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对现代经济学的超越*

2015-03-18刘立夫

关键词:星云金钱佛教

刘立夫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对现代经济学的超越*

刘立夫

(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尽管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但几乎很少有佛教学者敢于正面直视“经济问题”,造成了诸多的误读。星云大师以其几十年的弘法体验,向公众“开示”佛教的“财富课”,对现代经济学而言既是一种纠偏,也是一种超越。星云大师从“经世济民”的高度综合地看待经济问题,用“圣财”、“净财”来界定财富,用“因果法则”来指导“经商伦理”,并用“惜福”、“环保”来理财,不仅涵盖了富兰克林提出的"赚钱格言",而且颠覆了“韦伯难题”。也许人们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佛教经济学”,但对于佛教的财富观念、生财、理财之道,当一定不敢轻视。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因果法则

一 佛教的财富观与经济思想

(一)富兰克林的“生钱秘诀”

“佛教经济学”是正统的经济学家所不承认的。人们习惯于西方语境下的各种经济学理论,压根就不会想到佛教还有什么经济学。按照学科的标准,一门学问,要严格地称之为“学”,那一定得有理论上的系统性、规范性、自洽性,而且还得使用大量成套的专业术语。如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国富论》中,从“经济人”和“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角度,论证了财富、劳动、分工、税收、商品、资本、利润、殖民、重农主义、重商主义等经济关系,为资本的市场运行建构了一座理论的大厦,斯密也因此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现在大学开的经济类的专业课程,无论是国际贸易、金融学,还是保险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等,每一门课程都很“专业”,都有严格的“学术规范”,非花上几年的功夫是难得入门的。

其实,经济学也就是关于财富的理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本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所谓资本的增值,说白了就是“赚钱”,要是经济学不能增加财富,不能让人赚钱,谁还拿它当回事呢?因此,我们不妨将经济学简化为“一门赚钱的学问”。美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在《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中,曾列举过数条经典的关于“赚钱”的格言,如“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钱可生钱”、“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等,这些“生钱的秘诀”被美国人奉为生活的圭臬。换言之,你若想发财,切记勤奋、诚信、节俭就是“第一美德”。尽管我们不能将富兰克林这一套“赚钱格言”当成一种经济学理论,但由于他的这些格言代表的正是美国人的生活信条,代表着“美国精神”,因而还是可以将富兰克林当成美国“经济伦理”的鼻祖。问题在于,如果富兰克林不是美国历史上家喻户晓、影响巨大的名人,你会觉得他的这些“赚钱秘诀”有什么新意吗?他的这些格言中国人不同样也说过吗?

(二)韦伯的偏见

一百年以后,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从中得到启发,他将富兰克林提倡的勤俭、节俭、诚实等基督清教的价值观解读成“新教伦理的世俗化”,认为它的实质不仅是一种“从商的精明”,更是一种“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将基督教的苦修、禁欲、虔诚等信仰因素说成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勤俭、节制、诚实等世俗价值的源头。但是,苦修、禁欲、虔诚等信仰因素并非西方宗教的专利,在东方的宗教中同样存在,而勤俭、节制、诚实等世俗价值在中国的儒家中同样被奉为信条,为什么东方就不能开出“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就断定,佛教是一种首尾一贯的“遁世的宗教”,佛教僧侣尽管也会经营产业,但“一切皆空”、“灭贪破执”的基本教义决定了佛教徒不可能像俗人那样拥有物质财富,僧人们除了必要的供养之外,财富自身及其积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等于宣判佛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缺乏任何“合法性”。

韦伯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他对东方抱有偏见是难免的。问题在于,难道中国人、东方人自古以来就认为赚钱是可耻的事情,或根本就未曾考虑过赚钱的规则?否也。但我们总得找出反驳他的理由。谁都知道,只要涉及到财富、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经济伦理”,就会有“赚钱的学问”,难道佛教徒全靠喝西北风过日子吗?然而,人们看到的却是不事生产、清修苦行、开口就是“贫僧”的出家人,压根就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佛商”二字。

(三)黄金未必是毒蛇

佛经中确实讲过“黄金是毒蛇”的话,但这并不代表佛教对于经济的基本看法。因为一般人很容易混淆佛教有小乘与大乘的差别,还有出家与在家的不同。

佛教创立的时候,释迦牟尼从个人修行和僧团的纪律出发,规定出家人不允许拥有财产。不仅不能拥有财产,而且要过非常清苦的生活。早期的经典明确记载,出家比丘应当剃发、持钵,家家乞食,卑下活命。佛陀入灭后约100年,当时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开始劝募并接受信众的金钱供养,后经僧众代表会议讨论,确认“十事非法”,其中就包括比丘不能持有钱财。原始佛教一些经典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东西,甚至如毒药、毒蛇,应当远离,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使用金钱,甚至不用手触摸金钱,一切的买卖、贸易、营利等商业活动都是不允许的。

但是,“金钱非法”的戒律也仅仅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世俗的信众,却另当别论。后秦佛陀耶舍所译的《善生经》被认为出自《阿含经》,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经中提到,在家的居士可以将财产分作四份,一者用于家庭生活,二者用于营业的资本,三者储存在家以防意外,四者用于放款生息。这部经典对于理解原始佛教的财富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佛教对于金钱财富的观念不能仅仅从出家的角度去看待。

佛教发展到大乘的阶段,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对世间生活的充分肯定。大乘佛教出于慈悲济世的需要,尽可能地将出世与入世的生活融会贯通,认为二者是“不一亦不异”的关系。《法华经》就认为“诸法无非佛法”,“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法华经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中。《维摩诘经》将富甲一方的维摩诘居士描绘成神通广大的开悟者,僮仆成群、资财无量而又乐于布施周济。在《药师经》、《阿弥陀经》等净土诸经中,描述身心安乐、家用丰足的东方琉璃世界,遍布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与娑婆世间构成极大反差,为“极乐国土”。由于大乘佛教是以菩萨为理想人格的,菩萨的随缘、方便决定了佛教对财富、对世间事业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决定了大乘佛教的人间品格。

大乘佛教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圣财”观念的提出。普通所说的财富,包括土地、房产、珠宝、车马、牛羊之类,若从交易的角度,都可以换算成金钱。但是,佛教提出“七圣财”以后,普通的财富观念被大大的拓展了。七圣财也叫“七法财”、“七德财”,分别是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文殊师利所问经》说:“七圣财声者,一信、二惭、三愧、四施、五戒、六闻、七慧,此谓七圣财声。”*《大正藏》第14册,第500页中。《大般涅槃经》亦云:“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大正藏》第12册,第433页下。说的意思差不多。无论是“圣财”、“法财”,还是“德财”,既是某种比喻,也体现了佛教神圣的经济伦理观念,在佛教中指的是“成佛的资粮”,这个思想对于大乘佛教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佛教财富观最为殊胜的地方。

对于佛教的财富观念,还可以从另一些角度去发掘。比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中的“舍”,一般可理解为放弃、放下,不执着于金钱财富等,而《维摩经》的解释是“所作福佑,无所希望”*《维摩经评注》卷七,《续藏经》第19册,第563页下。,这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富本身。又如“六度”中以“布施”为第一波罗蜜,既包括“财布施”,也包括“法布施”,还有“无畏布施”,而且认为“法布施”的功德要大于“财布施”。《金刚经》上说,若能对人广说“四句偈”等,其功德要大于以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另外,佛教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无不提倡去除贪念,救济贫苦,广度一切有情众生。

佛教这样的财富观念,显然与其他宗教差别甚大,若无深入的了解,很容易造成误解。韦伯就明显将佛教的大乘与小乘、在家与出家混为一谈。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包括某些佛教徒本身也未必明白其中的真相,他们怀疑佛教能否融入现代生活,甚至抱怨佛教“始终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生财,如何让我们增加财富”。

二 星云大师的佛教财富观对经济学的超越

中国佛教尽管以大乘为旗帜,禅宗的六祖慧能就明确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人间佛教传统,但从古到今,似乎还找不出几位祖师大德公开谈论所谓的“经济问题”,确实有些讳莫如深。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有过明确的思考,并在实践上大力推行的,星云大师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代表。

星云大师在几十年的修行实践和弘法事业中,对于经济问题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星云大师一生办过的学校、医院、报刊、杂志、电视台、陈列馆以及歌咏、讲经、培训等多得难以统计,而无论哪一样都需要一个东西,那就是“钱”。在《贫僧有话要说·三说——我究竟用了多少“钱”?》一文中,星云大师提到,他这一生“不好财富,却在名义上有很多财富上的关系”,在佛光山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事业中,单是一个佛光大学就花掉60多亿新台币,南华大学40多亿,西来大学20多亿,而整个的教育事业,几十年来,总共花费230亿元以上。至于其他的公布诸多用钱,星云大师自己也只能估算为“百千亿以上”。以《人间卫视》为例:

十五年来的《人间卫星电视台》,那更是一个无底深坑了。因为这是一个公益电视台,完全不收广告费。最初,光是付给二十六个国家系统业者上卫星的费用,每个月就要数千万元;还要做节目,每天二十四小时播出,从来没有过一分钟的空档,每个月花费亿元以上。后来,实在是经营不起,只有慢慢节省预算,将一百多名员工裁减到七十多名。十五年来,好在有几位卫视的护法,如赖维正、李美秀、罗李阿昭、陈郑秀子、薛政芳等人补贴,也应该花费三十亿以上的台币,目前就由觉念法师承担负责了。*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395126

“佛光山真有钱!”很多人都这么说。这到底是出于“讥讽”,还是出于“羡慕”,抑或是“赞叹”?那就因人而异了。俗语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了《人间卫视》这个佛教电视台的运作艰辛,也许让人顿生敬意。其实,谁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一个无须证明的“硬道理”。星云大师的佛光山事业能够立足台湾,辐射全球,成为当代人间佛教的标杆,若无高超的经营智慧和经济头脑,那是无从谈起的。

事实上,星云大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直言不讳地谈过“经济问题 ”。2002年4月,国际佛光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第九次世界会员大会,星云大师发表《发心与发展》的主题演讲,强调要开发人类内在的“真如财富”。2003年8月,星云大师在台北金光明寺召开座谈会,对中华佛光协会的干部、会员500多人专谈佛教的“经济伦理”。最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北京线装书局出版了《福报——星云大师的财富课》,这本书应该是迄今为止星云大师最集中、系统地谈论佛教经济问题的专著,集中体现了星云大师的佛教财富观。

(一)“财富不仅仅是金钱”

现在流行的各种“经济学”理论,对于精神层面的财富几乎是不加考虑的,因为它很难量化。何况普通大众都很现实,说要“搞活经济”,也就是要“多弄点钱”。很多国家和政府都很看重GDP,就是这个道理。幸运的是,人们越来越明白,“唯GDP论”是有问题的。问题的根子就出在对“经济”的片面理解上。

1.“人心”是经济之源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少不了油盐柴米、衣食住行,这一切都得与“经济”二字挂钩。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无不都在经济的支撑下运转。《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它揭示了人类的伦理道德离不开基本的经济条件。司马迁写《史记·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做生意发大财的人物事迹,还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它揭示了人类“趋利”行为的正当性。星云大师同样肯定“钱的重要”,但是,他又认为,经济并非人类孤立的活动,必须从“经世济民”的高度来看待。

星云大师认为,现代人都在“向钱看”,但是,“向钱看”不等于事实上的富有,因为经济与政治、教育、道德、人心等诸多因素捆绑在一起。政治的清明、制度的健全、官员的勤政廉洁、民众的讲信修睦、勤劳节俭等,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雄厚基础。而这一切的核心,却是“人”的问题。儒家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那不是不要利,而是要全社会的“公利”,全民的公利也就是“义”。正如孟子对梁惠王所说,如果整个社会都“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所以,星云大师将“人心不善,自私自利”,看成是“世界就永无宁日”的根源。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还是“人才”,只有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特别是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星云:《人间佛教当代问题座谈会》(上册)之《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第205—207页,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但是,发展经济,创造财富,这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观念,也就是“向钱看”的观念。如果佛教也停留在这样的层面,那就与俗无异,不能体现佛教的殊胜。

2.“另类财富”的价值

什么是财富?有物质财富,有精神财富,一般人也就到此为止,不再深究。但是,星云大师对两者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非常系统的“佛教财富观”。他说:

说到财富,有“狭义的财富”,诸如金钱、房屋、土地、股票等;有“广义的财富”,例如健康、智慧、人缘、信用、道德等。除此以外,还有“有价的财富”,譬如声望、名誉、成就、历史;也有“无价的财富”,比如人格、良知、真心、本性等。乃至有形的财富、无形的财富;现世的财富、来世的财富;个人的财富、大众的财富;物质的财富、精神的财富;一时的财富、永远的财富等。所有的财富,要能与福慧建立关系,福慧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财富。佛陀是福慧具足的两足尊。福慧事业不能发展,人生就不能圆满。所以我们呼吁大家,为了要福慧具足,要发展圣者的财富。

所谓圣者的财富,例如般若禅定的财富、法喜禅悦的财富、惭愧感恩的财富、慈悲智慧的财富;也就是净财、善财、法财。《诸法集要经》说:“珍宝有散坏,法财用无极;唯所修善法,百千生相逐。”真正的财富,不一定要看银行里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黄金、股票,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个人无法独得;人生唯有发展信仰、满足、欢喜、惭愧、人缘、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拥有世间的福慧圣财。这些财富不但现世受用,来世还可以受用;不但一时受用,还可以终身受用;不但一人受用,还可以大众受用。

因此,人不要只看重个人的财富,也要创造、发展共有的财富。甚至,你固然可以拥有私有的财富,但你更要懂得享受共有的财富,例如阳光、空气、净水等。你懂得的话,宇宙山河、公园道路,都是我们能享有的财富,我们还会贫穷吗?*星云:《发心与发展》,载《普门学报》第10期,第23页,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2年。

在星云大师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财富”,金钱、房屋、土地、股票不过是财富中的一种,而且只能算得上是“狭义的财富”、“有形的财富”。那些广义的、无形的财富,诸如健康、智慧、人缘、信用、道德、声望、名誉、成就、历史、人格、良知、真心、本性、信仰,等等,却是更大的财富、无价的财富,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看清了这些“另类财富”的价值呢?

特蕾莎修女曾说过,她的一生以贫穷为荣耀。她一辈子没有钱,但是,她甘于为穷人奉献,其道德人格和名誉成就足以让全世界为之折服,这就是“信仰的财富”。星云大师也说:“我觉得享受不一定是财富,银行的存款很多,穿得好、吃得好、有多少架势,也不一定是财富。我想很多时候,没有架势,很单薄,很正派,那就是人生的财富。”*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代序》第5页,线装书局2012年。世俗之人往往把钱看得太狭隘,越想得到钱,越是得不到钱,于是抱怨命苦、抱怨社会不公。然而,从佛法的角度看,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穷人。为什么?因为世界上除了金钱以外,还有诸多“另类的财富”。能够布施结缘,拥有“信、惭、愧、闻、施、慧”,以及“六度”、“四摄”等“法财”、“净财”,才是究竟的财富。*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代序》第5页,165页,线装书局2012年。

按照佛经所说,人类最大的财富是智慧,此外,惭愧、谦卑、知足、布施、修行等,都是财富。贫与富只是比较的说法。经济贫穷的人,内心安贫乐道,也不差于富者;富者天天妄想,贪欲不知足,生活也不快乐。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董事长天天为自己巨大的财富发愁,而隔壁邻居一对教书的普通夫妇生活得甜蜜自在。董事长很羡慕邻居,他的秘书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老板,如果您嫌自己苦恼的话,可以把烦恼送给隔壁的邻居,只要你开出一百万的支票给他们就行。”于是,那对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的夫妇一夜暴富,欢喜过度,整晚无法入眠,每天都苦不堪言。几个月后,他们决定,还是将这一百万的“烦恼”还给董事长,恢复了他们往日的欢笑。在这个故事的最后,星云大师下了一个结论:“经济没有绝对的贫穷,再多的钱财,不知足就是富贵的穷人;一无所有的人,他能满足,就是穷人中的富者。”*星云:《人间佛教当代问题座谈会》(上册)之《佛教时“经济问题”的看法》,第214页,香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3.“福慧双全”的富有

但是,一般人都很现实,宁可做一个家财万贯的“穷人”,也不愿做一个穷困潦倒的“富者”;他们觉得佛教的财富理论“不切实际”、“太虚伪”。这实在是误读了佛教,也是一种“无明”。星云大师从来没有主张贫穷才是佛教,相反,他认为“财无善恶”,只要是“净财”、“法财”、“究竟的财富”,对人越多越好。但是,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财富,也不等于他就过得幸福、自在。星云大师有一段诗意的说明:

金钱可以买到妻妾奴隶,但是买不到身体不死;

金钱可以买到化妆用品,但是买不到高贵气质;

金钱可以买到美丽衣衫,但是买不到身形庄严;

金钱可以买到珍肴美味,但是买不到食欲健康;

金钱可以买到宽广大床,但是买不到甜美睡眠;

金钱可以买到高楼大厦,但是买不到崇高道德;

金钱可以买到书报杂志,但是买不到聪明知识;

金钱可以买到器皿家具,但是买不到喜欢满足;

金钱可以买到酒肉朋友,但是买不到患难之交;

金钱可以买到多数选票,但是买不到真正人心;

金钱可以买到公司银行,但是买不到般若智慧;

金钱可以买到人呼万岁,但是买不到合掌尊敬;

金钱可以买到高官厚爵,但是买不到成圣成贤。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从佛教的角度,不妨如此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福报是万万不能的。”星云大师多次强调,信仰佛教不是让人穷苦寒酸,佛教其实是个富有、快乐、幸福的宗教。但是,人类的幸福指数的高度,不仅仅取决于物质上的“富足”,更取决于精神上的“自在”。换言之,佛教提倡的富有,是“净财”和“智慧”的合一,是“福慧双全”。

(二)“高级赚钱术”

“佛教能赚钱吗?”这是一句略带敌意的发问。其实,佛教本来就没有否定过赚钱的正当性,且有自己独特的“赚钱之道”。

1.“智慧赚钱”最根本

星云大师在《智慧之财》的开篇中就说,人生世间,不能不工作赚钱。有的人用劳力赚钱,有的人用时间计薪;有的人出卖身体谋取所需,有的人靠语言赚钱营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无论以何种方法赚取生活所需,重要的是合乎正当性。“正当的财富,就是要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还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所认可的经济营生。”*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第一辑》第88页,91页,92页,98页,99页,线装书局2012年。星云大师列举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诸种“高级赚钱术”:比如用签名赚钱、用牌照赚钱、用印章赚钱、用电话赚钱、用网络赚钱、用介绍赚钱、用智慧赚钱、用结缘赚钱,还有用关系赚钱、用人情赚钱、用钱财赚钱,等等,认为只要方法正当,各种赚钱术都是可取的。但是,在现代人各种“高级赚钱术”中,用结缘赚钱、用智慧赚钱却最能体现佛教的本色。

什么是“用智慧赚钱”?“智慧”这个词,在佛教中称为“般若”,不是世俗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有无不二”、“以空为有”的大智慧。如果将星云大师在不同场合提到的各种赚钱术综合起来,我觉得“智慧赚钱”应该是最根本的一条。

2.“钱要让它自然来”

佛教的最根本的思想就是“缘起性空”,要解释这个“空”字,学者们也许三天三夜也讨论不完。《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看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星云大师不搞这种形上学的说教,他讲了一个《钱要让它自然来》的故事:

美国纽约州有一家三流旅馆,生意一直不景气,老板无计可施,只等着关门了事。

后来,老板的一位朋友指着旅馆后面一块空旷的平地给他出了个主意。

次日,旅馆贴出了一张广告:“亲爱的顾客,您好!本旅馆山后有一块空地专门用于旅客种植纪念树之用。如果您有兴趣,不妨种下10棵树,本店为您拍照留念,树上可留下木牌,刻上您的大名和种植日期。当您再度光临本店的时候,小树定已枝繁叶茂了。本店只收取树苗费200美元。”广告打出后,立即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旅馆应接不暇。

没过多久,后山树木葱郁,旅客漫步林中,十分惬意。那些种植的人更是念念不忘自己亲手所植的小树,经常专程来看望。一批旅客栽下了一批小树,一批小树又带回一批回头客,旅馆自然也就顾客盈门了。①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生财”案例,它的精髓就在于“以舍为得”。星云大师接着解释说:“不是‘不要钱’,是‘不要’而‘有’。钱不是要来的,钱要它自然来,以‘无’为‘有’。‘无’不是没有,是无中生有;在‘无’里面,无限、无量、无穷、无尽,要在这个层面上了解。”①在这里,“无中生有”、“以无为有”就是“空”,这有可能让人顿悟《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谛。

佛教向来主张“广结善缘”,这个“自然生财”的案例其实就是经典的广结善缘的“高级赚钱术”。星云大师希望搞经济的人要多培植善缘,多播种。其实,在生意场上,没有“本”就没有“利”,没有“播种”哪有“收成”,这是一个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圣经》上说,你要怎么样收成,就得怎么样栽种。这在佛教里也就是“因果法则”。但有的人不懂这样的因果法则,他们抱怨说:“我吃素、我拜佛,怎么没有发财?”星云大师认为这是错误的观点!拜佛、吃素是道德上的因果,而发财,却有发财的因果,比如说,你要将本求利,你要勤劳,你要用智慧投资,你要搞清楚市场经济,你才能发财①。

3.“最佳投资”

星云大师还专门写了一篇“最佳投资”的小文,其实是讲佛教的“广结善缘”,也是讲“发财的因果”。星云大师也在开篇引用了一个故事:

美国某城30英里外的山坡上有一块不毛之地,地皮的主人见地皮搁在那里没用,就把它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新主人灵机一动,跑到当地政府部门说:我有一块地皮,我愿意无偿捐献给政府,但我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因此这块地皮只能建一所大学。政府如获至宝,当即就同意了。

于是,他把地皮的三分之二捐给了政府。不久,一所颇具规模的大学就矗立在了这块不毛之地上。聪明的地皮主人就在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土地上修建了学生公寓、餐厅、商场、酒吧、影剧院,形成了大学门前的商业一条街。没多久,地皮的损失就从商业街的赢利中赚了回来。①

看过这个故事,你也许会立刻明白,原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缘果报”!星云大师认为,广结善缘才是“最好的投资”。从正面上说,真正的投资需有长远的眼光,不但在金钱上投资、事业上投资,在人情、信仰上,更要投资。有时投资一句好话、一脸笑容、一个点头、一声问好,将来可能会有“不可思议的结果”。投什么资?投者,投其所好,要投时、投地、投缘;资者,是给予人帮助。如果你用慈悲去投资,用结缘、用智慧、用劳力、用助人的因缘去投资,这就是最好的投资。从反面上说,急功近利不能投资,贪图私利不能投资,失去众意不能投资,不耐因缘不能投资。投资者,就是要护其因,护其缘,才能成其果。这才是发财的因果。*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第一辑》第88页,91页,92页,98页,99页,线装书局2012年。

4.“善财能舍”

在富兰克林的“赚钱法则”中,勤劳、守信、节俭等最为根本,这些法则其实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商业道德中,属于商业伦理的“通则”。比较起来,星云大师也列举了五条“可靠的经商之道”:它们是童叟无欺、信用可靠、研发商机、重视人才、善财能舍。这五条中,最有佛教特色的,还是“善财能舍”。“善财能舍”与“广结善缘”有时候是相通的、合二为一的。什么叫“舍”?“舍”就是“布施”,对治人的“贪婪”,对治“为富不仁”。有人可能想不通,觉得想发财就得“节俭”,“舍”给了别人岂不让自己更穷了吗?或觉得我虽然舍得,但手头没有钱,怎么去“舍”?这其实是误解了“布施”的本意。星云大师说:

如何学布施?微笑、点头、招呼、举手之劳、见施欢喜,也是一种布施,更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施无畏,让大众和道场因为有我的承担而无所畏惧,让大众和道场因为有我的承担而无所畏惧。学佛不一定要有钱,有心才重要。如果用学历来譬喻,出钱是小学程度,出力是中学程度,出口讲好话是大学程度,出心是研究生的程度。*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第一辑》第160页,线装书局2012年。

“善财”是“舍”出来的,舍钱、舍力、舍话、舍心,都是舍,并且体现了人生的不同境界层次。《三世因果经》上说:“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断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三世因果经》属于中国人所编的“疑伪经”,编者无从考证,清代的《乾隆大藏经》、日本的《大正藏》等权威藏经都没有收录此经,但该经全山的说教符合佛教精神。也许你相信科学,不相信佛教所谓的“前世”、“来世”,但佛教《三世因果经》提倡的布施精神是不容怀疑的。一个人想要发财,若无喜舍、利他之心,是很难达到的。所谓舍得,就是“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是佛教的大智慧。

佛光山多年来一直向社会推广“三好”、“四给”运动,其实就是“舍”,就是“布施”。坚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加上“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就有可能无往不利,实现星云大师所说的“有佛法就有办法”。星云大师宏大的佛光山事业也正是在“布施”、“喜舍”中成就了辉煌。很多人都好奇地问星云大师为什么那么“有钱”?星云大师常常回答说:“因为我不要钱,我以空为有。”这句话值得反复琢磨。

(三)从“拥有”到“用有”

世界上谁都想拥有财富,不惟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是如此。但有了钱,未必就是好事,关键是你能否用钱。有的人把钱藏在家中不用,有的人发了财就堕落,还有的人有钱就“任性”,不一而足,但那都不是用钱的正道。

1.“有钱不用不如无”

到底如何用钱才算是正道呢?还是先来听听星云大师讲的《用钱与藏钱》的故事:

有一个人存了许多的黄金砖块,藏在家里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年中,他虽然都没去用过,但只要偶尔去看一看心里就欢喜了。

有一天,这些金砖给人偷去了,他伤心得死去活来。旁边有人问他说:“你这些金砖藏在那边几十年了,你有没有用过它呢?”他难过地说:“没有。”那个人就说:“你既然没有用过,那不要紧,我去拿几块砖头,用纸包起来,藏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当做金砖藏在那里,这不是一样可以欢喜吗?又何必这么伤心呢?”*http://read.dangdang.com/book_965?ref=read-3-C

看了这个故事,人们也许立马会想到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的那位“守财奴”泼留希金的形象,但星云大师却将故事的主题转换到“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上面:一个人拥有钱财而不用,还不如无;钱只有从“拥有”到“用有”,才算完了它的使命。

为什么有了钱要用掉才算完美,从佛教的角度看是为了“知足感恩”。星云大师解释说:

所谓感恩的经济生活,是每一个对生活中的一粥一饭,要有当思来处不易的感恩。一条丝、一块布都不是简单的事。我们有衣服穿,是因为有工人织布;我们有饭吃,是因为有农人种田;没有主播、演艺人员,我们就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公共汽车司机,我们出门就没有车子可乘。我们之所以能生存于人间,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社会大众供给、满足我们的需要;没有社会大众,我们就无法生活,所以我们要把经济道德建立在知足感恩上。*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第一辑》第136页,线装书局2012年。

中国古人提倡勤俭持家,《朱子家训》里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语,这与佛教的知足感恩有相同之处。但是,星云大师的用意还不止于此,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什么叫做“钱能生钱”的秘诀。

2.“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按照常规来说,家里有了钱财,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节省,不能做“月光族”。佛教《善生经》上也说,居士的家财要分作四分,各有所用,没有说都得花掉。但是,星云大师作为一个出家人,他从不聚财,花了钱也毫不“心疼”。他说:

钱为什么要用掉才算是自己的?从小我就在贫苦中长大,因为没有钱,养成不购买的习惯,甚至不积聚的习惯。这个习惯,对我一生帮助很大,我一生的佛教事业都从这习惯而来。因为我没有钱,我不积聚钱,但我非常会用钱。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星云:《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第一辑》第148—150页,线装书局2012年。

“没有钱”却会“用钱”,星云大师就是用这种不可思议的“用钱原则”成就了台湾佛光山的诸多事业。请看星云大师的回忆片断:

一九五一年,我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担任教务主任,台湾省佛教会发给我新台币五十元的月薪,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一笔微乎其微的数目字。但是,因为我从小在丛林中长大,养成不贪不聚的习惯,五十元对我来说,也算是很多了。我每个月拿这笔钱为教室校舍添置教学设备,为贫苦学生购买文具用品以后,几乎身无分文,但是眼看莘莘学子在佛学上有所成长,能为教界所用,深深感到非常欣慰,这不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吗?原来,“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3.“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勤劳、节俭之类的美德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同意的生存原则,它不是哪一个宗教文化的“专利”。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无论是出家的,还是在家的,也都会坚持“精进”修行,结缘惜福,是绝对反对浪费的。星云大师尽管坚信“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但他本人却“一无所有”,生活简单朴实,一生都在践行“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的惜福观念。

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星云大师从佛法的角度,提出了非常切合时代的理财之道。他说,过去的佛教丛林非常重视环保,出家人的生活也很简单,所谓“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佛教特别重视“惜福”,认为占有的越少,出门就越轻松;饮食吃得少,肠胃才没负担。民国时期弘一法师,一条毛巾用三五年,一顶帽子用二三十年,烂了还舍不得丢。唐代的法常禅师有诗曰:“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法常禅师以衣荷叶,食松花,居茅舍,恬淡随缘,仍然很快乐。这让我们想起了儒家的“孔颜之乐”,幸福其实未必需要很多的物质条件,但现代人在物欲的膨胀中越来越迷失自我,失去了内在富足。

星云大师认为:一个人用得太多,不一定是好事。他举例说,几十年前的人看报纸,一份报纸只有两张半,后来增加到三张,觉得满快乐的,但是到现在一份有十几张,就觉得很苦恼,因为看不完那么多啊!过去电视只有三台可看,现在有超过一百多家电视台,转到最后,干脆不看。我们平时使用的东西,如果少一点,思想也会变得清明单纯,少花时间看电视,省下来的时间用在读书、思考或亲近大自然,这不但是对万物是环保爱护,对自己也是一种心灵环保。*星云:《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人间佛教当代问题座谈会》(上册),第33,34页,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星云大师还提到“惜字纸”的环保理念:在丛林受教育时,一张纸不仅两面都利用,连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也会挤上几个字,有时候还会用色笔在纸上再写上一遍,除非到真没有办法分辨时,才会不舍地丢弃,我确信自己是积了此福报才开智慧变聪明的。所以说,惜福可从“回收废纸”开始。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揉,都是浪费大地资源,在不可避免的消耗下,积极配合“废纸回收“,让可用的资源再生,即是一件功德。根据统计,种一棵树要花十年的时间,砍一棵树却只要几分钟;婴儿从出生到二岁,所用的纸尿布,必须用掉二十棵树;每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高八公尺、直径十四公分的原木二十棵;印刷品采用再生纸,每月可以少砍四十万棵原木。

台湾的佛光大学由星云大师创办,为筹集资金,星云大师发起过“百万人兴学运动”,还有不少信徒以“资源回收”所得来建大学。这件感人的事就是佛教经济学的运用的典范。别人总以为佛光山“有钱”,“有佛法就有办法”,但是,知道内情的人却不这样看,这所大学就是佛教“惜福结缘”的结果。*星云:《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人间佛教当代问题座谈会》(上册),第36页,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三 “佛教经济学”的殊胜与魅力

“佛教经济学”(Buddhist Economics)这个名称,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一位叫佩优托(P .A.Payutto)的泰国学者提出。几乎在同时,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E.F.Schumacher)的《小的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一书问世,针对当时的能源危机,倡导一种与现代经济学相对的佛教经济学观点。书中写道:“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佛教经济学必然与现代实利主义经济学大有区别,因为佛教徒认为文明的真谛不在于需求增多,而在于人格纯净。”现代经济学家习惯于按每年的消费量来衡量“生活水平”,历来认为一个消费较多的人比消费较少的人境况优越些,而佛教经济学家则认为这种看法极不合理:既然消费只是人类福利的一种手段,目的就应当是“以最少的消费求得最大限度的福利”。*http://bbs.tianya.cn/post-free-4621178-1.shtml

简言之,佛教财富观或“佛教经济学”的宗旨不是利用佛教知识来盲目地发展经济,而是让佛教智慧从根本上改造以西方为背景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研究是在工业化时代才完成的,尽管诸多的经济学派在不同时期可能发生过一定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西方式的经济学越来越变得狭窄和孤立,其局限性非常明显。佛教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在于:后者从经济的角度看待经济,而前者则要求从社会、个人和环境的相互共生来看待经济。

正如前文所分析,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尽管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但几乎很少有佛教学者敢于正面直视“经济问题”,造成了诸多的迷茫和误解,所谓“韦伯难题”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佩优托、舒马赫等学者关于“佛教经济学”的提出,犹如一股清风,搅动了沉闷的现代经济学界;但这样的研究成果还只能算是空谷足音、稀世之珍,少有人知,何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星云大师却以其几十年的弘法体验,第一次以一个佛教高僧的身份,向公众“开示”佛教的经济观念,可谓融世间法与佛法于一体,不仅“直指人心”,顿开茅塞,而且“理事兼通”,经世致用,稀有难得。

最近,网络媒体上报道一篇《中国暴富群体的血腥“原罪”》,看了让人震撼。文章说,2010年中国百万美元的富豪达到24万人,所掌握的财富总额达到9690亿美元,相当于其余13亿中国人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总和。一项“中国人财富观大调查”之“你怎么看待财富?”竟然高达65%的人认为“财富有原罪,只有品德败坏的人才可能巨富”!自改革开放以来,无数的亿万富豪的财富积累几乎都与以下环节有关:(1)靠腐败的滋阴;(2)靠黑社会强抢;(3)黄赌毒发财;(4)靠偷工减料吸血。至于为攫取高额利润,铤而走险进行的犯罪,更是五花八门,诸如:抓来劳工下矿干活、囚禁残障人做苦役、克扣农民工工钱、逃税漏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强抢农民土地、甚至杀人越货等,很多暴发的富人,比黄世仁还黄世仁。资本的贪婪、无耻和血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http://bbs.tianya.cn/post-free-4621178-1.shtml这篇报道到底是否完全真实,还有待客观理性的研究,但现代中国人的“仇富心理”的产生,不能说不与此有关。

19世纪的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在每一笔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也许解决“财富原罪”是一种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无须为中国当代的土豪们作无谓的辩护,但无论如何,“净财”比“横财”对人类更能增加“幸福指数”,应当是一条财富伦理的“通则”。问题是我们需要广泛传播真正让人类受用的“净财”理念。在这个意义上,星云大师的“佛教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星云大师从“经世济民”的高度综合地看待经济问题,用“圣财”、“净财”来界定财富,用“因果法则”来指导“经商伦理”,并用“惜福”、“环保”来理财,这种佛教的经济学思想不仅涵盖了富兰克林提出的“赚钱格言”,而且也颠覆了“韦伯难题”。今天,也许人们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佛教经济学”,但是,看过星云大师的相关论著以后,对于佛教的财富观念、生财、理财之道,当一定不敢轻视。

Grand Master Hsing Yun's Buddhist View of Wealth as an Overstepping of Modern Economics

LIU Li-f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China)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ew Buddhist scholars chose to face directly the economic issue, though there did exist abundant economical ideas in Buddhism, which led to amounts of misunderstanding.Grand Master Hsing Yun shed light upon economic ideas in Buddhism based on his experiences in Buddhism promotion for decades, which is undoubtedly a rectification, even a transcendence to modern economics.Grand Master Hsing Yun dissects economic issues aiming at benefiting the people.All these ideas define wealth by “Sheng Cai”or “Jing Cai”, and instruct business ethics by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while conduc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through treasuring blessing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uddhist economic ideas proposed by Grand Master Hsing Yun not only cover money-making motto by Franklin, but also a subversion to Weber Puzzle.Maybe so-called Buddhist Economics has never been admitted, however, the idea about wealth, money-mak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Buddhism can never be neglected.

Grand Master Hsing Yun; Buddhism; the view of wealth;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2015-02-25

刘立夫(1966—),男,湖南东安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佛教协会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传统伦理.

B948

A

1008—1763(2015)03—0037—07

猜你喜欢

星云金钱佛教
有眼无珠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佛教艺术
比金钱更值钱的
戴一片宇宙星云
二则
玫魂星云
三叶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