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新型农民的农机培训
2015-03-18辽宁省建昌县农业机械化学校王俊丰
辽宁省建昌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王俊丰
新型农民的农机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是因为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认可。根据跟踪服务和调查显示,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农机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拖拉机和农具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农机的生产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1 培训方法
1.1 树立典型,重点培养
在学员当中按地域划分,选拔有责任心、技术好的学员担任组长和联系人,树立典型,重点培养。让其带动其他学员认真学习,掌握新型农机具的使用和先进农耕技术的运用,同时也会提高当地政府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和支持。
1.2 以适当的补助来强化培训和管理
管理机关首先调查并确定费用,会同财政部门采取分期预付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对参与培训的人员,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培训管理机关与当地政府协商确定培训地点,然后由当地政府提出授课内容,并召集培训人员和协助培训机构管理。这样就会增强当地政府的责任感,同时对培训机构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确保培训效果。由培训管理机关负责全程监督和最后验收。
1.3 结合当地政府提出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当地政府比较了解农民的需求,而培训机构又掌握新型农机具和先进农耕技术。两者结合,使培训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培训机构应在确定培训地点后,先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的要求和状况。以传授实践技能为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
1.4 应用现代的网络和通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
电脑和智能手机在现代农村家庭中已相当普及,因此可利用网络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和实用新技术。培训管理机关和培训机构共同建立对学员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和掌握培训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培训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农忙时出现的机械故障可通过微信小视频进行指导维修。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及时防治也同样适用。给联系人一定数额的补贴,建立长期的联系点,这样既方便及时又节省下乡的费用。
1.5 农机部门和政府共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部门可联合政府对农机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比如教具缺乏、学员层次等问题,可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以老带新和入学深造等措施,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青年教师队伍,尤其是35岁以下青年农民。现代的新型农机具越来越复杂,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掌握和操控,35岁以下青年农民正符合条件,同时也是农村未来的主力,要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创业条件,引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存在问题
2.1 学员年龄层次较大
参加培训的农民都在35~55岁之间,他们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再加上农田和家庭事务较重,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年轻人基本都以打工为主,不愿意接受培训。
2.2 培训机构积极性不高,因而影响教学质量
当下实施的办法是培训费用先由单位职工垫付,职工对此意见很大;下乡没有补助,缺乏交通工具,租车费用很高,影响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
2.3 地方政府配合困难,集中培训难以进行
开展培训班需要所在地政府派1-2人召集符合条件的学员,召集学员需要到村屯去,这是一项费时、费力、又要耐心的工作。但这些政府派出人员因召集学员而产生的交通等费用,却得不到补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当地政府不参加管理,不了解培训效果,造成表面支持,实际上漠不关心的现象。而且还需要提供授课场所、供电和供暖等,增加了当地政府的负担。
2.4 授课内容和时代发展有脱节之处
授课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只是初级的,没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如农机培训班,讲授拖拉机的构造、故障分析、农具的安装和调整、安全驾驶等,并没有专门针对联合收割机和专业修理人员的培训。
2.5 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由于同期开展的培训班比较多,培训主管机关人员较少,无法有效实施全程监督,而当地政府又没有监督的责任,只能靠培训机构自律,培训效果无法保证。
2.6 教学设施不全,缺少实物和模型教具
文化水平较低的学员学习上很吃力,自信心很受影响,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专业性很强的培训活动的开展。
2.7 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
现有的教师年龄偏大,他们在完成本单位培训任务的同时,参加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就会受到影响。过多外聘教师,也会影响培训资金的使用,不是长远的打算。
综上多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机培训工作,尽管有了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系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完善之处,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协作,各负其责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政府财政上大力支持,措施得力,培训机构才能积极热情。农机部门教学有针对性,与时俱进,科技含量高,农民才会真正学到有效的新技术,从而实现对新型农民进行农机培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