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2015-03-18侯继丹
侯继丹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300)
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侯继丹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淮安 223300)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
我校护理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主干专业、品牌专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办学,形成了“崇尚实践,校院合作,培养高素质‘会干、肯干、能干’三干专业人才”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万多名护理人才。毕业生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我校护理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正在创建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三年制护理专业是主干专业,为此,我们总结护理专业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传承过去、创新未来、以人为本、用心育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改革教学评价手段与考核形式,创新“OSSG”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求发展,积极探索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设想如下。
1 以人为本、用心育人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
1.1 以人为本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将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并重,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以师为本是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学历提升、职称晋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提高“双师”素质。
1.2 用心育人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灵魂
教书育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是一种把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真诚体现,也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2]。护理教师将崇高的职业精神渗透到护理教育的各个环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让他们用爱心去护理每一位病人,把自己奉献给护理事业。
2 强化护理技能培养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2.1 建设高水平的实训中心是培养技能的首要条件
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护理实训中心是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保证。我校现有的护理实训中心面积10 000平方米,已建成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化护理实践教学平台,承担着技能训练、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等重要工作,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正在建设的新校区护理实训中心面积26 000平方米,我们将进一步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提升信息化、网络化层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造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国际接轨,使实训基地具备“逼真、高质、开放、通用”的特点,建成温馨、实用、超前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教育实训中心。
2.2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是强化技能的核心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由我校护理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医院护理专家以及职教专家共同组成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课程改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通过行业调研,明确护理工作职业范围、职业岗位,并对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在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各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素质3个方面的能力需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形成护理专业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实现“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遵循“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岗位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就业岗位群技术能力要求,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必修和选修两大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入门、专业核心和专业提升课程。选修课程分为限选和任选课程。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常用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临床见习(课间见习、集中见习)、毕业实习、专业拓展技能”五大模块,以实现护理人才培养与岗位目标的“零距离”。
2.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技能的关键
大部分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自制能力相对较差,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方式应当符合他们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恰当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3.1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护理岗位需求,灵活采用PBL教学、护患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堂讲授、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增加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构建较为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最佳的课时比例,我校正在制订的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2.4,实践教学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可制订实训教学目标化管理体系。对于每个实训项目,不仅明确了实训教师的职责,而且明确了学生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做到既有共性的管理目标,又有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师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定期进行实训教学质量反馈与评价,实行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3 .3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尽可能充分利用标本,多媒体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将教学中不易表达、不易理解、无法呈现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
3 改革教学评价手段与考核形式是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动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偏重理论考试,以笔试形式为主,形式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护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现提出以下改革设想。
3.1 改革评价与考核的形式,实现多元化
考核应对知识、技能、素质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视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不断完善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目前国外医学教育部门认可的应用广泛且客观性强的一种临床能力评价方法[3],将护士职业化的MKASH(动机、知识、行动、技能、习惯)原则引入教学与考核中,建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考核制度化、常规化管理,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升留级制度。改变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办法。
3.2 增加技能考核权重
护理人员是技能型人才,考试要突出“技能”二字,要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制订本专业技能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加大实践技能考核权重,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核。
3.3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
探索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模式,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考核评价。在学生实习环节,以行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
4 创新“OSSG”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深入进行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以“让医院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医院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医院参与学生教育过程,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让医院接纳教师顶岗实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让医院参与技能实训课的考评,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医院参与学校专业开发和建设,完善和更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等为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为此,我院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与护理行业高度融合,以护理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岗位(Occupation)导向、情境(Situation)导学、服务(Service)导训(Guide)的“OSSG”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贴近岗位、贴近临床、贴近实际的办学理念,也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关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容。校院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变革,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走出纯粹讲授理论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
5 以科研求发展,积极探索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求发展,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让教师积极主动投身于教科研改革工作,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1]李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快速做强高职院校[J].职教论坛,2009,20(7):8-9.
[2]徐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99-100.
[3]张伟,王海平.我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现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143-144.
G420
A
1671-1246(2015)06-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