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航道航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探究

2015-03-18何国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航标内河航道

□何国清

内河是我国内陆运输的重要方式,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提升内河航道的安全运输能力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内容。内河航道航标管理是保障内河安全运输的基础性工作,相关责任部门应当深刻重视这一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从内河航道实际状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航标管理维护水平,进而为船只在内河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一、航标管理维护概述

(一)航标配布。技术性强是航标配布的重要特点,其中试航检验、图上作业、实地勘测、图上分析是其主要内容。航标配布工作应当遵守以下各项原则。一是从航道条件和运输需要出发论证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合理性,对航标的配布类别进行科学确定。二是航标配布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岸标与浮标的统一协调,促进每个标志最大作用的发挥。三是深槽河段沿岸航道的可航范围通常是航道标准款的两倍,当不满足以上情况时应当设置侧面浮标于碍航物靠近航道一侧对航道接线进行标识。四是在潮汐河段进行航标配布操作时,应当对航标配布所标示的航道在所规定的基准面下的水深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规定。

(二)航标检查。相关责任单位开展航标检查时应当重点关注航标的技术状态。通过及时的检查工作人员能够快速了解航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通过相应的检查活动能够保证航标正常助航工程的有效发挥,促进航道维护质量的提升。其中全面检查、定期检查、日常检查是航标检查的三种方式。基层站点是航标日常检查的责任主体,其中检查标灯的技术状态、检查标志的位置和外观、了解航道变化、检测航道水深是日常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定期检查则有基层站点从辖区规范和标准出发,进行对浮标有无损伤、积水的检查、对夜航下灯光、灯质、光源亮度的检查、对航标配布和标志技术状态的检查、对浅滩航道水深的探测。全面航标检查是在发生极其恶劣的自然天气后,对标志的位置、浮具、标体、系留设备、灯器、电源的技术状态及损毁、损失情况进行检查,进而对相关设备进行修复和更换。

(三)航标的维护。通常情况下航道主管部门根据对管辖航道的科学测算结果确定航标维护工作量,考察基层站点工作、保证航道的维护质量都与此息息相关。其中各类航道的灯天数、座天数、天数、设标座数、维护期、航标配布种类、发光里程、设标里程、维护里程是航标维护工作的具体业务指标。一是为了方便船舶航行而设置航标或进行勘测、疏浚、政治各类航道里程的总和即是航道维护里程,公里是其计算单位。二是在设标里程中减去设置不发光航标里程的数值即是发光,昼标航段和灯标航段是其两种航道分类。三是以管辖水域为单位对航标配布类别进行划分。四是相关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应当详细制定维护期计划,如对季节性航道应当在计划内对月份或水位界限进行明确。五是应当从辖区航道条件、历年航道维护经验出发,对设标座数进行确定。

二、内河航标管理维护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航道安全。通常情况下在水库、湖泊、河、江等通航水域设置内河航标,以实现对航道方向、接线、碍航物的有效标示,船舶据此选择最安全经济的航道,进而实现安全航行的目的。由此可见,整个内河航道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航标管理维护工作。因此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应当对钢结构制作、灯器选型、航道理论、工程设计与施工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管理维护航标的水平。

(二)航标管理维护影响航运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家加快了对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货运量随之大幅提升,2014年珠江三角洲、长江、川江、三峡库区、京杭运河等国内主要通航河流都实现了船型系列化、标准化的目标。同时通航设施获得了充分的利用,船舶安全技术性能获得有效提升并减少了对航道水环境的污染。系列化、专业化、大型化是我国内河航道船队发展重要趋势,在这种条件下航道和航道基础设施需要具备的功能运输能力应当不断提升。为了有效实现内河航运运输腹地范围内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的任务,相关责任单位应当充分重视内河航标管理维护工作,进而促进航运的快速发展。

(三)航标管理维护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护航道运输安全是强化内河航标管理维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及时预见影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是航标管理维护的主要方式。当前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充分重视水运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应当对支持水运发展的政策进行科学制定。因此为了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促进国家水运的发展,各级政府和责任部门应当有效地进行内河航标的维护管理。

三、内河航标维护管理的强化措施

(一)对航标维护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化。应当促进相关人员管理维护质量意识的提升,增强部门内部的质量管理水平,并对管理维护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建立健全。同时通过在工作中严格贯彻专业检、互检、自检的工序,实现对维护管理操作的有效控制。实践当中应当对相关管理维护人员进行教育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在工作中严格依照规程标准进行操作。

(二)建立航标维护的科学组织管理。航标维护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实现工作目标。具体操作中应当明确管理维护人员的职责,实现相关责任在每个工作人员身上的有效落实。并在具体的航标管理维护工作中引入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为管理维护活动的科学高效进行提供保证。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利用对航标管理维护的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的科学设计,实现对各方面的管理维护活动进行有效协调和部署,进而促进管理维护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强化航标管理维护队伍的管理。维修、保养、调整、设置是内河航标管理维护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开展相应的航标管理维护专业,科研机构对此研究的也较少。因此航标管理维护队伍主导着当前的航标配布的质量控制。责任部门应当选用专业的航标管理维护队伍开展具体工作,这就要求责任部门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培训实现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巩固提升以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同时深入了解航标管理维护队伍的资金情况、设备状况、技术力量,对于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要给予充分的支持。

(四)创新航标配布技术。航标管理维护人员应当依据各个水位时期的不同维护水深,调整航标维护要求中灯桩设置地点的水深。并通过调整侧面浮标将水位下降时期的航道逐步缩窄,对水位上升时期的航道逐步放宽。然而这些工作都具有费用高、耗时长、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存在,因此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先进科技的引入促进航标管理维护工作的快速发展。通过在实践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航标技术,提升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四、结语

内河航道航标管理对于内河航运发展、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相关责任部门应当结合我国当前内河运输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内河运输能力。同时内河航道运输能力的提升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要求相关管理维护部门强化对内河航标的管理维护,提升内河航道安全水平,实现内河航道运输水平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航标内河航道
航标工
IALA航标工作船员培训示范课程研究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新航道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虚拟航标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