对象,将李大钊相关思想纳入其中,其理由和意义不言自喻。就李大钊对中西文化差异之间关系的理解而言,认为其文章《民彝与政治》具有相当代表性。该文章写于1916 年,发表于李大钊旅日期间所创杂志《民彝》创刊号。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窃国,一些具有深厚传统华夏文化底蕴的“官僚士族”,祖述所谓“华夏文化”之要义,为袁世凯辩护、歌功颂德。他们固执地认为,中国“帝制”是华夏文明的根本,是“体”;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一些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只能对“帝制”起改良的效果,是属于“用”的范畴。
李大钊作《民彝与政治》,核心思想在于批判袁世凯之流“窃国”行为:“民彝何为而作也?大盗窃国,予智自雄……不得其逻辑之用,以彰于政治,而伦纪宪章,失其常矣。”李大钊批判袁世凯之流借所谓“华夏文化”为其“窃国”行为辩护,其所谓源自“华夏文化”之窃国“理论”,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理论”与实践严重不符,导致该“理论”与社会现实存在自相矛盾,即“逻辑”上出现谬误;二是该“理论”实施于现实社会,“伦纪宪章,失其常矣”,完全与华夏话语体系核心思想不符,不具华夏文明之“正统”,其执政不具合法性。
此据,李大钊阐述了“宗彝”与“民彝”的含义,就“宗彝”与“民彝”的关系认为:“宗彝可窃,而民彝不可窃也;宗彝可迁,而民彝不可迁也”。其核心思想大致为,华夏文明几千年,起源于“宗彝”,形成为“民彝”。此后,“宗彝之迁”,演绎为不同姓氏宗族之间的王朝更替;“民彝不可迁”,是说尽管“宗彝”代表的王朝出现更替,始终如一、应当贯彻的是华夏“民彝”思想。若“宗彝”之迁,“民彝”不失,是为在很长时间内代表华夏话语体系——儒家思想所表达的“乡愿”得畅,该宗族(政治集团)符合华夏文化之正统,执政具有合法性;若“宗彝”之迁,“民彝”已失,是为儒家思想所表达的“大盗窃国”,该宗族(政治集团)实为“大盗”,执政未遵循华夏文化之正统,不具有合法性。
此据,李大钊认为,华夏话语体系内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集团执政理念是否真正体现“民彝”,是否能选用实现并畅扬“民彝”的政治模式,是检验该政治集团执政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唯一依据(恰如儒家思想所表达的,符合“大一统”之“正统”理念)。为此,李大钊认为,以华夏“民彝”思想看待世界,世界各国莫不如此:“兹世文明先进之国民,莫不争求适宜之政治,以信其民彝,彰其民彝。”李大钊认为,“民彝”为内核,“政治”为形式;“民彝”为体,“政治”为用。如此,“民彝”为“本”以明确,“帝制”与“代议政治”都只能是“用”。只要“民彝”不失,能“信其民彝,彰其民彝”,西方话语体系内的“代议政治”皆可用;“民彝”若失,华夏话语体系的“帝制”弃之不可惜。尤其是,李大钊通过对西方“代议政治”考察,对之褒奖有加:“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之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焉。”认为“代议政治”“葆有(‘民彝’)绝美之精神”!“代议政治”能畅“民彝”,能为华夏文明所用,以此驳斥袁世凯之流坚持“帝制”的错误观点。
在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上,李大钊通过“民彝”思想与“代议政治”关系的阐述,表达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尽管李大钊对西方文明的“代议政治”,较华夏“帝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更能畅扬华夏之“民彝”,而对之褒奖有加,也注意到“代议政治”实是“起于阶级之争”。从文中的语气中不难发现,李大钊认为“阶级之争”是“代议政治”的缺点,抑或会影响到“民彝”的实现与畅扬。本文尽管并未对李大钊“阶级”之义与“民彝”思想,以及中西文化之间关系展开分析,但综合李大钊此后思想,我们有必要对其“民彝”思想中的“阶级观”引起足够的重视。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 卷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4 卷
[3]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