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的传统出版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5-03-18□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京津京津冀协同

□苑 凌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同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一、深刻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 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目前中央对京津两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已基本上明确。北京定位为“四个中心”,即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和加工制造业中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发达的地区,国家首都、中央机构、科研院所、企业总部汇集于此,因而这里是国家决策中心、要素配置和管控中心,这是京津冀最显著的优势。只要三地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的原则,加强合作,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必将会得到强化。2014年4月2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将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为重点,全力推进与京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共建共享、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努力打造京津冀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在协同发展中加快实现河北绿色崛起。

所谓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三地合理分工、协同融合、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依托京津双核辐射带动周围河北乃至北方区域共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所以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乘数效应”,缩小河北与京津的发展差距,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因此,对于河北的县市和企业主体来讲,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加强生态保护合作、构建交通网络体系、促进要素流动配置等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无疑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河北出版企业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

京津两大都市拥有丰富的新闻出版资源,近年来,京津尤其是首都北京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人才、总部优势,新闻出版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传统产业和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河北省出版企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加快步伐,积极主动在利用京津优势、加强与京津务实合作上下功夫,全力推进在出版、印刷、发行、新媒体等方面的产业对接协作,承接京津地区相关产业的外溢辐射,提升省内出版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一)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提升出版创意水平。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设施完善,各类专业人才资源极为丰富,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河北出版企业要积极整合北京和天津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出版资源,加强文化创意项目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在京津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子公司,借助文化艺术高地的区域优势,有效整合其创意资源、渠道资源和人才资源,完善产品线建设,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实行规模化运作,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和规模效益,并通过跨区域的交流协作,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二)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京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云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发达,为发展数字出版聚集了海量的创意策划人才和技术支撑资源。河北出版企业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互动融合,努力借助京津地区的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资源。一方面通过与京津地区的优势互补,推进图书、期刊等优质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内容提供商与网络运营商和技术服务商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培育动漫游戏、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移动阅读及增值服务等新媒体业态,有力促进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进程。

(三)引领城市文化消费,提升河北城市配套水平。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突出城市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提升对本地人口和京津人口的吸纳能力。河北省出版物发行单位要充分发挥遍布全省的网点建设资源优势,按照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镇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强城镇文化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的谋划,通过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多样性、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消费和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水平和文化品位。同时,要借力京津冀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力争实现覆盖京津及华北地区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

(四)加强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承接京津要素外溢和产业转移。河北要以对接京津产业规划为前提,以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载体,主动承接京津地区的要素外溢和产业转移,推进京津冀地区出版、印制、发行、贸易等领域的业务对接,努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聚集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充分发挥河北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和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加快在京津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规划布局和建设。通过建设现代印刷产业园区,积极承揽京津两地的印制业务,不断提升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力争集聚文化创意、研发制作、交流培训、展示交易等资源,充分发挥园区建设的产业带动作用。

(五)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进产业跨越发展。河北出版企业要充分发挥环京津的区位优势,通过控股并购、参股合作、独资设立公司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与跨区域、跨领域、跨所有制文化企业的交流,加强与京津地区传统出版、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对外版权贸易、投资服务等方面的战略投资与项目合作,不断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条,积极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提升规模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强实力的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等河北省的领军文化企业要积极推进股改上市进程,广泛开展与战略投资者的深度合作,力争提升河北文化产业的整体综合实力和发展动力。

三、关于促进出版企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河北省深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组建统一的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出版业的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但原有的党政管理体制在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管理不到位,或管得过死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真正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二)加强统筹部署。要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对接首都经济圈、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规划,紧盯国家顶层设计和京津制度设计动态,及时掌握在财政、金融、土地、投资、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争取用足用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自身优劣势和承接条件,着力改善软硬环境,不断夯实自身基础;另一方面要广泛调研京津两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和资源特征,深入探索借助京津地区优势资源的方法和路线。

(三)加大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广泛参与政府部门和相关协会组织开展的关于促进京津冀合作的对接活动、学术论坛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积极借鉴京津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大与相关产业资源的沟通衔接,努力承接京津地区文化产业相关业务的外溢辐射,并深入挖掘与京津冀文化实体间的项目合作和并购重组机会;特别要紧盯京津两地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度交流,积极寻求在数字转型、新媒体发展方面的项目合作,争取取得突破进展。

(四)完善机制建设。传统出版企业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方式,建立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特别要积极拓展人才引进方式,完善绩效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晋升体系,加快推进实施股权激励政策,设立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终身成就奖等,把人才队伍的潜在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要充分发挥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培训机制,积极与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创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发基地,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1] 赵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8

[2] 天津经济课题组.京津冀一体化的综述与借鉴[J].天津经济,2014,4

[3]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4C”+“双三角”的“分布式”发展对策分析中国名城城市[J].理论前沿,2014,5

[4] 任巍.穆书涛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省经济跨越式战略选择[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4

[5] 张耀军.论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4,7

[6] 孙久文,张红梅.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10

猜你喜欢

京津京津冀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来自京津的游客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