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期教师角色的调适与发展
2015-03-18□顾翔
□顾 翔
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来,教育部加紧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部署。3月,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的发言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1]她还强调了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要分开等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层面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是高等教育应当遵循的指导性意见。按照这样的顶层设计方案,普通本科院校将要按照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思路,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方向,重新调整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那么,作为承担高校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的教师,在这样转型发展的时期,认真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新的角色意识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
一、何谓转型?地方本科院校为什么要在这个时期转型
我国高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基本上划分成了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类。这种为大学分类的方法基本上是按照武书连教授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的成果来进行的,毋庸置疑“武氏高校分类体系”对中国大学的评价和建设起到过积极作用。[2]但是,“武氏高校分类体系”是建立在对高校科研体量的量化赋分基础上进行评价的,这就无可避免地把所有高校纳入了一个发展轨道之上,其办学着力点都集中在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产出上面。普通本科院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也在科研上努力追寻研究型大学的脚步,不断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这样就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的趋同性,其自身特点不突出,办学思路、办学理念也很模糊,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低层次复制品。这些本科院校在教学、科研上自然与研究型大学无法比肩,在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方面也乏善可陈,加之与地方经济联系不紧密,造成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严重问题。而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很丰厚的物质基础,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但是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仍然有许多薄弱的环节,仍然有许多制约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瓶颈,比如说很多企业急需的具有现代产业管理经验和掌握现代企业生产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在我国的大量缺少就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来看,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工作在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支持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中一个庞大的群体,正是他们的工作把尖端技术,前沿知识与实体经济,生产现场联系起来;正是他们把新产品、新技术推上了企业生产的流水线。就当前世界大学发展的趋势来看,“武氏高校分类体系”这种方法已经表露出诸多弊端。就地方高校而言,它们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作用就明显不大,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也不足。因此,在这样的现实情形倒逼之下,地方高校只有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尽快转型,努力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才是当务之急,才是发展正途。
二、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教师角色调适所面对的困境
地方高校因袭着传统的办学模式,一旦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话,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难题一是表现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转型没有思想准备,高校作为一个办学的整体,对于转型的思考和认识正在逐步适应;而作为高校教师的个体,其思想上的认识转变则要艰难得多。部分教师可能难以接受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自己原有专业知识构架和教学模式的冲击,不愿意转。二是部分教师也会担心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会不会是领导或者教育管理部门的主观意愿,是一阵风,将来转型不成还要转回来。三是转型后新的教学体系会是怎样的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愿景,其人才培养途径和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也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之,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看出转型之难难在办学思想的转型,难在教师角色的调适。办学思想转变了,教师角色调适成功,转型就朝成功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需要弄清楚的是地方高校转型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使然,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升格,也不是降格。不能搞一阵风,一刀切。转型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二是要立足高校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市场环境,三是要紧密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这样看来,普通本科院校若要承担起这一重要任务,一是必须理清办学思路,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用新的理念明晰办学方向,廓清办学思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二是学校办学方向明确之后,应从高校教师培养、人才评价、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引导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的高校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调适的任务,在高校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够承担起新的教学任务和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普通高校教师完成角色调适的途径和方法
普通高校教师角色向着转型方向的调适不应该仅仅只是教师个人的事,应当看作是一个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系统工程。在这样一个庞大的转型系统工程中,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全盘合作,为转型创造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一般来说,教育主管部门要在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设桥梁,疏通渠道,引导高校向正确的轨道转向。高校要与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通力合作,站稳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并在与行业、企业的深度接触过程中适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学科建设方向。行业和企业要积极支持地方高校的转型,为地方高校转型搭建必要的实践平台,把人才需求的信息反馈给高校。在这样一个多层面构建的平台之上,高校可以派出自己的青年教师、教学骨干、教学导师到行业、企业挂职;也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成立研究机构;还可以聘请行业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高校指导实践教学。有了这样一个多方合作教学科研实践的平台,高校教师转型期角色调适就有了舞台和空间。那么,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完成转型期的角色调适呢?
(一)走出象牙塔,走进不同的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发与研究实践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第31条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这种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就要求高校在“官、学、产、研、团、外”(团:指社会团体;外:指国外)等社会存在中寻找互利多赢的功能域、价值域。[3]各行各业都有其各自的行业特点,基于不同行业背景的选人用人标准也各不相同,如医疗卫生行业注重的是医生的救治能力和医德,教师行业重视的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农林牧渔和银行业的行业特点更是有天壤之别。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基地,它的毕业生最终是要进入各行各业,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的。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可能也不应该闭门造车,要根据行业和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以期和市场需求基本保持平衡。高校教师习惯于在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构成的象牙塔内工作和生活,对于国民经济中行业的分类和特点并不十分了解,也不十分关心,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否与行业用人标准相符合,心里也没有数。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之后,高校教师要走出象牙塔,在各种合作共赢的纵横联合中,深入开展行业企业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同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前景结合起来,把课堂内的学习研究与行业企业的实践验证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把知识、技能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校内教学科研,校外实践求证,高校教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调适,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是在二十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技能教师大量缺乏的环境中出现的。之后的几十年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师型”教师原来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中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的老师。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双师型”教师所涵盖的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一大批普通高校也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在当前经济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纲要》第66条提出了“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的重要任务。[4]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结合地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在转型期努力调适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好地承担起转型期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1]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4-5-10-22839 6.shtml
[2]周世厚,江芳.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2
[3]陈小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使命、路径和方法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4
[4]李树峰.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