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承“大医精诚”推动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2015-03-18赵晓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医药育人

赵晓玲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秉承“大医精诚”推动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赵晓玲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为主旨,着力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构建中医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打造中医药校园文化品牌。

“大医精诚”;中医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人文素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作为建设优质教师队伍的核心要求。基于以上时代背景,我校依据“厚德、精业、求真、惟新”的校训,结合中医药专业特点及甘肃区域文化资源,以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为主旨,坚持立德树人,本着品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育人原则,着力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构建中医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曾说:“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熟谙中医经典,精通辨证论治。”[1]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医药学的母体,而且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因此中职中医药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发掘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资源和优良传统,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推动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大医精诚”精神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情况介绍如下。

1 推动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保障

1.1 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淀和提炼,更需要高瞻远瞩、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主任必须由学校一把手担任,这样才能保证齐抓共管,使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

1.2 资金到位的经济投入保障

充分利用学校建筑空间,宏观把握、精心策划,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重点加强中医药特色主题长廊、特色实训室和特色教室的建设,制作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巨幅宣传画板、巨幅图谱、壁画、雕塑等。

2 顶层设计,着力实施,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对学校的地理人文条件进行综合、细致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整体布局、宏观把握,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着力打造中医药校园特色文化。

2.1 利用制度文化建设保障学校工作规范有序

制度不但能对人的工作方式与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而且还有引领和激励作用,能发掘人的潜能。我们以“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原则,大力创新、制订和实施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体现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将新生入学教育常规化、开学典礼制度化,尤其是在开学典礼上,通过学生集体宣读医学生誓言、举行庄严的中医拜师仪式等,对刚步入校园的学生进行中医药专业思想启蒙教育,并通过宣传中医药文化,让学生在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教育、学技能。

2.2 利用精神文化建设塑造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它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从研究行业文化着手,了解行业动向、目标、作风及行业使命,贴近实际、面向社会,将中医药行业文化价值观及行业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步提炼和总结出具有中医药行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厚德、精业、求真、惟新”的校训以及“敬业、爱生、严谨、进取”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强技、笃行”的学风,这些学校精神文化反映了全体师生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素养。建设好精神文化能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教有其得、学有其得,在求知、求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

2.3 利用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直观平台

优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环境(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是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的“隐性课程”,它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我们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按功能将整个校园划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实训区、学生阅览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在学校大门入口两侧的大楼墙壁处张贴孔子讲学图、李时珍采药图;在行政办公区域设置大型廉政建设宣传栏;在学生阅览区放置医圣张仲景、中医针灸鼻祖皇甫谧塑像;在教学各楼层墙壁张贴《弟子规》、中医药名家名言;在实验实训室悬挂技能操作图谱,为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创建直观环境,彰显环境育人的功能。

2.4 利用行为(活动)文化建设引领师生健康成长

(1)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讨论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习礼仪的习惯,使他们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并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团结协作、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及正直、坚强的心理品质。

(2)利用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团委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一个团体组织,具有良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团委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体育健身类、专业学习类、文艺书画类等学生社团组织并开展活动。如以“构建多彩校园,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红五月,中国梦”学生大型文艺晚会、“多彩校园”学生文艺晚会和棋类比赛、“放飞梦想”学生书画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社团活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释放学生压力,营造宽松、健康的校园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社团文化、活动文化育人的功能。

(3)大力开展技能大赛,以技术比武的方式提升师生专业技能水平。定期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如护理技能、针灸推拿、中药炮制、中医药术语听写大赛,太极拳、五禽戏比赛;选拔优秀师生参加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针灸推拿大赛、“天堰杯”护理技能大赛;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诵读《弟子规》和中医经典著作比赛;制作大型中医药文艺节目“杏苑妙迪”,传承祖国经典,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4)积极开展暑期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利用暑假就近到当地卫生院或其他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调研,见习实习,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技术转化为能力,及时发现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明确快速自我提高的方法。

(5)在重视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具有共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实际形成了“两课”(团课、德育课)、“两争当”(争当文明教师、文明学生;争当文明科室、文明班级)、“双管”(学籍和日常行为管理)、“三大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育人格局。

2.5 融合校企文化,发挥医院及企业文化育人的功能

(1)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计划、共同管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针灸推拿、中药、药剂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考核合格后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工作。学生顶岗实习期满,“订单”企业择优录用。“订单式”培养在文化传承方面优势明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对鲜明的企业文化印象深刻,到企业实习后又能把校园特色文化发扬光大,提高了社会对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认知度[2]。

(2)投入经费,将医院及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融入相应的企业及医院文化,建成模拟中药房、护理站及病房,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各专业的实训室配备了实训指导教师,由其负责实践教学与管理;各主干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8%;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中药专业的教学中,注重使用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将课堂环境布置的与医院护士站、供应室、中药房等一模一样,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一言一行均按相应职业要求进行。

3 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3.1 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风学风明显改善

教师博学乐教,教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特别是校企文化融合、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了解、适应和习惯了相应的职业素质要求,快速实现了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近些年我校针灸推拿、护理、中药、药剂等专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欢迎。

3.2 积淀文化,校本教材开发及教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文化积淀、学术研究、课程开发的过程。近年来,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先后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中医名医少儿读本》、《中医中药少儿读本》、《中医启蒙三字经》、《中医中药汤头歌诀》、《伤寒论简明读本》、《黄帝内经简明读本》等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系列教材。同时开发多本校本教材,参编全国中职“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药学概要》、《中医基础学》等,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1]张瑞犁,万宗凤.新时期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思路初探[J].北京教育,2011(9):13-15.

[2]张艳红,伍励涛,区绮云.校企文化融合 建设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24-25.

G630

A

1671-1246(2015)10-0019-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中医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