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良心与传统文化伦理的耦合性研究
2015-03-18□王海
□ 王 海
发展良心与传统文化的耦合,决不是简单的语词比附,也不是简单的文化比较。“发展良心”是时下前卫型概念,而所谓“传统文化伦理”乃属于古典概念范畴。所谓今不去古,古不来今,现代概念如何与传统概念耦合,古今如何契合,在方法论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的《导言》中论述及其撰写本书动机时称:本书的探讨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在现代科学范围内抵制对科学方法的万能要求。因而本书所关注的是,在经验所及的一切地方和经验寻求其自身证明的一切地方,去探寻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显然,伽达默尔在这里是把拒斥从事认知的科学方法论作为建构解释学的起点。[1]但是,我们要问,在古代社会里面,在属于个人情感、信仰或生存体验的东西怎么就为这个族群的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所接受并普遍认同呢?今不去古,古不来今,如何参透传统文化伦理?我们实则可以沿着两个不同的路向发展:一是沿着概念本身已经开出的形式化与知识化的理路,进一步赋予其主要概念与命题以形式与知识的意义。二是直接契入概念本身所确认的思想信仰,借个人的践行与体验证成这种信仰。[1]但是问题随之而来,我们怎么知道开出的形式化与知识化的理路是正确的?又怎么知道借个人的践行与体验证成这种信仰是正确的?从不同的入路,对经典的诠释如何才能有效?关于此问题,康有为先生其实早有解答,他用托古改制来解释,他举例说:“孔子盖立一宗旨而凭之以进退古人去取古籍。孔子改制,恒托于古,尧舜者,孔子所托也,其人有无不可知;即有,亦至寻常,经典中尧舜之盛德大业,皆孔子理想所构成也。又不唯孔子而已,周秦诸子罔不改制,罔不托古,老子之托皇帝,墨子之托大禹,许行之托神农,是也”。[2]康有为之言,是也,一时代之学问有一时代之特征也,时代之所需,乃学问之所出也。故而对经典的诠释,亦当有时代鲜明的特征也。[3]谈发展良心与传统文化伦理的耦合性,其耦合应该是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时下所谈社会发展良心的核心与传统文化的核心,应有内涵的一致,也有时代的特征,《论语》有言:“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旧邦”的东西如何焕发出时下之“新”,其中有其本质不变的东西“命”在维系,“旧邦”虽旧,只要其“命”常“惟新”,也是能与时俱进的“新邦”。
一、社会的发展良心实则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就是生态与发展的矛盾。我们能不能最终建立起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就是看我们能不能把握好生态与发展的矛盾,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他在这次讲话中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真知灼见,深刻体现了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治理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的发展良心”其实就是要守住生态与发展这两条底线,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说一个人做人、做事要凭良心。一个社会的发展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需要社会良心。那么,“良心”之含义究竟为何?《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朱熹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孟子主张“性善论”,他所说的“良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合乎天理的本来善心,体现于人而外化显现的就是仁义礼智之心。《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庄公回至国都,目中不见姜氏,不觉良心顿萌,叹曰:‘吾不得已而杀弟,何忍又离其母。诚天伦之罪人矣!’”姜氏是庄公的亲生母亲,因“不得已而杀弟”、“又离其母”,所以庄公“良心顿萌”,感觉这样做还是有违天理人伦。这里所说的有违“天理人伦”,其实就是怕有违自己的“良心”,可见此“良心”与“天理人伦”是合而为一的,天理就是良心,良心具足于天理,通俗点而言,良心是暗合于天理的,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可以说,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他告诉人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社会的发展良心”针对的是社会的发展,就个类的发展而言,其实也一样,也是要告诉社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社会要发展,离不开要向自然索取资源,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向自然索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人类都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方,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人类不能一味只向大自然索取,应该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要生存,更要发展,但发展以生态为基础,没有生态又何来的发展呢?所以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生态与发展,二者并不矛盾,如不得已而为之,宁要绿水青山。习总书记的话,深刻阐述了“生态”与“发展”的并行不悖的辩证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实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唐君毅先生曾认为:“所有中国哲人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承认‘天人合一’。天的思想之发展仅仅是‘天人合一’观不同形式的变化”。著名学者季羡林也曾说过“天人合一”是“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4]“天人合一”思想具体阐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分裂的,而是合而为一,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统一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涵义丰富,看“天”的涵义,冯友兰曾经将天的涵义分为五个,物质之天、主宰之天、人格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5]从冯友兰对天的解释,我们其实可以将天的涵义总结为两个,一是从生态自然意义方面而言的天,“物质之天”、“自然之天”。例如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些说法中的“天”都是自然意义上的天,与日月星辰对应的天;二是关乎人生存体验、价值信仰意义上的天、它是泛指关乎人的一切人为活动、思想精神,比如《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时所说的天就不仅仅是生态意义上所说的天了,它是关乎生命体验意义上的最高存在本体。古人讲求“安身立命”,如果说,自然生态方面的天关乎人“安身”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关乎人价值意义层面的天则主要解决“立命”的问题。因此,总结一下,“天人合一”的涵义主要有两点。
(一)生态方面的意义。此时所讲的“天人合一”,多是从人“安身”的角度立论,“天”所代表的含义就是指大自然意义上的天,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合而为一,“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国古人历来就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斧斤以时入森林”,告诉人们,人类去树林里砍树以作生活之用,要符合季节,要符合树木生长的规律。北宋理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就是说,人民是我的同胞兄弟,世间万物,是我的同类。将世间万物等同于我的兄弟同类,人怎么敢去伤害他们呢。明著名哲学家王阳明说,“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告诫我们一个道理,人与周边的人、事、万物是合而为一的,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的,这就是天人合一。
(二)超越于生态层面而言的哲学意义。人不仅要“安身”,更要“立命”,这是“天人合一”的第二层含义,因为在中国哲学这个特定语境下,“天人合一”还包括人的生命存在体验与最高存在本体之间的合一关系,《中庸》说:“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体现了古人不仅要在行动上,更要在精神上“与天地参”,实现天人合一。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很大程度上也是把个人内在生命体验扩充到世界万物的结果,王阳明所倡:“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更是将这种体验推及到极致,成为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目标。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乃效法,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着整个的大自然”,也就是说,整个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着,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法”也是法则,“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王所以为主,其主之者一也。”[6]这句话其实和上句解释大致相同,都是在天人合一这个语境下说的,它形象生动地显示了道家学派对世界的认识,其最高目标就是为达“天人合一”。《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古人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7]也正是历代知识分子对“天人合一”思想不懈的追求和诠释,使其成为许多知识分子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所追求的追高目标。
三、既要生态又要发展其实就是为实现“天人合一”
生态关乎环境,关乎大自然;而发展关乎人,关乎社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展以生态为基础,这是底线,如果连生态都没了,又谈什么发展呢?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30年来的高速发展,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物种减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一方面是经济高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可以说,高速的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换来的。从长远利益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超过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从子孙后代的利益上来分析,这个损失更大,有的甚至是不可弥补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此严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这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安身”,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的开采要既不能影响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后世子孙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更要守住“生态”与“发展”这两条底线,“生态”与“发展”这两条线,说到底,其实就是要实现古人所倡的天人之和谐关系,即“天人合一”。孟子曾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8]古人讲“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深林”,揭示的就是要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这个道理。俗语说得好,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如果青山都没了,又怎么会有柴烧呢?
[1]冯达文.从《大学》之不同疏解看中国的解释学——写在汤一介先生诞辰七十五周年之际[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2:84~85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119
[3]王海.《周易参同契》中“契”之哲学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2013,31
[4]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35
[6]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65
[7]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54
[8]孟子·梁惠王上.朱熹撰,金良年今译.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66