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2015-03-18赵其宏张运淳李晓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麻醉专业临床

赵其宏,张 颖,张运淳,李晓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4)

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赵其宏,张 颖,张运淳,李晓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4)

围绕培养应用型麻醉专业优秀人才的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提高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

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实践教学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患者依从性差,造成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1]。医学生的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五学年,在最后几个月的实习期间面临着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的问题,对临床实习造成了不良影响[2]。因此,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普遍较差。

麻醉专业有其本身的专业特色,高素质的麻醉专业人才应具备丰富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快速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麻醉专业医学生是当今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探索科学合理的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方法,结合蚌埠医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目前,不少实习医生对医德内容了解不充分、认识不够,医德教育存在不足[3]。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求带教教师每年的医德、医风考核必须优秀,否则不能带教。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要以严谨求实的态度、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德。此外,带教教师要牢固树立麻醉专业思想,强调麻醉医师是手术患者生命的“保护神”,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岗位责任感。要求学生在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绝不无故离开手术间,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 严格管理制度,规范麻醉工作流程

实习学生入科时就统一对其进行入科教育,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工作性质和特点,学习我科制订的《实习生工作岗位制度》和《麻醉科管理手册》,了解实习考核办法,使学生一开始就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严格要求学生,使其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坚决杜绝实习生擅自操作和处理患者病情。

学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突然接触到各种麻醉技术操作和麻醉药品的使用,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统一制订了麻醉前准备制度、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各种麻醉方法的选择指征、麻醉药物使用常规、相关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等,帮助实习生克服畏难情绪,使其迅速适应临床实习。此外,要求参与临床带教的教师统一按规范的麻醉工作流程带教,保证学生临床训练的规范性。

3 循序渐进,注重临床技能培养

麻醉专业的特点之一是临床操作技能要求高,且各种操作较多。我校麻醉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期为6个月,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相当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3.1 重视实验课的作用,发挥模拟教学的优势

模拟教学可以充分展现临床场景,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4-5]。我校建立专门的临床麻醉技能培训实验室,可以对学生进行各项操作和各种麻醉操作流程模拟训练。我们在开展临床麻醉学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模拟教学对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教育。首先,带教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复习基本理论,并让学生了解各种技能操作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前准备、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及其防治;然后让每位学生在模拟人上接受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在实习前就对临床麻醉操作和麻醉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3.2 合理组织见习,为临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见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正式走向临床工作之前对临床麻醉有个基本的理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见习阶段,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临床,较为紧张、依赖性强,所以操作较慢且错误较多。因此,该阶段的临床教学以演示和讲解为主。首先,让学生熟悉进入手术室的要求,掌握一些无菌操作的概念;其次,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4人,每组安排一名带教教师;再次,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操作、预设问题等手段使理论联系实际,并逐层深入,使学生熟悉术前访视、麻醉前准备、常见药品的药理及使用方法、麻醉实施与管理、术后镇痛及术后随访等。

3.3 实习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由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与临床的跨度大,实际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差以及实践所需的医学知识庞杂等,学生在实习阶段经常操作失败或失误。因此,我们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麻醉工作中的操作技术。如先进行低位硬膜外阻滞和腰麻操作训练,然后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训练,再进行高位硬膜外麻醉训练;先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训练,再训练双腔支气管插管操作。深静脉穿刺置管等技术通常在以上基本麻醉操作技术较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培训。在实习后期,进行心肺复苏训练和较特殊科室手术麻醉的围麻醉期管理训练,如小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等的麻醉综合管理训练。

4 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加强理论学习

麻醉学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各临床专业,对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因此,我们根据实习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所有带教教师集体讨论后每周安排一次专题讲座,并不定期地组织小讲座。小讲座不由教师决定讲什么,而是根据学生在日常理论学习和麻醉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拟订专题进行讲解。小讲座要求有一定的综合性,并能紧密结合临床,由带教教师进行讲授,对理论课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专题讲座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人员讲授,主要针对专业培训中的重点、难点做集中剖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麻醉管理水平。

5 将启发式教学与病例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疗工作的灵魂。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不像临床技能那样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而较快掌握,临床思维的培养要复杂得多。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6],因此,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特别注意启发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去解决问题,时刻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我们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病例讨论,内容主要包括病例汇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措施、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由学生对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积极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病例讨论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6 建立教学反馈机制,监控教学质量

由于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涉及的教师较多,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风格习惯的不同,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不一致。因此,我们根据临床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效果考核以及学生对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评分等,建立教学工作反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具体措施主要有:临床教学考核小组定期抽查各带教教师的带教情况和大、小讲座以及病例讨论准备的质量,根据统一标准逐一进行质量分析并评分,帮助带教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学生定期填写《实习带教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表》,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跟踪检查,督促整改。

7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评价教学效果

以分管教学的行政副主任为首成立临床教学考核小组,依据教学大纲制订相应的考核及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的形式包括每月一次的笔试、每两月一次的临床技能考试以及实习结束时的出科考试。笔试内容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思路。临床技能考试主要是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例如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操作等)和临床岗位技能(例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进行考核。出科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内容涵盖临床麻醉知识以及麻醉相关专业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综上所述,麻醉学是一门基础知识丰富、技术性强、风险大、设备依赖性强的临床综合性学科,搞好五年制麻醉专业医学生临床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麻醉专业临床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力争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麻醉专业人才。

[1]傅行礼,李常淳.医学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2):263-264.

[2]李立,刘晓菊,李冲,等.关于当前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105-106.

[3]赵小彦,方九亿,金世洋.实习医生医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5):450-451.

[4]Howley L,Szauter K,Perkowski L,et al.Quality of standardised patient research reports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literature: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J].Med Educ,2008,42(4):3503-3508.

[5]王科,丁晓梅,陈若平.临床医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在肾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1):68-69.

[6]李建忠,吴梦茹.浅谈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069-1070.

G424.4

A

1671-1246(2015)10-0086-02

猜你喜欢

麻醉专业临床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