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故事教学研究

2015-03-18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机关幼儿园麦月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幼儿园幼儿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机关幼儿园 麦月花

故事是幼儿园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故事是以幼儿为欣赏主体,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语言优美、形象活泼可爱、富有儿童情趣,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以,故事教学在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我们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一、故事教学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教育

幼儿正处于发展成长时期,由于知识和经验有限,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用口头说教是难以达到的。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使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不对的。而故事是集中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由于是非鲜明,感染力大,幼儿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同时,往往会为正义和善良而快乐和欢呼,为小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而流出感伤的眼泪,为故事中人物的机智而点头或对愚笨而摇头。幼儿听过某些故事后,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往往会有所改变,如知道关心别人了,爱清洁了,不是那么爱哭了。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事在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质量不高,词汇贫乏,有时表达的句子还不符合语法结构,在此,幼儿故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语言教师”。通过故事读物和视听资料进行语言教学,往往比仅针对个别语法要点进行练习更有趣,也更有效。故事能为幼儿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学习把话说得清楚并富有表现力。

二、如何有效的进行故事教学

(一)故事教学中作品的选择

好的故事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作品选得好,故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才有了保证。教师选择作品时,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熏陶功能,更要考虑幼儿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故事的内容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故事。

(二)故事的教学方法

1.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敢说、想说、多说”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作用下,幼儿会情不自禁地相互交流、彼此讨论,从而激发说的欲望。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我注重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设宽松的说话氛围,使他们敢说、想说、多说,从从而燃起想像的火花。

2.结合生活经验,提升创造思维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开展故事教学,会使教学活动更加真实、生动。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与幼儿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经历的故事教学更能让幼儿感兴趣,创造思维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提升。

三、幼儿园故事教学现存的基本问题

(一)语言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不实际

有的教师在制定的教学目标时只是为了单纯讲故事,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与幼儿的身体、感知等的发展相结合;有的只注重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忽视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有的片面地注重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忽视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理解、想象和创新的能力等。

(二)老师主动地教,孩子被动地学,重单向传输,少互动交流

目前大部分老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者其他原因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老师讲故事,孩子安静地听故事,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孩子回答问题,本来有趣生动的一堂故事课,就这样变得枯燥乏味,老师代替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孩子很被动地听了故事,在故事《树荫》中,本来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感知光和影子的关系,引起探索兴趣。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片面让幼儿听课,让幼儿根据自己设定的问题得出预想的答案。这样所预期的故事教学目标效果没达到,更别谈孩子的语言发展了。整个故事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导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而是活生生地剥夺了孩子的探索权和语言表达权,很大程度制约了孩子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有效进行幼儿园故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故事教学的选材要多样化

故事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否则,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事,对他们又没有吸引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因此,给幼儿提供的故事就不应只限于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为当今幼儿所喜爱的内容。

(二)让孩子开口说

教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身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所以当你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表达故事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因而你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欢迎。一个故事讲完了,可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几个问题。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孩子开口,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当孩子对你讲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你就应该让他自己试着讲述,忘了的地方给他提示,让他接着讲下去,这样无疑会鼓励他讲故事的积极性,天长日久,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故事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教育资源的宝藏,在幼儿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我们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幼儿手脚的一套做法,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勤于分析,吃透教材,将故事活动化、操作化,并与其它多种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孩子们通过体验、参与,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从中获取无限的能量,发挥故事教学的巨大潜能。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爱“上”幼儿园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